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8

13岁前,她几乎不出家门;16岁,她第一次逛菜市场,异样的眼神让人崩溃;32岁,她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经营5年实现月入过万。因为双脚一级肢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清水潭村的莫小玲在遇见“美”的路上,努力了10年。

在朋友眼中,这位“80后”小姐姐脸上总漾着笑意,聊天时不时抖包袱,让人轻松愉悦。如今的莫小玲独立、自信、幽默,总能带给身边人欢乐。可未工作前,她走过一段很长的“夜路”。

“妈妈怀着我6个月的时候还在油膏厂做事,每天要洗上千个碳肥袋,因为化学物质中毒,我一出生就是畸形儿。”莫小玲说,因为血管瘤压迫坐骨神经、三叉神经,导致她盆骨发育不良,小肚子以下几乎没什么知觉,脚板也有些变形。

莫小玲在长沙的培训机构参加美甲培训。

因为身体原因,莫小玲没念过书,母亲不想送她学技术,不敢对她有所期待,甚至不想让她步入社会,只希望保护好女儿,度过安稳的人生。直到16岁,莫小玲第一次去菜市场玩,路人盯着她打量,面对人们不一样的眼神,她也曾暗自发问:“为什么只有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不是多余的?”

由于身体缺陷,莫小玲19岁找工作时,面对老板质疑的眼神,她为此没少掉泪。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曾在槟榔厂、眼镜厂、粉末冶金厂打过工,也尝试创业搞编织,工作上却鲜有起色。直到有次被朋友介绍学美甲,她才在生活的裂缝里瞥见光的踪影。

身体的缺陷阻挡不了追梦的脚步。抱着对美的向往,莫小玲不顾母亲反对奔往朋友处学习美甲。为此,她每天拄着双拐爬5楼,再步行1公里去美甲店。从修形、打磨、贴甲片,再到彩绘、晕染、光疗延长,她先拿自己练手,左手给右手做美甲时,常常是抖着手涂完指甲。

一个多月后,揣着人生的第一桶金,莫小玲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工作没底薪,不包吃住,给顾客做指甲拿40%的提成,第二个月我就拿到1000多元工资。那时候只想赚钱独立,晚上11点多,拄着拐杖爬昏暗的楼梯,一点都不带怕的。”

在美甲行业磨砺5年后,莫小玲也萌生了开店梦想,虽然母亲承诺筹钱,她却不愿增加家人负担。结婚后,她回到老家,在一家KTV里摆个小板凳拉生意,或是提着工具箱流动摆摊,摆遍益阳大通湖区、南县、沅江等地。为了提升综合技能,她积极参加益阳市残联组织的创业培训,还赴广州、湖北等培训机构进修美业。

经过多年奋斗,莫小玲渐渐攒下一笔钱,积蓄10年的开店梦想再次被点燃。2017年,莫小玲与人合伙在资阳区桥北步行街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主营美甲、美睫、纹绣、面部护理等。店面虽只有40多平方米,但却是她花了一年多才寻到的宝地。她开心地说,“这里人流量多,租金能够承受。最要紧的是有厕所,方便很多。”

守业更比创业难,莫小玲开店一年多生意平平,2019年因经营理念分歧,合伙人撤资,使经营一度陷入窘境。年底,单干的莫小玲还遇上疫情,最糟糕时整整一星期没有顾客上门。为了引流,她入驻美团,开展“拓客卡”优惠活动,注册抖音、微信视频号进行宣传,逐渐积攒人气。

莫小玲坚信,宣传只是营销方式,只有把每一个进店的客人服务好,才会有回头客。经过5年打拼,她吸引VIP客户600余人,带出徒弟25人,多次在湖南省级美甲比赛中获奖。“以前别人盯着我看,我觉得他肯定在嘲笑我。现在,我觉得他可能只是好奇。接触社会这么多年,我看世界的心态不一样了,心中有美,得到的就是阳光的结果。”

莫小玲说,小时候母亲担心自己被嘲笑、欺负,从未想过让她工作、结婚,但她骨子里有股野心,不甘于波澜不惊的生活,觉得正常人能做的,自己也不能落后,从决定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那天起,她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悄然在转变。

慢慢地,莫小玲接触到残疾朋友的圈子,她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特别”的人。看到有的残疾朋友躺在床上,仅剩两根手指和脑袋能活动,却通过做微商自食其力,莫小玲第一次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益阳市残联帮她申请了残补,小店经营也已步入正轨,自己还有圆满的三口之家作后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曾走过“夜路”的莫小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残疾朋友走出狭小的内心。“人只要不懒,就能赚到钱。”“你来跟我学美甲吧,上手很快的。”在她的乐观心态影响下,一名盲人朋友学习盲人按摩,不少残疾朋友学习美甲,解决了生活之忧。

残疾人创业故事,每次益阳市残联开展助残公益活动,哪怕要耽误几天生意,莫小玲也踊跃参加,用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传递正能量。她还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小店每天都忙不赢,让更多女孩遇见美和自信。有余力,能再开上两家分店。”(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74.html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的相关文章

搭上“共同富裕”快车!这些残疾人成了“创业带头人”

搭上“共同富裕”快车!这些残疾人成了“创业带头人”

残疾人创业故事: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其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培树了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直位居江苏全省前列的常州市,安置残疾人就业达1.7万余人,占就...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重庆八马茶业龙头寺店内,牟丹和王艳端坐在茶台前,与顾客有说有笑,一同品味老白茶的清甜。姐妹俩都是重庆人,行事风风火火,从事茶行业十余载,让她们多了几分温润与从容。小小的茶叶托起了两个90后姑娘的创业梦,如今,她们在重庆管理着4家茶店、20余人的团队。从茶艺师到创业者,金色茶汤的浮光掠影里,也有她们苦...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视频直播创业故事,大学毕业“杭漂”四年,在积累了一定的视频拍摄经验后,他决定返乡创业,成立农业公司。利用“直播+短视频”模式尝试销售家乡的土特农产品。在拓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增收,他就是徐州市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90后”人大代表宋超。一、返乡创业他做起了“带货”主播“这是...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

从广州到盘州:“90后”小伙返乡创业开网店日均卖出1500单

从广州到盘州:“90后”小伙返乡创业开网店日均卖出1500单

创业故事:“12个网店每天就能卖出1500单左右。”日前,初见盘州市玉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敖贵福时,他正在查看当天的电商销售情况。一旁的客服区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12名客服人员忙着解答客户咨询问题,门口的快递员正在抓紧揽货,将今天的订单发往全国各地。盘州市玉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敖贵福向记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