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陈家榕:养虾“小白”返乡创业记

2023-01-18创业故事87

“现在正是小龙虾上市的旺节,平均每天能卖出8000多斤,主要供应毕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以及周边乡镇。”陈家榕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养虾大户,正在为刚出笼的小龙虾进行分拣、称重。三年前的他,还只是千千万万名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

92年的陈家榕,大学毕业后去过广东、上海、云南多地,做过房地产销售、当过驾校理论老师,也曾跻身IT行业。在外闯荡几年后,陈家榕决定辞去工作,回乡创业。

“父母年纪大了,作为子女的我们又常年在外奔波,回乡创业能方便照顾他们,家里有事也好有个照应。同时也能带动村里人共同致富。”说起回乡创业的原因,陈家榕感触颇多,但他明白自己这个“门外汉”想要养好小龙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养殖小龙虾需要水域,本地几乎没有现成的水域,这就需要建设一个水塘。那段时间,陈家榕走遍了市区近郊,终于在七星关区朱昌镇找到了一片合适的土地进行虾塘改造。

建虾塘、购虾苗、保成活、求产量……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有养殖技术,还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

为了养好小龙虾,陈家榕做足了功课,哪里不懂就上网查,翻书看,找人问,还专门跑去高产小龙虾的湖北、湖南一带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别人再好的经验和技术也不能照搬照套,得因地制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陈家榕逐渐走上正轨,找到了符合本地特色的养殖方法。

自基地2019年建成以来,不仅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还切实解决了当地部分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陈家榕介绍,去年小龙虾的年产达6万多斤,年产值在100多万左右,带动周边270余名村民增收。

聂少福是朱昌镇附近的村民,以前靠种地维持生计,来基地上班后月收入能拿到3000多元,负责捕捞、喂养、清理等工作。目前,基地上像聂少福一样的工人有10余名。

近年来,朱昌镇积极鼓励村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引导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农旅发展中来。水产养殖作为朱昌镇的新型优势产业,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解决了城区小龙虾的需求供应问题,也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实现产业兴旺、百姓富裕。

关于下一步的计划,陈家榕说,将会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打造一个集食宿、科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水产养殖基地,以特色水产养殖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献出绵薄之力。(李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403.html

“陈家榕:养虾“小白”返乡创业记” 的相关文章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刘胡兰镇的创业故事:96年大学生返乡卖土货

11月11日凌晨,“双十一”刚刚开启半个小时,李诗宣看着店铺后台爆单的势头,就知道今年的牛肉销量肯定要超过去年了。这是返乡创业以来,李诗宣经历的第二个“双十一”。与第一次相比,虽然少了一些新鲜感,但看着飞快增长的订单,李诗宣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还是难掩兴奋。截至当天下午5点,店铺的单日订单量就已经突破...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将家乡的柑橘卖到全国各地

95后大学生返乡创业:将家乡的柑橘卖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出台实施各种相关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今年27岁的张霄霆,与同学刘大楷、金鑫于2021年11月共同创办玉溪宁沣商贸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华宁县农业优势,结合发展迅速的电商产业,将地方农副产品包装销售作为公司的主要经...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岗位,扎根土地,成为“农人”。他们投身科研,服务“三农”,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带动村民富裕起来。在漯河舞阳北舞渡镇杜庄村,吕伟增就是如此,博士毕业的他,扎根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变革性地改种莲藕,带动周边村子莲藕种植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