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养龟小伙一只龟卖百万,如今身家过亿

2023-01-19创业故事41

一只龟卖100万,如今身价过亿,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位小伙名为单凯,江苏宿迁人,他在养龟前是一位年入千万的服装老板,2012年他却要放弃服装生意转行去养龟。

究竟是怎样的乌龟能价值百万,他又是怎么靠养龟走上了人生巅峰的呢?本期就带你认识这位养龟小伙——单凯。

2002年单凯带着一腔热血与50多万的积蓄来到深圳打拼,刚到深圳的他,做着小本的服装生意,随着服装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建服装厂,每次衣服有新品他都去学习。

靠服装生意每年能有千万收入,这总算是让他在深圳立住了脚,本以为一切都能顺风顺水开展的时候,他却放弃了自己的服装厂,一门心思要去养乌龟。这不仅让员工不能理解,甚至自己的家人也都不能理解,觉得他是不是有钱就开始飘了。

他的这个想法源自于一次偶然的饭局,单凯的朋友来自各行各业。这次吃饭,他听到朋友说有一种乌龟特别贵,饭店里拿来煲汤,一只就要卖到五六万。

作为生意人的单凯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兴奋又激动,于是便多番询问,最终得知这种乌龟叫金钱龟,金钱龟有金钱归来的寓意,价格堪比黄金。

这种乌龟到底有什么不同,能卖这么贵,单凯怀着好奇心去寻找金钱龟的养殖户,到了养殖户那里,他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金钱龟,经了解得知金钱龟浑身是宝,它的肉质鲜美,煲汤大补,因此成为有钱人的美食。

而且金钱龟不仅能作为美食,它还是名贵的中药,龟甲、肉、皮、内脏,血都能入药,真是浑身长满了金钱。这也是他下定决心要养金钱龟的原因。

单凯不顾家人反对,拿出了100多万,卖了深圳打拼下来的房子,毅然决然的投身到养龟行业,而服装厂的生意则全都交给妻子打理。他先是建养龟的园子,建好后开始买龟苗,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养龟大业。

然而,只养了一年多,他就将自己的金钱龟全部卖掉,这一行为彻底惹怒了家人,当初倾尽所有积蓄买来的乌龟怎么说不养就不养了?

原来,随着单凯对这个行业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他意识到金钱龟有很多龙头养殖户,他们不仅规模大,行业积累也比自己多,如果自己靠手里有限的资金去跟他们硬拼,不仅要花很多时间,胜算的几率也很小。

而单凯不想拿太多的时间去耗费,他想快速赚钱,快速把养龟事业做大做强。

那段时间单凯到处奔波,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居然盯上了一种用来通下水道的乌龟,这种乌龟浑身散发着臭味,被当地养殖户称为臭龟,这种龟全身黑色,学名为黑颈龟。在当地通常被用来通下水道。单凯为什么决定要养这种养殖户都不看好的黑颈龟呢?

因为他的这一举动,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冤大头。这也让别人认为他十分的好骗。然而接下来的操作让他坐稳了冤大头这一称呼。

深圳市大鹏新区有一位名叫郑焕明的黑颈龟养殖大户,单凯下定决心养殖黑颈龟,自然要去登门拜访。

他来到郑焕明的养殖基地转了一圈,当他看到一只黑颈龟的母龟时眼中放出了光,单凯想要买下这只母龟。而郑焕明则说,这是用来生小龟的母龟,不能卖。可单凯执意要买,郑焕明为了让单凯知难而退,狮子大开口直接开了个100万的价格,没想到的是,单凯却一口答应了。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郑焕明只好将这只母龟卖给单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最终单凯以76万的天价买下了这只母的黑颈龟。事情传出去后,当地的养殖户更加坚定了单凯是个冤大头。单凯不理会这些传言,他却有着自己的想法。

当地人养龟通常都是买小龟苗,等着乌龟长大后产蛋在孵出小龟苗,而从小龟苗到长大可以产蛋则需要五年多的时间,所以买小龟苗等他们长大在繁育下一代,时间成本巨大。

而单凯之所以花费大价钱买这只母龟,主要是看中了这只母龟好生养的能力,因为生育能力强的母龟买来就能产蛋,这样就缩短了乌龟的生长周期,比直接买小龟苗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所以单凯坚信,别人都是花时间赚钱,而自己是花钱赚时间。

果然花了七十多万买来的母龟没有让单凯失望。没过多久,这只母龟就产下了20多枚蛋。当时一只龟苗价格一万块,这一下就回本了20多万,单凯和郑焕明从那次生意做成后来往的更加密切。

单凯经常去对方养殖场买龟。有一次单凯在郑焕明的养殖场发现了三只特殊的黑颈龟,这三只黑颈龟生病了,而单凯却花了530万买下了这三只病龟,就是这三只病龟让单凯在行业里出尽了风头,当地养殖户认为之前花76万买了一只母龟已经很不可思议了,现在他又花530万买了三只病龟,这简直疯了。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在单凯的计划之中,单凯多次去找科研专家挖掘黑颈龟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经科学证明,黑颈龟的卵、尾胶,内脏骨头,都是极好的美容产品,黑颈龟的肉具有养心润肺,固肾补精的作用。这让当时许多养殖户意识到,原来黑颈龟不仅能通下水道,还有这么多价值,导致很多养殖户都去购买黑颈龟。

而这时养殖户也才反应过来.单海并不是冤大头,而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他用自己多次买黑颈龟的事件打开了黑颈龟的知名度。又先后找专家鉴定黑颈龟的作用,提升了黑颈龟的价值。

此时人们也意识到让黑颈龟去通下水道真是大材小用了,原来黑颈龟还有这么多价值。而商人受利益的驱动,大量养殖户争先购买黑颈龟,黑颈龟的市场也就彻底打开了。

就在大家都打算扎进黑颈龟养殖中,此时的单凯早就积累了大规模的黑颈龟。这时大家才发现,市场上大部分黑颈龟都在单凯手中。得到了大家认可的黑颈龟,龟苗的也涨到了两万元一只,而且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贵。

养殖户想用黑颈龟赚钱就不得不从单凯手里购买黑颈龟。此时的养殖户没人在说单凯是冤大头,也没有人在笑话他。而单凯也是靠之前购买的黑颈龟生的小龟苗狠狠的赚了一笔。

更加让人羡慕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单凯之前花530万买的三只病龟,在他的求医加悉心照料下痊愈了,也都开始产蛋。它们每次产蛋都能给单凯带来180万左右的收入。

养龟有成的单凯,在龟鳖养殖发展产业讨论会上,主动提出要做龟的深加工产品,把龟发挥更大价值,然而这一想法,让参会的养殖户都沉默了。明明是件好事,为何所有人都不开心了?

原来这个想法早就有很多人提出过。然而那些人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两点一是:做研究就要有资金,二是:就算研究出来效果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但单凯不服输的精神告诉自己,别人做不出来,自己一定要做到。

他多方考察最终找到了暨南大学药学院,单凯投入了大量资金和龟源,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发现了金钱龟多肽具有抗肿瘤的效果。这一发现让单凯看到了希望。

后续又研发了以龟为原料的龟仙茶和面膜,刚上市三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260多万。同年他的龟以及龟的深加工产品一共销售了6000多万。而现在他的乌龟养殖场也直接达到了1.8亿的营收。

最终,单凯成功了,而他的成功源自于自己对商机的把握,加上自己敢想敢干的性格。决定去做了就要不轻言放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31.html

“养龟小伙一只龟卖百万,如今身家过亿” 的相关文章

河源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200户村民一起种茶致富

河源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200户村民一起种茶致富

茶山酣晴日,正值采茶时。近日,东源县柳城镇石侧村半嶂山上,云雾缭绕,仿如仙境。山上的茶树宛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如诗如画。“现在茶园共有1200亩,去年11月已经进行了修剪,今年春茶产量应该不错。”河源柳上美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柳上美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凤说,公司采取“公司+基...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刘志鹏身份: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他的故事“95”后回乡养殖小龙虾 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刘志鹏是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沙市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示范培育班学员,乔口商会工商联执委,乔口田心坪村扶贫产业指导员,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2021年,他被评...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