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

眼下,正值儿菜的丰收季,位于梅桥镇500亩儿菜也陆续迎来了采摘期。11月21日,记者来到蚌埠绿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儿菜种植基地,地里长满了成熟待收的儿菜,几十名村民在地里熟练地割菜、除叶、搬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

“上个月,我们就开始了采收工作,现在每天发货量都在4万斤朝上,全部送往江浙一带超市,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未来半个月,我们的出货量还会继续增加,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采访当天,看着菜地里忙碌的场面,公司总经理高正胜得意地说。

今年44岁的高正胜是梅桥镇的种菜大户,也是蚌埠绿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2010年,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流转村里66亩土地,专门从事儿菜种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不但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儿菜种植大户,更带动了众多村民实现了共同增收。

蒋素娥正在地里割菜,每天收入80元以上

据了解,儿菜又名娃儿菜、孩儿菜、超生菜,原产于四川,看似芥菜,因菜叶环抱着翠绿的芽苞,就像孩子们围绕着母亲一样,因而得名。“这种菜营养丰富,富含钙、铁、磷、维生素,可清热败火、防唇干、去油腻,促进结肠蠕动,是很好的保健蔬菜,特别受到江浙沪消费者的欢迎,因而销路、售价都比一般种类的蔬菜高得多。”高正胜说。

谈及种植儿菜缘起,高正胜告诉记者,自己早年做水果生意,长年走南闯北,很早就对儿菜有所了解。后来,随着水果行业的形势转变,他才把蔬菜种植作为转行的创业方向。“当时,我专门去四川学习考察,并回来进行试种,结果发现我们这一带的土壤气候特别适合儿菜生长,这让我最终下定了引种儿菜的决心。”高正胜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摸索实践,他家的儿菜不仅个头大、品相好,而且产量和效益也相当可观,“现在,我家的儿菜亩均产量在五六千斤,由于早于四川儿菜上市,目前的批发价每斤接近2元,预计年销售额能突破千万元。”

同时,为了抢抓市场先机,每年到了儿菜的采收季,高正胜都会雇佣近百名村民参与采收,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采收工作主要是割菜、除叶、搬运、称重,只要愿意基本都能干,每天都有不少留守的村民来帮忙。”高正胜介绍说,基地的每天用工量在50人左右,特别忙时可突破百人,人均日收入至少80元。

今年73岁的蒋素娥是基地临时工,来到基地已有一个星期,主要工作就是在地里割菜,每天能割30-40箱,收入稳定在每天80元以上。“平时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到这里来挣点零花钱,活不累钱不少,关键家里还能顾得上。”

“自己富不是真富,让大家一起富才更有价值。”采访最后,高正盛信心满满地说,考虑到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一步,他继续把儿菜种植产业发展壮大,并向有机蔬菜发起冲击,在带动更多人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更把梅桥镇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儿菜供应基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09.html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创业故事,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关心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他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近日,在石棉县绯饴家庭农场,刚忙完猕猴桃丰收的农场主曹霞,已做好了冬管的准备。2004年,曹霞为了生计外出务工,曾在水果行业从事批发、营销、产品经理等工作,虽然辛苦却从不喊累。后来,她瞅准家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毅然回乡开启创业之路。曹霞正在猕猴桃下除草返乡逐梦瞄准猕猴桃种植2004年,曹霞和几个朋友一...

“蜂后”金花的创业“蜜”事

“蜂后”金花的创业“蜜”事

“ 我爱你,如鲸向海,鸟投林。不可避免,退无可退。”这是香港作家黄碧云的一句经典语录。大抵表达的是一份坚定的执着与命定的归属。名字中带着一朵”花“的王金花,给自己的蜂蜜产品取名“海鲸花“的时候,还并不知道作家黄碧云和她的这句语录。但花朵与蜜蜂的羁绊,就如同鲸鱼归向大海,让王金花在创业的路上选择了与甜...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今年是郎海涛返乡创业的第七个年头。2015年,他辞去在俄罗斯的工作回到吉林省珲春市,办起苹果种植合作社,种了近百亩果园,把家乡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珲春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珲春由此走上跨越发展之路。如今,开发开放中...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张新从小就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现在的他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光景,也带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张新儿时的伙伴贺志龙说。1990年12月,张新出生在吴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养羊、开网店销售农副产品、建农庄,张新的创业路越走越宽。但他致富不忘乡亲们,在为贫困户献爱...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这款山楂饮料罐头,来自中国山楂之乡河北兴隆,全国包邮到家!”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倾力推销产品。34岁的张静盯着手机直播画面,自信中透着干练。从海归硕士到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张静和她的团队一起,演绎了一部创业版“山楂树之恋”,让兴隆的小红果成为致富“甜蜜果”。改变轨迹 留学生回乡创业“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