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7

创业故事:近年来,全国花店数量增加很快,竞争日趋激烈,花店经营者普遍认为生意难做。据调查,每个城市只有约20%的花店生意红火。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位花店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赵小进就是众多花店老板之一,今年四十多岁,东阳人,人高马大,一脸干练、沉稳,坐在堆满鲜花的办公室里,显得很有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共有1000多家鲜花店,上规模的大概有100多家,竞争比较激烈,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能够赚钱。赵小进经营的“梦湖花艺”,不仅赚钱,日子还挺好过。

最重要的一招,是赵小进从19年开始,逐渐构建了一个巨大的鲜花速递网络——遍布全球180个国家55000多个城市,其中包括国内580个城市。目前,花店的国际业务占40%,异地业务占35%,杭州本地业务只占25%。此外,赵小进还有个“绝招”——不仅能从报纸中读出花店的流行趋势,还能“看”出业务,因此把1万朵菊花卖给了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一、花店老板忙着建“网络”

1990年,赵小进从浙江大学园艺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1992年,赶上全国经商热潮,赵小进放弃令旁人羡慕的职业也下了海。他花了2万元,在杭州湖滨路上租了个十几平方米的传达室,开起花店——当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170元,2万元可是“大手笔”了。“生意出奇地好,来买花的人络绎不绝。”从1993年到19年,花店从湖滨路开到中山路、解放路,赵小进说是“一年开一家分店”。

19年,“梦湖花艺”的鲜花订单已经可以送达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可越来越多客户要求异地送花的地点,远远超出了赵小进的想象:“可能很多浙江人在外地做生意,就连新疆、都有不少订单。我心想,机会来了。”

于是,在接下去的几年时间里,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开始大规模地“开疆辟土”建立自己的鲜花配送网络。他亲自考察了全国几百个大中小城市,并通过中国花协零售业分会,先后与全国580个城市中较好的鲜花店签订了异地送花协议。几乎是同时,他还看准了全球范围内最具实力的国际送花组织之一国际花商联,并递交了会员申请。经过几年的审核、资质考察,赵小进终于在2001年底拿到了国际花商联的会员资格代号,成为遍布全球180个国家55000多个城市鲜花速递网络的一员——目前,浙江只有2家花店获得其会员资格。“他们的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赵小进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那几年,生意额每年都大幅增加。我简直乐坏了,拼命加大宣传。有一次,我甚至接到一个上海客人的传真订单,要求我们送花到上海某地。”

“不过,异地送花利润没想的那么高。每份订单,我要和合作的花店平分利润。”赵小进坦言,自己看重的是这个送花的渠道,以及里面蕴含的无限业务前景。他翻开一份10月5日从来的订单,客人要求10月7日将一份鲜花送达滨江区某科技公司。“我将包装精美的鲜花及时送到那家公司。他们非常满意,和我签订了长期的鲜花业务,包括每日室内花艺、鲜花速递等。”

二、看报纸“看”出生意

网上订花为花店经营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渠道,渐渐被很多花店看好。但是经营网络花店也有很多难以诉说的苦恼。比如,网络订单数量不稳定就让花店头疼不已:有时候(例如情人节)一天单子多得接不完,但更多时候好几天一张单子都接不到,平均下来,花店每天能接一张网络订单就很不错了。

“我常常在琢磨,谁在买花、送给谁。”在赵小进看来,薄利的鲜花店经不起“空白时间”,最好“时刻都有订单”,因此就要用最少的钱准确提高业务量。十几年来,他把可能大量用到鲜花的机构单位分成十几大类,逐一“攻破”。

“比如看见世贸中心,我估计了一下,大概一年要用5万元的鲜花,我就要尽力争取到1万~2万元的份额。一个高档写字楼有10~20个单位,联系都是公开的,逢年过节最需要用鲜花的时候我就把自己‘送’上门去,肯定大受欢迎。”

据赵小进介绍,花店一年的营业额在1000万元左右,利润率保持在10%以上。

“一般的花店老板整天忙着照看鲜花店面,送花进花,而我忙着看报纸,多的时候每天要看十几份。”赵小进翻开七八本十几厘米厚的大本剪报,里面每张照片、每段文字都与鲜花有关。

“报纸能看出什么?看出业务,看出行情。”

2006年1月,赵小进看见报纸上有说,张艺谋在横店开拍的新片定名为《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将用一万朵菊花作为背景。别人可能只是惊叹的华丽,而赵小进马上敏感地捕捉到商机。他让专门负责鲜花批发的姐姐第一时间联系剧组,一举拿下这笔业务。

“我从报上‘看’来的业务还真不少,比如,一则启示说哪个公司乔迁了,其实就是一个商机。很简单:原来它可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买花,搬迁了就不方便了。这时候上门谈业务,一谈一个准。”

三、想坐在写字楼开花店

赵小进很善于从报纸上看出鲜花的行情和趋势,使花店始终和国际流行同步。赵小进的剪报集中,有一张孩子早逝、欧洲父母用满车的玫瑰为孩子送行的照片,他马上活学活用:“谁说玫瑰只适合送情人?一位顾客的妻子不幸去世,他就听从了我的意见,用199朵玫瑰表达自己深沉的爱和悲痛。”在另一张照片里,英国女王手拿一小束玫瑰向群众招手示意。“国际鲜花包装流行简约,中国人还喜欢复杂、品种多的鲜花包装,以后会慢慢转变的。”

“现代通讯这么发达,花店做到最后其实就是做渠道。”渐渐明白这一点,赵小进关掉了几家分店,只留下一个总店和几个办事处。他兴致勃勃地想象着:将来某一天,自己也能像发达国家的鲜花店集团一样,坐在写字楼里,靠电话、传真和电脑指挥“卖花”。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75.html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的相关文章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创业故事: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周瑶,是一个90后女大学生。2014年,周瑶从攀枝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后,她选择了就业。在成都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她主要负责管理该公司成都片区的工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管理一个项目时,她既要准备资料又要负责协助总监管理现场,白天要巡视工地,晚上还要守着混凝土浇筑完...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可能性。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均等地拥抱它们。尽管全球女性企业家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创业领域的女性仍会普遍面临资金、后勤和行业知识储备等资源瓶颈。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有45%的经济体存在着限制女性就业的法律。那么,支持女性创业的经济体为何会显得与众不同?女性创业者究竟在哪里...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90后“海归”返乡创业 团场里干出大事业

90后创业故事:他乡纵有千般好,不及故乡一片云。六年前,在外企打拼多年的王留勤决定放弃高薪工作,毅然返回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六团米兰镇,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5年。这一年,因为工作积极,个人能力突出,25岁的王留勤被公司选派前往位于迪拜的分公司进行培训学习。“刚听到...

80后女老板返乡创业卖玉米 回报乡邻恩情助力乡村振兴

80后女老板返乡创业卖玉米 回报乡邻恩情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创业,80后女青年丁淇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石头镇三河村的丁淇毅然放弃在城里的赚钱生意,回到家乡卖起了鲜食玉米。经过苦心经营,她创立了自己的鲜食玉米品牌并远销省外,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为实现当地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