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年创业路,她把传统葡萄园变成“最美巾帼农庄”带动脱贫致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65

从园林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武汉景秀大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探索出一条从农业种植到农业休闲旅游的创业之路——80后创业者李婉婷和丈夫经营的公司搭建就业平台,带动周边村庄的妇女就业,种植基地先后被选为市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最美巾帼农庄”、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她用勤劳、勇敢、创新精神诠释了当代女性的最美力量,被评为武汉市自主创业明星、全省妇联系统劳动模范。

23岁投身农业种植

探索现代农业示范园

李婉婷出生于武汉蔡甸,2010年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公司从事财会工作。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她心里一直装着“园林梦”。

梦想照进现实,是从2012年她遇到丈夫王博开始的:“我们是小学同学,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重遇。他想创业,我想做园林,于是一拍即合。”

就这样,在父母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两个年轻人在蔡甸区玉贤镇松林村流转了500亩地,成立了武汉景秀大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平整土地、修好沟渠、搭上大棚……当年秋天,他们从山东买来了金手指、美人指、夏黑、沪太8号、阳光玫瑰、永优、红巴拉多等十几个品种的葡萄苗种下。

刚开始两人的想法很简单,以为种下了苗种就能收获,不料万事开头难——第一年园子里的葡萄几乎绝收,连最不起眼的荒草也和他们“杠”上了。

“肥料施下去,杂草疯长,比葡萄还高。我们只有请工人下地割草。可杂草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全年仅割草的人工费就达到二三十万。”着急的李婉婷四处考察,寻求帮助。别人告诉她:可以打草药,给土地覆上薄膜,草就不长了,还不影响葡萄生长。

照着这个方法,经过精心照料的葡萄在2014年终于丰产了,可怎么卖出去又成了难题。

李婉婷和丈夫用车拉上自家的葡萄到果批市场售卖。虽然果甜个大,但市场并不买账。一位老板道出缘由:最受顾客欢迎的葡萄一串约80粒,重一斤到一斤半。经过修果,葡萄的枝型也很美观。然而,李婉婷种植的葡萄并未修果,有的一串重达10斤。

不好走市场销售,李婉婷很是发愁。她结合时下的旅游热点,想到了做采摘游。

蔡甸区林业局得知此事后,帮忙联系了旅行社、旅游网来合作。当年就来了5万余名游客到景秀大地园区采摘,基本解决了葡萄的销售问题。

创业9年,风霜雪雨都被李婉婷遇到过:2014年,大棚被风掀翻,李婉婷带领工人重新建棚;2016年,周边水塘干枯,加上玉贤镇地势较高供水困难,李婉婷急得到处调水;2018年一场大雪导致基地90%的大棚倒塌,她和丈夫在雪中步行2个多小时赶到基地查看损失情况,之后顶着困难修建了80亩连栋大棚,尽全力抢救葡萄苗;2020年夏天连续大雨造成基地积水,李婉婷和工人们一起划着船到地里抢收葡萄。

一次次困难让李婉婷慢慢成长,她逐渐学会了冷静面对,也在前行中重新思考最佳模式。如今种植园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种植,安装有水肥一体化、湿度和温度控制系统。从逆境中,她寻得商机,和丈夫还商量:在兼顾葡萄种植的基础上,发展园区的特色农业休闲游。

9年时间内,种植基地从500亩扩大到如今的1500亩,种植品种从葡萄扩展到草莓、桑葚、樱桃、枇杷、西瓜、橘子、冬枣等品种,力求季季有水果。策划有葡萄节、干塘节、恐龙节、葡萄树认领等活动,还建起了垂钓、埋锅灶饭、烧烤、打糍粑等旅游项目设施。

种植基地也从传统农业,向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将科普教育、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与农业生产创收等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园。

现在的景秀大地生态农业公司,已经生发出景秀大地旅游公司和四季百果合作社,并与深圳百果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天香果园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拓宽了外部市场。

带动周边妇女就业

打造“最美巾帼农庄”

经过9年蜕变成长,走上正轨的李婉婷不忘社会责任,主动挑起脱贫重任,把带动周边妇女就业纳入到公司议事日程。

公司先是优先招聘周边村庄的妇女,“她们中的很多人年龄偏大,基本留守在家中照看孙辈,做做家务,外出就业并不占优势”。而后,她又带着大家学习技能。“公司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科技、农业科技知识、葡萄种植技术讲座、旅游服务培训、葡萄酒酿制培训等,以期增强周边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本领”。据了解,李婉婷累计开展了农村妇女培训20余次,培训农村妇女600余人次。另外,还开展了巾帼建功、技能比武、葡萄采摘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她们的工作热情及锻炼岗位技能。

种植基地吸纳的固定打工农村妇女人数达150人,常年季节性打工农村妇女人数达300余人,还锁定了重点帮扶妇女,精准扶贫户10户。

李婉婷鼓励女员工加入“玉兰花”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服务队组织的科技培训、文化宣传、爱心帮扶等各类活动。她与“玉兰花”志愿者们一起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有关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知晓、理解、掌握政策,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工作,并积极参与帮扶活动,每年都与贫困儿童结对,定期对他们走访慰问,对于其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随着带动就业的不断深入,李婉婷的公司让妇女职工真正成为脱贫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她说:“农村妇女们也可以通过双手实现富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58.html

“9年创业路,她把传统葡萄园变成“最美巾帼农庄”带动脱贫致富” 的相关文章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80后女大学生开网店创业 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椒江有位1985年出生的女生,从2008年开始创业开了家网店,专卖女鞋,经过经营,现在她的网店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李丹丹是椒江人,大学毕业后,在家待业,那时她沉迷网络游戏。在家玩了一年。"李丹丹说,她刚接触到淘宝网时,属于淘宝买家,买家信用到4钻后,觉得开网店很适合自己,于是开始留意一些网店销...

电商直播创业助力残疾人“云端”逐梦

电商直播创业助力残疾人“云端”逐梦

“大家好,这是我做的礼品袋,漂亮吗?”“我叫小妙(化名),我为大家演奏一首钢琴曲《叶塞尼亚》,希望大家能喜欢。”“我叫小蕾(化名),我来春雨5年了,在这里找到了幸福。”……通过“春雨崔妈妈”的抖音、快手直播账号,网友们可以看到一群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喜憨儿”,正卖力而又自信地介绍着自己做的手工产品、展...

90后一人单枪匹马做跨境电商,一年1000万!

90后一人单枪匹马做跨境电商,一年1000万!

创业故事:对于现在的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刚刚步入社会不久,面对着人生未来的下一步规划,往往是很迷茫的,而且对于未来的未知数也是心存疑惑,不知该如何是好。然而也有不少的年轻人自一开始就有着伟大的报复,规划着自己的人生,并且付诸于行动,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能够实现理想的却少之又少。而却有一少部分的人...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白领辞职回家种多肉植物 一个月收入十几万

近段时期以来,多肉植物凭借它的迷你“身材”、肉肉的“长相”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还出现了不少“多肉玩家”“多肉粉”等等。有些人花在多肉植物上的钱高达十几万。随着多肉植物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进行创业。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小玩意,真能做成大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小村庄种多肉年收入8000万,名企职员...

视频创业团队靠“乡土视频”圈粉百万

视频创业团队靠“乡土视频”圈粉百万

城市还是乡村?3名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年轻创业者,选择的是后者。将办公场所从光谷写字楼迁至东西湖区石榴红村,武汉视频创业团队“一块西瓜”将创作内容聚焦于乡村生活。“返乡兄弟”“儿媳妇小雅”,这些以乡村小人物为主角创作的系列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积累了超百万粉丝,单条播放量最高超9000万次,全网播放量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