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台商长沙打造特色甜品:冀借力“网红城市”拓商机

2023-01-18创业故事90

在湖南长沙五一广场的一家甜品店内,朱宸锋和两位合伙人热情地招呼客人。“我们店的主要客源是年轻群体,尤其是女性,她们对台湾甜品简直不能拒绝。”朱宸锋说。

今年45岁的朱宸锋,来大陆前就在台湾投资房地产和烘焙店,事业小有成就。2019年初,受在某商场任总经理的好友邀请,朱宸锋和两位合伙人许善森、许善富来长沙寻找投资项目。

“当时我就住在五一商圈,那几天长沙非常湿冷,但仍有许多年轻人在这里逛街、购物。”出于好奇,朱宸锋三人决定在长沙多停留一段时间。其间,他们发现长沙的外地游客较多,消费活力很足;房价相对较低,配套设施完善,比较适合创业和生活。一番考察后,三人决定留在长沙创业开甜品店。

朱宸锋和两位合伙人许善森、许善富共同创业。

“我自己本来就在台湾开烘焙店,几个合伙人也都会做甜品。”朱宸锋介绍,2019年6月,他们的第一家甜品店在五一广场开业。

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朱宸锋印象深刻。“当时,我揣着资料带着台胞证去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半个小时就下证了,这速度超乎我的想象。”朱宸锋说,后来办理食品安全许可证同样迅速,他只跑了一次证就办下来了。

朱宸锋将甜品店取名“霜月堂”。好吃、好看、健康,是他们给店面的定位;草莓提拉米苏、芋泥舒芙蕾、红鹤火龙果等甜品能迅速征服民众味蕾的背后,是他们对于食材的坚持。

朱宸锋介绍,以冰品为例,食材取自新鲜水果和牛奶,无任何添加剂。为保证冰品及时供应,他们专门在长沙城北开设了一家工厂,用独特的冰砖技术制作冰品。“我们的冰品既有口味又能消暑解渴,而且不会对喉咙有过多刺激。甜度上我们也因地制宜,会比在台湾时调得略淡一点。”

开业后甜品店生意火爆,72平方米的店面高峰时排队100多桌。随后的疫情让甜品店遭受重创的同时,也让朱宸锋感受到长沙这座城市的温度。2020年,商场主动为店面减免了两个月的租金。去年,他们又开了一家新店,面积是第一家店的近两倍,目前生意稳定。

“长沙是一座网红城市,培育了文和友、茶颜悦色等一些非常知名的本土品牌,我们也想跟上它们的脚步,让更多游客和市民吃到我们的甜品。”朱宸锋表示,希望借力“网红城市”顺势而为,争取每年开设一到两家新店,与长沙共同发展。

来湖南创业三年,朱宸锋他们已爱上长沙这座火辣的城市。如今,三人不但吃得惯湘菜,还经常自己下厨,辣椒炒肉、剁椒鱼头可以说是信手拈来。“长沙创业氛围浓厚,人们热情好客,我们真的很喜欢这里。”朱宸锋说。

正值暑期,朱宸锋三人计划将妻儿接来长沙,度过一个美妙愉快的假期。“我们会一直留在湖南,也希望家人朋友多来大陆看看,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09.html

“台商长沙打造特色甜品:冀借力“网红城市”拓商机” 的相关文章

宁陵90后夫妻回乡养羊创业

宁陵90后夫妻回乡养羊创业

10年前,房海传大学毕业返回家乡创业,和妻子赵晓倩一起搞养殖,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今,在宁陵县逻岗镇和庄一片杨树掩映下,棚舍中养着600多只波尔山羊。“这几间简易房就是我们一家的生活区,生活条件很简陋。这三条狗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日夜守护着羊圈。”32岁的房海传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但讲起了他的创业...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我能在家门口上班,全靠村里的养鸽带头人钟声亮。”温州平阳县鳌江镇书阁村村民谢春绿说,在养鸽场上班后,她的收入较之前高了很多。谢春绿,以及她口中的钟声亮,他们的致富都跟养鸽有关,而这样的人在温州有不少。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市出栏肉鸽300多万只。在瑞安、平阳、乐清等县(市)已形...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作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是这样开始的:12月1日早上六点多,他从美国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香港,然后驾车途经港珠澳大桥去往珠海,忙到晚上8:15,他又到机场,要赶8:45的飞机,回北京参加12月2日上午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因为这趟航班晚点半小时,他得空在...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很多人认为,基围虾一般在海水中养殖。如今,在五通桥区冠英镇,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带着深耕农业的情怀,历经3年实践与摸索,在70余亩的虾塘里成功养殖基围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的“海货”鲜活地走进乐山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效益也十分可观。旺季捕虾忙 味美销路畅“四川能产基围虾?”“吹牛哦?四川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