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41

创业故事: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公司董事长解旭东是丹徒区首届“十佳农民”。他痴心科技兴渔,历经坎坷百折不挠,最终在工厂化“智能养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仅通过自己的奋斗走上致富路,还情系亲乡,无偿把养殖技术传授大家,带领村民共同走上小康路。

1、追逐梦想 与“渔”结下不解之缘

今年40岁的解旭东看上去显得比较白,这主要得益于长期在室内从事养殖业的结果。他告诉记者,从小他就对养殖有着浓厚的兴趣,上了中学,对养鱼越来越有兴趣。高考前夕,他的第一志愿就填报了江苏海洋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结果如愿以偿。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就与渔业有关,对他这来说,真是梦想成真。

2005年,解旭东进入无锡一家当时国内知名公司,从事水产添加剂销售工作,这让他受益良多。他在工作中进一步了解到,不同鱼类对水质、温度、气候、抗病等都有很大区别。这为解旭东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自己在大学里根本学不到这么专业的知识,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那几年,我收集和整理了大量鱼类养殖的技术资料,还做了许多笔记。”解旭东说,由于工作需要,他走南闯北,与国内许多养殖户建立联系,深刻体会到水产养殖的辛苦与风险,有的养殖户由于一个细小的疏忽,就会造成几十万、几百万的损失。为此,他总是无偿把自己的经验与养殖户们分享,广获好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积累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后,2013年,解旭东放弃原单位每年40多万元的高薪,回到家乡丹徒开始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与村里的其他水产养殖户相比,他养鱼不先挖塘,而是建起一排排大车间。解旭东说,只有工厂化智能养殖,运用科技手段,才能改变“靠天吃饭”的陈旧格局,养殖业才能走出创新路,迎来新机遇。

2、科技养殖 与“鲥”俱进终获成功

“只有高起点,才能打开市场新格局,获得高效益。”解旭东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科技养殖的发展势头迅猛,车间工厂化养殖模式越来越有优势,可这种模式投资更大、风险更高、回报周期更长,眼看着已经花费了1000多万元,依然还未完工的养殖车间,许多乡亲都为解旭东捏了一把汗,可此时的解旭东已经没有了退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镇江人,他对鲥鱼、刀鱼、河豚这“长江三鲜”有着独特的记忆和情怀。近些年来,长江鲥鱼几乎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解旭东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得知,与镇江气候条件比较类似的北美有一种美洲鲥,无论从外形还是肉质都与国内的鲥鱼相似,目前已成功被引进养殖。

正是看准了美洲鲥养殖,解旭东不惜花重金打造了工厂化智能养殖温室车间。他不远万里到美洲鲥原产地,深入产卵区,积极引进了野生种群。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单位,成立了专项课题,攻克美洲鲥选育难关。目前,他的企业已成为江苏地区美洲鲥亲本保有种类最丰富的企业,也是国内少数成功掌握美洲鲥全人工繁殖的企业。

解旭东告诉记者,养殖车间里的每个水池容量达500多立方米,温度、湿度、含氧量、饲料配比、营养调控、疾病防控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智能化处理模式,养殖环境不弱于自然环境,加之鱼的肉质鲜美,广受高档酒店的欢迎,目前省内各地以及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商家纷至沓来,鲥鱼供不应求。仅今年以来,企业繁殖美洲鲥鱼鱼苗达100多万尾,养殖成鱼超10万斤,建立公司加农户的推广示范面积超500多亩,总产值超过5000多万元。

3、心系乡亲 “鲈”鱼得水共富裕

美洲鲥鱼养殖成功了,这也让解旭东“火”了,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养殖致富能手,可对于解旭东来说,还是感到有点失落,除了少数养殖户有意愿进行美洲鲥养殖外,大多数人对此望而却步。主要原因就是美洲鲥养殖属于高成本、高回报项目,普通养殖户较难承受。为了帮助更多乡亲致富,解旭东没有止步,在美洲鲥养殖走上正轨后,又将目光锁定在加州鲈鱼品种上。

加州鲈鱼学名大口黑鲈,原产美洲,引进我国养殖已有数十年历史。近年来,随着人工繁殖技术和人工配合饲料驯化技术的突破,养殖面积大幅增加,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市场效益良好。但由于镇江地区缺乏大型的育苗基地,养殖户只能从浙江、广东等地购买鱼苗,却经常因为不了解情况而上当受骗。

解旭东利用自己的专业及企业的设施优势,从不同地区购买较好的加州鲈进行养殖,通过比较,考察总结出可靠的鱼苗来源,再联合本地养殖户,抱团采购。这样既保证了鱼苗质量,也节约了养殖户成本,他还无偿传授技术,带动了广大养殖户共同走上富裕路。解旭东常说,未来养殖业前景不可限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科研团队的助力下,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养殖业创业故事:近年来,解旭东和他的团队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先后承担和参与了江苏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鲥鱼健康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长江翘嘴鳜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等8项农业科技项目,今年他的公司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江苏省省级良种繁育场”,被江苏省遗传学会授牌“省遗传学会科技服务站”,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建挂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综合实验示范基地”;累计在专业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篇,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项。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25.html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的相关文章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女性和男性在创业上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有哪些?

虽说在商界里企业家都是以男性居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性别歧视的现象越来越少,男性女性更加的平等,拥有同样的权力。就创业来说,现在创业不分男女老少,而且女性创业的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女强人出现在我们视线里,像董明珠、陈丽华这样知名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女性创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的是分担家庭压力,有的...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前一样。只不过...

跨境电商的女性“闯入者”:海外“扫房”建仓,牵手国际巨头合作

跨境电商的女性“闯入者”:海外“扫房”建仓,牵手国际巨头合作

初见知性、温婉,偶尔还有面对镜头的一丝拘谨。这样一位女子,短短数年,润物细无声地在跨境电商领域“杀出”一条大道,业务遍及全球18个国家,引来亚马逊、eBay等国际巨头合作。仅是其在西安的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经扶持万余人自助创业,跨境电商出口额累计超100亿元。即便是女企业家,似乎也极易联想到雷厉风行,...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

涡阳:返乡养鸽蹚出致富路

涡阳:返乡养鸽蹚出致富路

“目前养殖场种鸽增加到2000多对,年总产值已达30多万元,企业扶贫产业项目覆盖了5个行政村,带动368人从事乳鸽养殖,养鸽已经成了不少村民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回想近年来的养鸽创业路,涡阳县广飞肉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强激动地说,合作社每年净利润接近20万元,比当初他在外打工赚得更多。2014年,周强...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热潮。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这里有艰辛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经验和启示,有坎坷和教训。即日起,央广网特别策划“青年创业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