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年创业路,她把传统葡萄园变成“最美巾帼农庄”带动脱贫致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40

从园林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武汉景秀大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探索出一条从农业种植到农业休闲旅游的创业之路——80后创业者李婉婷和丈夫经营的公司搭建就业平台,带动周边村庄的妇女就业,种植基地先后被选为市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最美巾帼农庄”、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她用勤劳、勇敢、创新精神诠释了当代女性的最美力量,被评为武汉市自主创业明星、全省妇联系统劳动模范。

23岁投身农业种植

探索现代农业示范园

李婉婷出生于武汉蔡甸,2010年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公司从事财会工作。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她心里一直装着“园林梦”。

梦想照进现实,是从2012年她遇到丈夫王博开始的:“我们是小学同学,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重遇。他想创业,我想做园林,于是一拍即合。”

就这样,在父母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两个年轻人在蔡甸区玉贤镇松林村流转了500亩地,成立了武汉景秀大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平整土地、修好沟渠、搭上大棚……当年秋天,他们从山东买来了金手指、美人指、夏黑、沪太8号、阳光玫瑰、永优、红巴拉多等十几个品种的葡萄苗种下。

刚开始两人的想法很简单,以为种下了苗种就能收获,不料万事开头难——第一年园子里的葡萄几乎绝收,连最不起眼的荒草也和他们“杠”上了。

“肥料施下去,杂草疯长,比葡萄还高。我们只有请工人下地割草。可杂草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全年仅割草的人工费就达到二三十万。”着急的李婉婷四处考察,寻求帮助。别人告诉她:可以打草药,给土地覆上薄膜,草就不长了,还不影响葡萄生长。

照着这个方法,经过精心照料的葡萄在2014年终于丰产了,可怎么卖出去又成了难题。

李婉婷和丈夫用车拉上自家的葡萄到果批市场售卖。虽然果甜个大,但市场并不买账。一位老板道出缘由:最受顾客欢迎的葡萄一串约80粒,重一斤到一斤半。经过修果,葡萄的枝型也很美观。然而,李婉婷种植的葡萄并未修果,有的一串重达10斤。

不好走市场销售,李婉婷很是发愁。她结合时下的旅游热点,想到了做采摘游。

蔡甸区林业局得知此事后,帮忙联系了旅行社、旅游网来合作。当年就来了5万余名游客到景秀大地园区采摘,基本解决了葡萄的销售问题。

创业9年,风霜雪雨都被李婉婷遇到过:2014年,大棚被风掀翻,李婉婷带领工人重新建棚;2016年,周边水塘干枯,加上玉贤镇地势较高供水困难,李婉婷急得到处调水;2018年一场大雪导致基地90%的大棚倒塌,她和丈夫在雪中步行2个多小时赶到基地查看损失情况,之后顶着困难修建了80亩连栋大棚,尽全力抢救葡萄苗;2020年夏天连续大雨造成基地积水,李婉婷和工人们一起划着船到地里抢收葡萄。

一次次困难让李婉婷慢慢成长,她逐渐学会了冷静面对,也在前行中重新思考最佳模式。如今种植园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种植,安装有水肥一体化、湿度和温度控制系统。从逆境中,她寻得商机,和丈夫还商量:在兼顾葡萄种植的基础上,发展园区的特色农业休闲游。

9年时间内,种植基地从500亩扩大到如今的1500亩,种植品种从葡萄扩展到草莓、桑葚、樱桃、枇杷、西瓜、橘子、冬枣等品种,力求季季有水果。策划有葡萄节、干塘节、恐龙节、葡萄树认领等活动,还建起了垂钓、埋锅灶饭、烧烤、打糍粑等旅游项目设施。

种植基地也从传统农业,向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将科普教育、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与农业生产创收等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园。

现在的景秀大地生态农业公司,已经生发出景秀大地旅游公司和四季百果合作社,并与深圳百果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天香果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拓宽了外部市场。

带动周边妇女就业

打造“最美巾帼农庄”

经过9年蜕变成长,走上正轨的李婉婷不忘社会责任,主动挑起脱贫重任,把带动周边妇女就业纳入到公司议事日程。

公司先是优先招聘周边村庄的妇女,“她们中的很多人年龄偏大,基本留守在家中照看孙辈,做做家务,外出就业并不占优势”。而后,她又带着大家学习技能。“公司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科技、农业科技知识、葡萄种植技术讲座、旅游服务培训、葡萄酒酿制培训等,以期增强周边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本领”。据了解,李婉婷累计开展了农村妇女培训20余次,培训农村妇女600余人次。另外,还开展了巾帼建功、技能比武、葡萄采摘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及锻炼岗位技能。

种植基地吸纳的固定打工农村妇女人数达150人,常年季节性打工农村妇女人数达300余人,还锁定了重点帮扶妇女,精准扶贫户10户。

李婉婷鼓励女员工加入“玉兰花”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服务队组织的科技培训、文化宣传、爱心帮扶等各类活动。她与“玉兰花”志愿者们一起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有关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知晓、理解、掌握政策,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工作,并积极参与帮扶活动,每年都与贫困儿童结对,定期对他们走访慰问,对于其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随着带动就业的不断深入,李婉婷的公司让妇女职工真正成为脱贫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她说:“农村妇女们也可以通过双手实现富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58.html

“9年创业路,她把传统葡萄园变成“最美巾帼农庄”带动脱贫致富” 的相关文章

李长春:新愚公樱桃谷主的创业之路

李长春:新愚公樱桃谷主的创业之路

“投资农业前期投入大,也费力、累心,但作为这个村的村民,我心甘情愿也乐意去做这个投资。”与记者说这句话时,昔日的荒山丘陵已被李长春改造成了“花果山”,漫山遍野的樱桃树、梨树、桃树等各类水果树随处可见,栽种有序。李长春是长清区五峰山纸坊村的一名村民,从28年前一名打工者发展成为拥有一座占地近千亩的樱桃...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白领”夫妻返乡创业收获“甜蜜”

一台二手单反相机,将幸福点滴记录下来,成为将要上传到快手账号上的视频素材。在快手短视频平台,高玉楼、王娇夫妇开设的“乡野丽江娇子”账号,已有近600万粉丝。五彩粽子、自制菠萝QQ糖、鲜花饼、古法咸鸭蛋……打开这对夫妇的账号,大多是母亲带着孩子制作原生态乡村美食的日常。视频里的王娇,喜欢穿浅色棉布长裙...

返乡创业青年姬京建:发展电商带领乡亲致富

返乡创业青年姬京建:发展电商带领乡亲致富

寻找优质产品、联系存储、对接项目、安排发货……近日,姬京建忙得不可开交,却也乐此不疲。去年年底,姬京建辞去了北京新发地的工作,回到家乡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雅家寨村,借助电商平台,创新特色产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今年36岁的姬京建说,他在北京新发地工作了5年,对农产品销售行业比较熟悉。近两年,他发现水...

外贸商人回乡养虾 借力电商在家门口做天下生意

外贸商人回乡养虾 借力电商在家门口做天下生意

养殖业创业故事:在衡南县三塘镇前进村,提起周海龙,谁都会叹一句是个能干人:退伍老兵在沿海做外贸生意,做到年净利润超百万,后毅然二次创业,返乡从零开始养殖龙虾,成为了衡南小龙虾养殖领域的“领头人”和“创新者”。周海龙是惠农网培训学员,也是衡南县满江红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今年是他养龙虾的第十年,其间...

广东中山富豪何启强发家史,借2.7万元创业,如今身价超20亿

广东中山富豪何启强发家史,借2.7万元创业,如今身价超20亿

引言: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成功人士的发家之道从而掌握财富密码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才能够看得更远,我们研究了数百位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之后,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集智慧、勤奋、胆识和机遇于一身。关于是否能够用钱多钱少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价...

李宁:他的人生堪称传奇,他的品牌2021上半年净赚18亿

李宁:他的人生堪称传奇,他的品牌2021上半年净赚18亿

前些日子,西方不少企业因“碰瓷”新疆棉花闹得沸沸扬扬,露出了“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丑恶嘴脸!新疆棉花事件持续发酵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国货,李宁运动品牌再次走进大众眼中。这时,人们才发现李宁一直把“采用新疆棉”的信息标注在产品标签上。人们后知后觉,原来李宁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运动品牌。此事一出,李宁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