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创业者“约会”互联网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3

彭少强,1987年出生,2011年创建51乐返网,一家淘宝购物返利网站,那时他还是一名大三学生,他用借来的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150元买了个域名,200元买了个程序……就这样公司成立了。公司成立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月入8000元。看似顺利的创业之路,却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彭少强说:“我有一颗不撞南墙心不死的心,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

创业路上“坚持”和“创新”是关键

彭少强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说,上大学时已经23岁了,比同班同学大两岁,农村出生的他总觉得应该干点什么,大学三年他一直尝试创业,卖过化妆品、二手书,想过开淘宝店,都失败了。最后他选择了创办51乐返网,这次他成功了,他说,没有之前的失败经验,就不会有现在的乐返网,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最好的老师,教给你继续前行的方向。

已经走过四个年头的51乐返网,期间经历过很多次挫折,在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小彭你转行吧,这个行业不行了。但他总是凭着自己的傻劲坚持不转行。 “在这个行业,只要能找到创新点,咬紧牙关,就可以存活下来。”现在,在很多竞争对手相继关闭的情况下,他的公司慢慢步入正轨,他说他是幸运的,靠着自己的傻劲坚持到现在。

每天,他的头脑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怎样在自己的行业中实现创新是他每天的“工作”。“现在,我正琢磨一个新的东西,我想把社区服务和乐返网结合起来,居民能够通过我的网站,享受到更加方便的服务。”彭少强说,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他的宗旨,创新是公司继续存活的基础。

创业孵化园助力大学生“迈出第一步”

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提供免费房租、水电、网络,提供前期创业咨询和培训,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迈出第一步。

“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苦于没有合适的创业场所,现在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场地,能够很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彭少强说,他在创业之初,得到学校创业孵化园的很多帮助,解决了他创业初期急需办公地点和资金缺乏的问题。

“现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彭少强说,也有很多面向社会的创业孵化园,只要你有简单的创业认证手续,就可以入住其中,较低的入园门槛,是对所有创业起步者最大的支持。

互联网创业: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彭少强说,互联网行业前期投资成本低,创业机会多,对于经济实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互联网行业也是失败率很高的行业,选择一个好的项目很关键。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就是一种创新,‘互联网+’有无限可能,只要敢想敢做,就有机会成功。”彭少强说,我现在考虑把小区物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就是“互联网+”的一种新模式。

“机会到处都是,就看你能不能看到。”在彭少强的眼里,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上,遍地是“黄金”。未来,他准备去北京发展,那里有更多和他一样的互联网创业者,他渴望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11.html

“大学生创业者“约会”互联网” 的相关文章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95后女孩创业成“收纳师”: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

只喜欢买买买、囤囤囤,却没有收拾的习惯;房子储物空间不足,杂物凌乱堆积;搬家乔迁,物品杂乱得无从下手整理……在广阔的收纳需求背景下,一个小众职业——整理收纳师悄然兴起。据统计,2022年中国66.7%的家政服务消费者年龄在27岁至39岁之间,家政行业正向年轻化、专业化革新。“年轻人有很多潮流单品,他...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返乡创业故事:“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

95后创业者勾英达:在“退潮”后蜕变

95后创业者勾英达:在“退潮”后蜕变

95后创业故事:2010年后,由中国互联网掀起的创业大潮吸引了大批的创业者,其中不乏年轻的95后。他们聪慧机警,比同龄人更富有见闻胆识,曾在在资本和商业世界中掀起一朵朵浪花,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够将项目做到今日者极少。野农优品的创始人勾英达,是这个“极少”中的一个。勾英达是这批95后互联网创业者中...

“养兔大王”成天顺的创业路

“养兔大王”成天顺的创业路

“兔舍的建设一定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兔粪不管多少每天都要进行清理...”4月10上午,成天顺正在给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户传授养兔技术。说起成天顺,他个儿单小,形象文雅,但却敢闯敢试,先后建立了岳池县百顺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岳池县百盛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四川省融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高中毕业,昔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