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6

“这周的生意怎样?”“有没有碰上什么技术问题?”8月20日上午10时,哈啰电动车的东莞地区总代理商姚传勇已经跑了3家门店,这是他的日常。根据工作需求,东莞有100家门店,他和同事每周都要一一走到,维护客情、摆放陈列。

金九银十,这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受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上牌政策影响,今年以来,东莞迎来电动车换新潮,带旺了许多电动车门店的销售,也让许多如姚传勇一样拥抱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找到了新机遇。

跨界创业,寻觅新机遇

姚传勇是韶关人,工作的一成不变,让他兴起了出来闯荡的念头,辞职创业。当时,哈啰电动车的推广人员找到了姚传勇,与试图转型的他一拍即合。

姚传勇用他的老办法,一家家走、一个个聊。每天9点开会,会后就开始全东莞跑店,大街小巷,哪个地方有销售市场,姚传勇就去哪里。一个月下来,至少要去二、三百家门店。

“谢谢,不用了。”“不需要”面对拒绝,姚传勇拿出了长期以来的韧劲,让一位位陌生人开始接受新的业务和观念。他说,那段时间,碰壁是常事,也曾经有过迷茫,但都坚持下来了。

最让姚传勇开心的是,第一个月,他就谈下了20家门店,有亲朋好友、有老客户、也有之前从来没接触过的人。每次谈下一家店,他都非常高兴,“又实现了一个小目标。”

积极“触网”,新行业燃起创业新激情

“我还记得当年的4月1日,第一台车到了,我们赶紧就往茶山的客户那边送;五一节那天晚上,到了400多台车,我们最远送到了凤岗。”姚传勇说,创业中的每个节点,都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今年,东莞实施了新的电动车政策:从2022年7月1日起,东莞交警部门将对未作预登记、未悬挂号牌上路的电动自行车依法处罚;从2023年1月1日起,将对所有未悬挂号牌上路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处罚。2022年1月1日,东莞陆续启动登记上牌,根据东莞政策,2022年1月1日前购置的符合登记条件的电动自行车,须在2022年6月30前办理登记上牌。

新国标过渡期即将结束以及东莞上牌政策,带旺了许多电动车门店的销售。而到了8、9月份这一销售旺季,不少东莞市民都前来选购新车,让姚传勇和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

“当初决定选择哈啰,最主要是它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模式,线上线下同价,杜绝了恶性竞争,而且全新的智能系统给了行业不一样的赛道,给了我充足的信心。”姚传勇说。比起传统的电动车销售,哈啰带着显著的互联网特征,姚传勇也不停地与销售商们沟通,让他们适应新的销售模式。

“以前就怕手机不响,现在就怕手机响。”姚传勇笑着说,如今,很多销售工作的前后端都在手机上完成,客户们来门店往往都是直接提车,手机响意味着销售活动、售后服务等众多工作的开展。除了传统的节假日,他还要与同事们思考众多的方法“造节”,“例如‘66’消费节、七夕折扣节,要用很多新颖的‘节日’吸引年轻的消费者。”

身体力行,用更努力的姿态拥抱新行业,如今的姚传勇收获满满。截至今年8月,哈啰电动车在东莞的销售门店已经达到100多家,在行业中排名第四。他也正在招兵买马,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9.html

“从玻璃厂老板到电动车达人,东莞这位“跨界”创业者闯出新天地” 的相关文章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养殖业创业故事:刘志鹏,身份: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1、他的故事,“95”后回乡养殖小龙虾 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刘志鹏是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沙市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示范培育班学员,乔口商会工商联执委,乔口田心坪村扶贫产业指导员,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是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民众最富裕、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的省份之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浙江的城乡发展的均衡性较好;民营企业占主体地位,改革创新的意识较强。这些都是浙江的重要优势。城乡共富,关键在吸引人才流向农业、农村。眼下,浙江各地都在实施“两进两回”助乡村振兴...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今年茄子品质比去年好,产量也高,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每天能摘收1000多公斤。”11月18日,在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新丰村的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说。望着满地紫红饱满的茄子和工人们采摘茄子装箱外运的忙碌景象,她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图为余青青(中)在指导工人农技知识。余青青,这位精于农事、娴熟耕作...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王森林是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的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1984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伍回到家乡,带着荣誉退伍后投身农村创业,开客栈、种苹果、搞养殖, 经过数年艰辛的创业打拼,53岁的王森林完成了由退役军人到致富带头人完美蜕变。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寒气袭人,但在王森林的果园内,依然是...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创业故事:2011年7月,西藏林芝一军营里,23岁的陈斌参加西藏军区侦察兵比武,获得个人成绩第一名,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狙击手”,记“个人三等功”。五年当兵经历中这精彩的一幕幕,陈斌记忆犹新。10多年后,现年35岁的陈斌,是广东清竹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从事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