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年养蚕4个月 村民收入2万余元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3

8月4日,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东乐村,最高气温突破36℃,连片的桑田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翠绿。

“今年蚕茧价格高,上一季每公斤58.5元,我一共卖了7000多元。”站在自家院坝里,村民黄德淑向记者算起收入账,“一年我可以养4季,光是养蚕今年就有2万多元收入。”

像黄德淑这样的蚕农在东山镇还有很多,作为乐至县打造现代蚕桑产业园的核心示范区,东山镇现有桑园1.2万亩、桑树780余万株,养蚕户2356户,年产茧23.8万公斤。近年来,当地强化优质蚕桑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园区、兴产业,带动桑黄菌、丝绵被等蚕桑资源加工蓬勃发展、蚕桑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2020年,东山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74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

村民算收入账

蚕茧一季就卖了7000多元

从乐至城区出发,沿国道319行驶约20分钟,便能到达东乐村。

黄德淑的家正好在公路旁,不远处是她家的桑树田。“小时候家里面就一直在养蚕,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养蚕。”说起养蚕,今年56岁的黄德淑滔滔不绝,她已从事这项工作30多年。

在黄德淑的眼里,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益大的“好门路”。为什么这样说?黄德淑算了一笔账:上一季,她花100多元购买了两张蚕卵纸,经过20多天的培育,小蚕最终形成蚕茧,“今年蚕茧价格高,每公斤能卖58.5元,我一季就卖了7000多元。”

每年的5月到9月,黄德淑一共能养4季蚕,按今年这个价格,她有2万多元的收入。“赚的还是辛苦钱。”黄德淑一边说一边指向桑田,“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摘桑叶,摘回来喂蚕还要注意不能有任何污染。”

尽管辛苦,但黄德淑却很满足。“在农村,我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收入,很不错了。”她特别提到,除了在家里养蚕,她还在村上的养蚕家庭农场务工,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

大园区+小业主

业主“拎包入住”产业园

乐至是陈毅元帅的故乡,有“帅乡”的美誉。当地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土质宜种性广,特别适宜发展蚕桑业,其养蚕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1959年,陈毅元帅回乡视察时,看见家乡蚕桑文化兴盛、蚕桑产业发达,欣然赋诗《冬夜杂咏·故乡》:“公社遍故乡,到处是桑园。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然而以前乐至村民养蚕都是“各自为阵”,技术落后,难成规模。经过调研,一个现代蚕桑产业园的设想开始在当地谋篇。

东山镇党委书记全陆介绍,当地建立了“园区+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引进红旗丝厂、丝绸之路等4家企业入驻现代蚕桑产业园,以“大园区+小业主”、“返租倒包”等模式带动发展蚕桑家庭农场、大学生创业主体、农家乐等新型经营主体。黄德淑务工的阿文蚕桑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进来的时候,蚕房这些都是盖好了的,相当于‘拎包入住。’”阿文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梁能文说,他在东乐村承包了60多亩地,每年能养5季蚕,“所有的蚕茧统一收购,不愁销路,今年大概有30多万元的收入。”

此外,梁能文还发展起小蚕共育室,雇佣周边村民到农场务工,一年共计要给村民发8万-9万元的工资。

打造“乐至样板”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在离东山镇东乐村不远的方广村,旺亿生态园的周苹苹正忙着制作蚕丝被,晶莹剔透的蚕丝在她的轻轻拨动下变得蓬松起来。

“小时候家里就在养蚕,栽桑养蚕的成本相对较低,乐至又是蚕桑大县,养蚕的前景很好。”周苹苹介绍,2015年,她与丈夫决定回乡创业。一个小院,一间蚕房,搭起了夫妻俩的蚕桑梦。

如今,旺亿生态园内种植了300余亩桑树以及80亩水果,同时开发出蚕丝被、桑叶茶、桑葚酒、桑枝食用菌等各类产品。这个优质的观光旅游打卡地,成为乐至蚕桑产业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我们将结合乐至‘中国桑都’建设规划,以‘桑田公社’建设为载体,规划在核心区建设规范化现代蚕桑全要素集成新园区1.2万亩。”乐至县蚕桑局副局长罗红琼介绍,乐至将以东山镇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打造“乐归桑田游憩环”,串联智慧蚕桑示范区、种养循环功能区、东山蚕丝主题小镇、桑梓原乡文化传承区、蚕桑农旅融合发展区5个产业板块。

同时,通过升级蚕桑技术、丰富乡村产业、植入蚕桑文化,构建一个“蚕桑+文旅+农创”的乡村桑梓文化体验休闲区。“我们将力争通过5年时间,建成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蚕桑产业强镇‘乐至样板’。”罗红琼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47.html

“一年养蚕4个月 村民收入2万余元” 的相关文章

女大学生刘玉红创业跨境电商逆势飞扬

女大学生刘玉红创业跨境电商逆势飞扬

大学生创业故事:衡阳市,蒸湘区政府领导到“荣鑫达”公司调研大学生创业工作。2022年10月9日下午,在衡阳市蒸湘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湖南荣鑫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红在电脑上给我们看了一条来自美国的邮件,翻译过来的中文意思是:您是我们准备支付首期预付款的公司,合同在走流程,我会随时通知您。祝您快乐!...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创业故事: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创业故事:发传单、端盘子、打扫公厕、小区保安……马上大三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亮,兼职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男孩子提前吃吃苦,多闯荡、多磨砺,挺好的”。而最让他幸福的工作是“养鹦鹉”——从2010年开始,他随叔叔开始接触鹦鹉,已经有12年。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忙到晚上11点,喂鸟、...

如今有5个项目农村市场空白,是农民发家的好机会

如今有5个项目农村市场空白,是农民发家的好机会

农村创业适合从事的门路有哪些呢?其实农村有很多行业都还比较空白,发展的机遇很大,仔细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有以下这些项目,农村很多地方都还没有,也是商业的发展趋势,青年人回乡创业的潜力是非常看好的。1,老年人产品的生活馆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时代,在农村服务老年人的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大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在贵州省岑巩县,一些有志青年怀揣青春梦想,在家乡带头发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80后青年张顺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年他靠发展蛋鸡产业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奔向好“钱”程。在岑巩县凯本镇芭蕉冲保览组,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俨如世外桃源。在这个寨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张顺江的蛋鸡养殖...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