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

五一小长假是旅行的好日子,对宝爸宝妈来说,也是培养亲子情感、户外活动的好机会。在礼泉县骏马镇的沃野青青公社,一群孩子们围绕在讲解员的周围,亲自体验农事的乐趣,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

据了解,礼泉县沃野青青公社是一家由返乡青年大学生组建的以种养殖相结合,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生态农场。园内除了开展自然教育、亲子游等,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向城市社区会员配送生态有机种植养殖的蔬菜、水果、肉、蛋等食材。

5月2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了农场合伙人陈星,向他了解了现在农场所开展的一些项目及他们创业故事。

陈星介绍,沃野青青公社于2015年开始筹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00余亩,除了种植沃野草莓、沃野桃等果蔬还从事畜禽养殖,农场一年四季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几十种应季果蔬。

在五一期间,西安、咸阳等周边家长带着孩子来此露营、体验农耕的乐趣,不仅让孩子亲近了自然,学到了知识,家长也可以进行烧烤,身心也得到了放松。

提起他们创业的故事,陈星表示,团队核心成员都不是农学专业,创业前期都是边学边做,也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团队渐成规模化,有15个人左右。整个团队比较年轻化,年龄最大的也不到40岁,最小的大学毕业没几年。

“在团队初创时,因为技术经验不足,我们种植的西红柿就曾绝收过,因为生态农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我们还专门邀请了专业的农技专家开展培训,边学边做” ,陈星表示,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现在,种地,他们是很专业的。

陈星介绍,农忙时,每天在他们园区干活的农民有50多人,主要是一些妇女和留守老人,他们赚到了钱,也很开心,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沃野青青农场,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会员形式供应消费者,另外,也可以到园区进行体验消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65.html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的相关文章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故事:立夏刚过,在长沙县安沙镇新华村越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目前大棚里的蔬菜逐渐成熟,再过40天,日产量可达1500公斤。”公司的主理人罗清元,一边介绍着,一边摘着黄瓜。罗清元(左)和周亚民(右)查看蔬菜苗情况今年53岁的罗清元是安沙本地人,之前一直从事...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80后”崇阳返乡创业青年雷志超,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农村这片沃土上,一步一个脚印,一路拓荒开路,带领群众种植黄精奔富路,在黄精地里刨“黄金”。在崇阳县举行的2022年首届“桃溪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雷志超荣获第三名。雷志超是崇阳县肖岭乡白马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浙江杭州经营一家服装公司,开始几...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创建了Dian团队,一种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十多年来,在她的Dian团队,孵出了50多家公司,两名弟子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她使当创客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一个新传统。不仅如此,如今,她还启动了“创业红娘”计划,为优秀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2019年21岁的杨钧翔大学毕业时决定回家种地,这个决定让种了半辈子樱桃树的父母曾一时难以接受。但杨钧翔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家里的20亩樱桃地扩大到100亩,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创业选择和野心。16岁萌生想法,21岁着手实施烟台福山区多山地,家家多以种果树为生。杨钧翔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张格庄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