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5

接单、整理、发货……国庆假期,当人们休闲放松之时,在厦门创业的台湾小伙王在荣却忙得热火朝天。一批批货物通过跨境物流,奔赴中东欧国家和地区。

王在荣是厦门沙盒视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湖里云创智谷创业园区里,经营着这家以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经过多年努力,他已经逐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02年,童年时期的王在荣跟随父母从台湾桃园,来到福建厦门学习和生活。随着时光推移,大陆发展日新月异,王在荣选择继续留在厦门深造。2013年,他考上了厦门大学,选读了中东欧语言系统的相关专业。“当时之所以选择俄语这个冷门专业,是因为看好‘一带一路’。”王在荣说,尽管有着这样的念头,但彼时的他,并不确定是否真能学有所用。

2014年,厦门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湖里正式揭牌,并产生了跨境电商出口第一单,首批5000件包含着箱包、油画、玩具等物品的邮包从这里通关过检,分赴巴西、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欧(厦门)班列从厦门出发,打通了一条国际物流新通道……

王在荣正在指导员工解决客服问题

市场不断释放利好,加之厦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让王在荣有了创业的想法。大学毕业后,他便积极投身跨境电商。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在荣通过自己的语言优势,在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平台上卖出了一些日常用品,而这也给了他专注于对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信心。

随后几年,王在荣与厦门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福建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1年厦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约85.5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跨境出口77.3亿元,同比增长203%。王在荣也依靠自身的俄语优势,企业订单量不断上升,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从最初的一人包揽客服、运营、打包出货等全流程工作,发展到18人的小团队,跑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赛道。

“这些成绩背后,本质是踩中了时代的鼓点。”王在荣说,到大陆读书、创业,“这条路走对了”。

长在厦门、学在厦门、创在厦门,王在荣早已把厦门视为“第二故乡”。

“福建省教授小语种的高校很少,从事小语种跨境电商的人就更少了。现在我们正在尝试跟黑龙江、吉林、天津、江西、四川、陕西、甘肃等全国各地的外国语高校建立联系,将全国各地的小语种人才引进厦门、留在厦门、爱上厦门,不断壮大小语种电商队伍。”王在荣期待,未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步伐,不断拓宽小语种应用种类,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商贸走深走实,为厦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位于湖里的重点台创基地“云创智谷创业园区”

事实上,王在荣只是众多在大陆逐梦、圆梦的台湾青年的一道缩影。近年来,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引领区的厦门,致力于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尤为一提的是,厦门特区发祥地——湖里区坚持敢闯敢试,多元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子,吸引了一批台青落地逐梦,而更多的台企也在扎根湖里的过程中实现发展的起航,目前仅湖里区就有3000多名台商、700余名台青创业者。

近年来,湖里区在服务台胞方面,更是强化惠台政策落地实施,出台了一系列台湾青年创业就业补助政策、台湾青年就业工资性补贴及企业接收台湾人才就业补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优惠政策、台企台胞金融服务政策、台胞子女就学政策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台湾青年来湖里区创业就业,助力台青在厦圆梦,打造台青创业“梦工厂”。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28.html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的相关文章

95后小伙回老家创业 追梦5年终成鹦鹉大王

95后小伙回老家创业 追梦5年终成鹦鹉大王

95后创业故事:苗伟男是一名95后,2017年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回到宿迁老家创办了鹦鹉驯养繁殖场。如今,苗伟男靠养鹦鹉年销售额破千万元,还带动当地养殖户走上致富路。大二创业,是校园有名的"苗老板"宿迁市湖滨新区金翎羽鹦鹉驯养繁殖场负责人苗伟男向记者介绍起两只“爱宠”:这...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暮春时节,红塔区春和街道云南蓝哥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成熟上市。基地里,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果园的各个角落忙着采摘。正和工人一起采摘蓝莓的李丽琼说:“蓝莓种植讲求精耕细作,一年到头,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蓝莓种植上了,只为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带去安全、健康的果实。”坚持下去,只为心中的田园梦李丽琼...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将蔬菜做成盆栽卖

瞅准“阳台菜园”,她将蔬菜做成盆栽卖浏阳女孩回乡创业,做起蔬菜盆栽生意 辣椒、茄子等从“盘中餐”变成“盆中景”邱慧婷培育的辣椒盆栽。说到辣椒、茄子、番茄和土豆这些蔬菜,你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不是菜园或者菜市场?除了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其实它们也可以是供人观赏的阳台盆栽。浏阳女孩邱慧婷瞅准了如今城市里阳台...

涡阳:返乡养鸽蹚出致富路

涡阳:返乡养鸽蹚出致富路

“目前养殖场种鸽增加到2000多对,年总产值已达30多万元,企业扶贫产业项目覆盖了5个行政村,带动368人从事乳鸽养殖,养鸽已经成了不少村民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回想近年来的养鸽创业路,涡阳县广飞肉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强激动地说,合作社每年净利润接近20万元,比当初他在外打工赚得更多。2014年,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