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著名主持人刘仪伟:以味寻根,以食筑梦,我在成都创业故事

2个月前 (07-01)创业故事125

还有不到20天,就将迎来我国传统春节。走到成都街头,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中国结随风飘扬。

1月10日晚,著名主持人刘仪伟在成都谈起了他小时候的成都年味:看黑色舞牛灯,跑公园转糖饼,去青羊宫看灯会……满是回忆。

逢年过节,刘仪伟用三道川菜化解乡愁: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肉片,这些年,他习惯用食物来汲取故乡的养分。

如今重回成都生活的他,不仅在成都创业开起了餐馆,还大力向所有创业者推荐成都,“假如大家愿意创业,成都也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起跑点。成都的起跑线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友好、可靠和公平的。”

一、谈成都年味与美食,舞牛灯、转糖饼、看灯会、玩鞭炮……

“小时候,过年都要舞牛灯,就是一个黑色的牛头在那舞来舞去。”刘仪伟提起小时候忍不住比画起来,“小时候,很多小朋友买一个大头娃娃,中间掏俩窟窿。小朋友还戴各种面具,猪八戒、孙悟空都有。”

刘仪伟还记得,赶集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小朋友会买拨浪鼓和风车,这就是他记忆中的年味儿。“到我稍微大一点,(成都)就有了灯会。灯会也是小时候过年必须去的地方,那时候灯会大多在青羊宫。还会到公园里面去转糖饼,几分钱转一次,看谁转到龙,或是转到凤,还是转到一个逗号(图样)。”

刘仪伟

当然还有鞭炮。刘仪伟记得,小时候总调皮把鞭炮冲着人放,“过年好不容易买的新衣服,过一会儿就千疮百孔,回家就挨打。”

一直到刘仪伟20岁,才因为工作离开成都。年轻的他每年也都要跑回成都,等到了35岁以后,才开始留在北京过年。

过去十多年,在外地过年的刘仪伟都会感受到乡愁,“逢年过节,如果你在异乡就一定会有乡愁。”刘仪伟觉得,乡愁就是从小吃到大的菜,“每逢年节,我一定会做三道菜: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肉片。这三道菜往桌上一端一吃,乡愁就能得到某种意义上的抚慰和化解,仿佛置身于家里亲朋好友之间,置身于家乡的新年氛围中。”

刘仪伟讲述他记忆中的成都年夜饭,“我觉得成都的年夜饭有几样东西是必须有的:(首先)得炖只鸡,条件好的(人家)有猪肘,成都话叫‘膀’,还要有甜烧白、咸烧白、酥肉。有些人家是吃汤圆,有些人家是吃粽子。”

成都人家一般是男性掌厨,“成都年夜饭掌厨的一般都是男性,反正我们家从小就是。(掌厨的)要不我外公,要不我父亲,我认识的家庭里都是以男性为主。”刘仪伟说,因为受家庭影响,从小耳濡目染,他慢慢学会了做菜。也因为这个缘故,刘仪伟机缘巧合去央视主持《天天美食》,和美食结下一辈子的情缘,陆陆续续在节目中做了超1500道菜。

二、谈创业,在成都合伙开餐馆,推荐更多创业者来成都

名人创业故事,2023年,刘仪伟受足球名宿马明宇的邀请,回成都解说节目。此后,刘仪伟又开始重新长时间在成都生活。

刘仪伟发现,成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重新回到成都,我发现成都变大了,曾经的商业中心就是春熙路,现在商业中心有无数个。”刘仪伟说:“我还看到很多年轻人举家搬来成都。我说你们为什么要来?他们觉得,当你在一个城市必须不断奔跑的时候,奔跑之余,成都至少还有茶馆让你饮水,藤椅让你歇脚,掏耳朵让你舒服些。”

离开成都多年,刘仪伟也在适应成都的变化。“我这块属于成都的海绵,吸收成都的水分还是相对容易,畅通无阻的。”

作为美食爱好者,刘仪伟还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成都创业,“我们开了一家店,叫‘刘仪碗’,20块钱就能吃好。每道菜我都参与了研发,但具体运作经营是专人打理。”

刘仪伟也推荐所有的创业者来成都试试,“环境至关重要,人是环境动物。你到一个新的地方创业,除了工作之外还有生活和社交,你得让家人觉得舒适,自己也可以交到知心朋友,我觉得这几者成都都有。”

同时,他向全世界游客推荐成都,“到成都来,会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看到三星堆和大熊猫,品尝到全世界备受追捧的川菜。当然,你还能在成都体会到另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满足你对旅游、生活、美食以及其他事务的所有期待。”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实习摄影记者 张佳琪,来源:红星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12.html

“著名主持人刘仪伟:以味寻根,以食筑梦,我在成都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残疾人创业故事:“只要努力打拼,不轻言放弃,残疾人也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苏立,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出生于醴陵市白兔潭镇柏大村。她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身患多种残疾,但人如其名,苏立凭借着自强自立和一股决不服输的劲头,终于在二度创业中,成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懂事开始,苏立就发现自己的面容...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形似松针丝雨,带有淡淡花香,味甜醇甘鲜,得到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认可。这背后,是一名政协委员30多年来带领6万茶农奔共富的故事。委员名片祝凌平,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批中国制茶大师,浙江工匠,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武义绿茶非遗传...

十七岁女孩创业三年  用汉服传承传统文化

十七岁女孩创业三年 用汉服传承传统文化

“汉服于我而言,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因为我开了这个汉服店卖汉服,更多的是我对汉服的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刘童童今年17岁,却是已经创业三年的“小老板”。14岁时,她便成立了一家自制汉服的网店“福禄堂”,17岁的她和汉服事业逐渐走向了成熟,她在安庆市成立了汉服工作室,并在广东省深...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安徽固镇:退伍不褪色 创业富乡邻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从军时,他保家卫国奉献青春;退役后,他返乡创业带富乡邻。固镇县仲兴镇陈圩村80后退伍军人张青退伍不褪色,创办安徽丰安生物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牧草制作发酵饲料,以草代粮,开展生态养猪,用敢闯敢干能吃苦的军人本色,闯出一条创业致富道路。李荣志正在和张青查看新生产的发酵饲料。在杨庙...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湖北襄阳“新农人”陈正东:养好羊 养好娃 养好家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冬至将至,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石庙村家庭农场主陈正东在快手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分享他今天的养殖心得,做好300多只羊的越冬准备,希望与广大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陈正东今年45岁,参加过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位新农人,随手拍短视频记录羊群等乡村场景,一展歌喉,已成为他的...

“90后”张家界姑娘回乡创业当起新农人

“90后”张家界姑娘回乡创业当起新农人

创业故事: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10月的张家界市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一角,金色稻田在秋风中摇曳,如同一片黄灿灿的海洋。“这一块都是去年流转的土地,受长期干旱影响,收成不如预期。”指着眼前蜿蜒的田坎,宁芬芳驾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很快就把金黄的稻谷装进了麻袋。2020年,宁芬芳辞去张家界市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