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

除了吃、做饲料,玉米还能用来做什么?在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学生张焱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盘的“文玩玉米”。

可以盘的“文玩玉米”。

这种玉米个头小巧,但颜色丰富、颗粒饱满、玉润通透。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一个个精致的文玩挂件就做成了。

1989年出生的张焱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他的兴趣是“彩色农业”。“附加值高,我不想简单种地。”张焱说,在“文玩玉米”前,他的“彩色蘑菇”项目就在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中获过奖。

2015年张焱接手了一个农光互补项目,由于项目需要,光伏板下必须种植矮化农作物。当时,他选取了一种矮化的爆裂玉米,个头只能长到1.5米左右。

等到玉米能吃的时候,张焱掰下尝了一下,发现淀粉味太浓,口感很差。再加上玉米个头小,他一度想放弃种植。

到了秋天,玉米成熟,张焱有了新的发现。“把老掉的玉米剥开,看见里面色泽鲜艳,扔了怪可惜的,就把两亩地的玉米收回去,加配件加绳,试着来玩一玩。”“文玩玉米”由此产生。

盘了一阵子,第一代“文玩玉米”出现了脱粒的现象。为提升产品质量,张焱在种子改良上下起了功夫,这一干就是六七年。

张焱从矮化爆裂玉米中培育出“文玩玉米”。

自然界中的玉米原本是五颜六色的,传统玉米的育种方向是提升产量,这就导致常见的玉米粒以黄色为主。张焱的育种方向正好相反,他专门筛选个头较小、米粒紧凑、颜色好看、水分较少的品种。

经过连续几年的杂交育种,张焱改良的爆裂玉米紧凑度明显提升,成熟后的玉米含水量降至3%,脱粒的现象明显改善。

3年前,张焱开始宣传推广。根据不同品相,单个“文玩玉米”的售价在数十元到数百元,乃至数千元不等,几乎把玉米卖出了“天价”。普通玉米中,最贵的水果玉米也只能卖出每根2元的价格。

“文玩玉米”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进行推广,目前种植范围已拓展至河北、陕西、甘肃等7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500亩。据测算,农户种植“文玩玉米”,每亩收入在6000元至8000元,是种植普通玉米收入的3倍以上。

这种独特的文玩产品,一度受到市场热捧。尤其是去年疫情以来,销售收入明显增加。但张焱清醒认识到,文玩只是小众市场,相比之下,旅游文创、家居装饰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即便是品相不好的玉米,也是富含花青素的特色杂粮。

下一步,张焱打算继续改良玉米品种,提升玉米附加值,依托科技引领,把“文玩玉米”打造成一个全新产业链,也让更多农户从中受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8.html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的相关文章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整理收纳师”火了,这个新职业在枣庄“钱”景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家里物品越积越多,整理收纳师作为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近日,整理收纳师慢慢进入了枣庄市民的视线,并走进了不少市民的生活。记者走访发现,在枣庄目前为数不多的初具规模的整理师团队,其中不乏本土经营的品牌,行业收费标准为每位整理师100-200元/小时不等,相较于家政服务行业来说,...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在贵州省岑巩县,一些有志青年怀揣青春梦想,在家乡带头发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80后青年张顺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年他靠发展蛋鸡产业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奔向好“钱”程。在岑巩县凯本镇芭蕉冲保览组,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俨如世外桃源。在这个寨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张顺江的蛋鸡养殖...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80后”崇阳返乡创业青年雷志超,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农村这片沃土上,一步一个脚印,一路拓荒开路,带领群众种植黄精奔富路,在黄精地里刨“黄金”。在崇阳县举行的2022年首届“桃溪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雷志超荣获第三名。雷志超是崇阳县肖岭乡白马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浙江杭州经营一家服装公司,开始几...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创业故事: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

中科院女硕士返乡创业 种得满树扑鼻香

中科院女硕士返乡创业 种得满树扑鼻香

“这一片大马士革玫瑰明年5月开花后,能用来提取上好的原液、纯露、精油。”12月15日,在武冈市邓元泰镇绿嘉园生态基地,管海英正趁着难得的阳光给玫瑰修枝剪叶、施肥培土,操作相当娴熟。“今年,我们的太秋柿子产量1万公斤左右,总收入超过50万元,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8000元。”管海英介绍,她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