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女孩自学制作汉服创业 希望实现汉服日常化

2023-01-18创业故事13

轻柔典雅的齐胸襦裙,广袖飘逸的曲裾深衣,“90后”小裁缝龙佳言身着一袭汉服,带着记者流连于1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满屋的复古服饰,让人恍然如穿越到汉唐。“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我的愿望就是实现汉服日常化,街头流行最美中国风!”龙佳言说。

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儒雅姑娘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却曾因贫困初中辍学。凭着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她埋头自学,如今不仅成为长沙汉服圈小有名气的达人,还在天心区南湖路创业开起了汉服工作室。本期《街坊故事会》,记者带你走进这个“90后”小裁缝的汉服复兴梦。

龙佳言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展示汉服的制作和穿戴礼仪。

自学 热爱汉服曾“借光缝衣”

来自娄底涟源农村的龙佳言曾一直在娄底、长沙两地奔波打工。2012年9月,她的人生因为一部短片而发生转变。

“看了一部名为《汉服属于现在》的宣传片后,就爱上了那一件件美丽的古代服装。”龙佳言说,视频中典雅唯美的汉服,为什么不能在当代流行呢?看了三天关于汉服的书籍及资料图片后,她就拿着打零工攒下的钱,背着家人到布市买了布料和裁衣工具。

从此以后,她就一心一意地做起了“裁缝”。本该赚钱养家,却一门心思捣鼓裁缝手艺,而且还是学做古时候人家的衣服,家人开始骂她“不务正业”。龙佳言干脆白天就把自己锁在房里,对着贴吧里的图片和资料学习;晚上,等家人熟睡后,她借着从窗外照进来的月光和路灯,悄悄动手缝衣纳裳,一直到天明。没多久,她居然穿着自己花140多元缝制的汉服大大方方出了门。

创业 集老板、设计师、裁缝于一身

首秀汉服后,很多人对她的手艺点赞。性格活泼外向的龙佳言由此认识了许多汉服圈的朋友。不久,她买了缝纫机,义务帮长沙的汉服圈朋友制作汉服。“把爱好变成职业,让更多的人喜欢穿汉服!”随着点赞者越来越多,她决定创业开店。

“只有先把传承的载体做好了,你才能说自己热爱华夏文化。”去年10月,揣着积蓄和借来的2万元钱,她开起汉服工作室。每天,她都亲自去布市挑选布料,把最新款的汉服陈列到位。

2012年春节,一个台湾社团慕名给龙佳言打来电话,表达了希望能向她租借汉服举办活动的想法。龙佳言二话没说,立即到布市买了材料,从选布料到裁剪、定版、印花,她一手包办。“18天做了19套汉服,其中包括13套成人服装,6套小孩服装。”结果,她的作品在宝岛汉服圈里引起轰动,台湾朋友由此和她交上朋友,并一直保持了合作。为了给自己充电,她业余自费请老师、专家教授培训中华传统文化,经常参加汉服文化沙龙。

心愿 将传统汉服做成流行美

“汉服在现代的生命力应该与时俱进。”她认为,自己设计制作的汉服“合理添加了印花图案,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又把汉服原本华丽炫彩的颜色进行了合理搭配,并不拘泥于旧制。

“来挑选和购买汉服的顾客以大学生为主。”龙佳言说,除了对外出租外,他们还对外出售。在她的小展厅,齐腰襦裙、齐胸襦裙、汉服褙子等形式的汉服,吸引了一拨拨前来欣赏和选购的市民。她希望,借助汉服的复兴,能使人们浮躁的心沉淀下来;而随着生意好转能逐步降低汉服成本,让更多人从日常穿衣流行中来了解、认识传统文化礼仪。(记者 李卓 实习生 熊其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250.html

“90后女孩自学制作汉服创业 希望实现汉服日常化” 的相关文章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他原本从事建筑行业,最后转行创业去种菜,居然年赚5000万。他为了让芽球菊苣卖得好,建立全封闭的无光养殖间,每隔2小时就去观察生长状况。为了把芽球菊苣卖出去,他绞尽脑汁想到了试吃的方法,可是芽球菊苣见光4小时就会变绿。他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咱们就来聊聊刘秀军的致富之路。1969年刘秀军出生在河北,在当...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除了吃、做饲料,玉米还能用来做什么?在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学生张焱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盘的“文玩玉米”。可以盘的“文玩玉米”。这种玉米个头小巧,但颜色丰富、颗粒饱满、玉润通透。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一个个精致的文玩挂件就做成了。1989年出生的张焱毕业于山西农...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刘志鹏身份: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他的故事“95”后回乡养殖小龙虾 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刘志鹏是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沙市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示范培育班学员,乔口商会工商联执委,乔口田心坪村扶贫产业指导员,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2021年,他被评...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胡顶200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