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5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

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

学校毕业后,张世元放弃稳定的工作,走上了创业之路。第一次创业是种菜,当时还是个“愣头青”,每天很辛苦但是也没有摸到门路。为了拓宽眼界,他背井离乡去太原打拼、学习。两年后再次回到家乡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选择了加工小米和杂粮。第三次经过认真的思考,结合地理资源优势,他选择了种植加工真空糯玉米,一直到现在。起初进入到这个行业时,他并不清楚,从好产地到好产品,原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刚进入玉米产业时,张世元怀着满腔热血,到处请教专家和同行朋友。委托种植,租地建厂,热火朝天地忙了大半年,虽然玉米都卖了出去,却发现几乎无法盈利。所以在第二年决定扩大规模,希望通过大量生产来提高收入。也是因为加工量暴增,造成大量真空玉米胀袋变质,当时他拉着变质的玉米一车车倒掉,情绪跌落到谷底。最终,这一年负债三百多万元。

不改创业初心 实现人生价值

经历过生产和市场的打击之后,张世元经过一番冷静思考,决定另辟蹊径,对糯玉米做有机种植,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在行业内,这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子,种植没有经验参考,市场也是未知,一切需要自己去探索,而且成本高风险大,前途未卜。

2012年,张世元和他的团队在合索村打造了第一块有机基地,基地不用任何化肥和化学农药,坚持有机规范种植。经过两年的转换期后,取得了正式的有机证书,这在全国玉米种植中也是最早的一批,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经过几年的努力,还清了所有外债,并且在陀罗山下建立了全新的工厂,还带动了附近数百户农户实现了增收。

投身乡村振兴 让乡村变了样

在陀罗村奋斗了多年,张世元对这里的山水草木都有了感情,2021年,他在村里的玉米基地种植了100亩油菜花,作为有机玉米的绿肥滋养玉米,也给陀罗村增添了美丽的风景,每天车水马龙,村里出现了久违的热闹。他用一根玉米激活了乡村振兴,先后开发了玉米醋、玉米粽、玉米糊、玉米须茶等玉米相关产品,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给陀罗村带来了新变化。

二十年来,从青年一直创业到中年,张世元仍然在创业路上。他说:“我认为自己还是青年,因为创业人永远年轻,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到家乡,和我们一起挥洒热血,回报韶华。”(刘鑫林)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77.html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的相关文章

疫情之下的90后女性创业者:我已为它写好墓志铭

疫情之下的90后女性创业者:我已为它写好墓志铭

值三八女神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三位90后女性创始人分享了抗“疫”故事。希望她们的能量、态度和生命力可以感染到更多的人。文丨曹玮钰从前开年谈未来,今年开年论谋生。2020年,无数创业者都在默默吞咽着损失,拼尽了全力想要着活下去。在哀鸿遍野的创业圈,有着这样一个群体:她们年轻、自信而美丽,看似柔弱,却拥...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残疾人创业故事: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笑容和手语与人沟通,用心制作每一杯咖啡,咖啡的醇厚香气里满是温暖和爱。在苏州太仓市,最近新开了一家“无声咖啡店”,店里非常安静,只听得到咖啡烹煮和杯子传递的声音。这家店的店主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严颖峰,妹妹叫严颖开,她们从小患有先天...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创业故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一位叫罗景杨的女大学生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厂”,养殖了上亿条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妈妈”“蚯蚓女孩”。在仅有百亩的养殖场内,平时不起眼的小蚯蚓却牵出...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今年35岁的王旭潭在上海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的老家,另一个是在城里的小家。小时候,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养猪场,后来养猪场被逐渐荒废。2021年初,王旭潭回到老家,看着只剩下“空壳”的养猪场,开始与家人谋划进行改造。一次在上海看展时,王旭潭突发奇想:干脆利用大空间...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创业故事:2011年7月,西藏林芝一军营里,23岁的陈斌参加西藏军区侦察兵比武,获得个人成绩第一名,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狙击手”,记“个人三等功”。五年当兵经历中这精彩的一幕幕,陈斌记忆犹新。10多年后,现年35岁的陈斌,是广东清竹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从事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