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安徽泗县:茄子成就创业梦 脱贫致富勇担当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2

12月8日,披着冬日的暖阳,走进泗县草庙镇魏圩村日光式蔬菜大棚的扶贫基地里,只见紫红饱满的茄子挂满枝头,工人们有的锄草、有的摘果、有的施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虽然我颜值不高,但是我希望我种植出来的茄子颜值要高,表面不仅光滑而且外形饱满细长。”眼看到了收货的季节,看着挂着一个个紫灯笼,宋则利憨厚的笑着说道,在创业育苗的初期,他就格外注意对茄子外观及口感培育标准。“我是我们蔬菜扶贫基地了里第一个茄子的种植户,杨茄子俩要求,一个是品种好,另一个是嫁接技术水平高。”

宋则利,今年55岁,妻子早逝,家中还有残疾的母亲和刚刚步入社会的儿子。曾经,一家人靠着家中几亩薄田,一年收入仅够温饱。2014年该户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好政策的帮扶下,一家人凭借不服输的性子,靠着勤劳和努力过上好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该户年收入3万多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同年,魏圩村确立了“以蔬菜种植为抓手,以发展蔬菜大棚为突破口”的产业扶贫思路,划出22亩地,搭建了8个蔬菜大棚,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引导贫困户改变种植结构。“我有手有脚能吃苦,承包大棚,说不定就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脱贫不是终点,脑筋活络的宋则利,决心抢抓机遇干出一番作为,转身又走上了特色种植这条致富路。

创新思路谋产业,脱贫致富勇担当。在蔬菜大棚都种植西红柿的情况下,宋则利觉得如果想要市场宽广,就要发展种植不一样的蔬菜,于是,宋则利成了第一个敢于种植茄子的开拓者。

“茄子这个东西它不能见风,不能见光,不好伺候。”宋则利说,由于经验不足,初次育苗的成活率百分之六七十。不服输的他又是看书又是学视频、问专家,经过摸索和学习,补了两次苗以后,育苗成活率接近了百分之九十。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则利整天忙碌在地里,防病虫害,干了浇水、涝了排水,日复一日,直至看到了一颗颗茄子树上挂满了牛角一样的茄子,他知道他成功了。“三两天后准备采收今年的第一批茄子,预估3000斤,按照市场价,收入少说也大几千。”宋则利满怀欣喜地说道,茄子清热解暑、降脂降压、抗衰老,还未上市已经订单不断,自己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要脱贫奔小康,培养群众中的领头雁是重中之重。”魏圩村扶贫专干魏冠龙介绍道,如今,宋则利不仅自己实现脱贫致富,还给当地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镇村大力鼓励扶持像宋则利一样踏实勤恳的贫困户做典范,希望通过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财富。”(杨秋秋 张晶晶)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42.html

“安徽泗县:茄子成就创业梦 脱贫致富勇担当” 的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刘永杰创业两年公司估值5000万

90后大学生刘永杰创业两年公司估值5000万

90后创业故事:忠告创业非人人适合 巧的是父母只想其做公务员“这真是太神奇了!”23岁的刘永杰自己都没料到,他创办的“比逗”公司会成为今年公务员省考的申论考题,并在第二天(4月24日)登上《广州日报》的头版。两年前,还是华工大三学生的刘永杰同七个小伙伴通过校园众筹招股的方式,募集100万元,开始了创...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女性创业故事:7日,“十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一大早,位于“京南明珠”河北省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内已是熙熙攘攘。“恰逢小长假,又是换季卖货高峰期,有新顾客刚下的订单,也有老顾客要发走的货,这一早我一会儿都没闲着。”商贸城内,欧格经典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娟在店里一边理货一边说。图为永定城·...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名人创业故事:作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是这样开始的:12月1日早上六点多,他从美国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香港,然后驾车途经港珠澳大桥去往珠海,忙到晚上8:15,他又到机场,要赶8:45的飞机,回北京参加12月2日上午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因为这趟航班晚点半...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通过一个个初创者的故事,看这座青春之岛如何培育和孵化这些新生力量,观这座城市能否给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个留下来扎根的理由。我们走进青岛拓界建筑设计...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创业故事,“真倒霉,这年要亏大发了。还有三四十万株卖不出去,再过半个月就过了栽种节气了。”去年3月初,记者初次见到钟海扬时,他面对着一大棚子滞销的百香果苗垂头丧气地说。钟海扬是闽西长汀县南山镇的一位百香果农,官坊农场得心生物科技百香果育苗基地负责人。了解他的人知道,近几年,在他发展百香果育苗产业的创...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女,48岁,南京大学博士、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现任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从蚯蚓身上看到商机的人并不多。法月萍就是其中一个,发现商机的她放弃了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