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个残疾女孩的励志故事: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

2023-02-13创业故事28

莫小玲在长沙的培训机构参加美甲培训。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网益阳5月30日电 (付敬懿 刘美玲)13岁前,她几乎不出家门;16岁,她第一次逛菜市场,异样的眼神让人崩溃;32岁,她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经营5年实现月入过万。因为双脚一级肢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清水潭村的莫小玲在遇见“美”的路上,努力了10年。

在朋友眼中,这位“80后”小姐姐脸上总漾着笑意,聊天时不时抖包袱,让人轻松愉悦。如今的莫小玲独立、自信、幽默,总能带给身边人欢乐。可未工作前,她走过一段很长的“夜路”。

“妈妈怀着我6个月的时候还在油膏厂做事,每天要洗上千个碳肥袋,因为化学物质中毒,我一出生就是畸形儿。”莫小玲说,因为血管瘤压迫坐骨神经、三叉神经,导致她盆骨发育不良,小肚子以下几乎没什么知觉,脚板也有些变形。

因为身体原因,莫小玲没念过书,母亲不想送她学技术,不敢对她有所期待,甚至不想让她步入社会,只希望保护好女儿,度过安稳的人生。直到16岁,莫小玲第一次去菜市场玩,路人盯着她打量,面对人们不一样的眼神,她也曾暗自发问:“为什么只有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不是多余的?”

由于身体缺陷,莫小玲19岁找工作时,面对老板质疑的眼神,她为此没少掉泪。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曾在槟榔厂、眼镜厂、粉末冶金厂打过工,也尝试创业搞编织,工作上却鲜有起色。直到有次被朋友介绍学美甲,她才在生活的裂缝里瞥见光的踪影。

身体的缺陷阻挡不了追梦的脚步。抱着对美的向往,莫小玲不顾母亲反对奔往朋友处学习美甲。为此,她每天拄着双拐爬5楼,再步行1公里去美甲店。从修形、打磨、贴甲片,再到彩绘、晕染、光疗延长,她先拿自己练手,左手给右手做美甲时,常常是抖着手涂完指甲。

一个多月后,揣着人生的第一桶金,莫小玲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工作没底薪,不包吃住,给顾客做指甲拿40%的提成,第二个月我就拿到1000多元工资。那时候只想赚钱独立,晚上11点多,拄着拐杖爬昏暗的楼梯,一点都不带怕的。”

在美甲行业磨砺5年后,莫小玲也萌生了开店梦想,虽然母亲承诺筹钱,她却不愿增加家人负担。结婚后,她回到老家,在一家KTV里摆个小板凳拉生意,或是提着工具箱流动摆摊,摆遍益阳大通湖区、南县、沅江等地。为了提升综合技能,她积极参加益阳市残联组织的创业培训,还赴广州、湖北等培训机构进修美业。

经过多年奋斗,莫小玲渐渐攒下一笔钱,积蓄10年的开店梦想再次被点燃。2017年,莫小玲与人合伙在资阳区桥北步行街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主营美甲、美睫、纹绣、面部护理等。店面虽只有40多平方米,但却是她花了一年多才寻到的宝地。她开心地说,“这里人流量多,租金能够承受。最要紧的是有厕所,方便很多。”

守业更比创业难,莫小玲开店一年多生意平平,2019年因经营理念分歧,合伙人撤资,使经营一度陷入窘境。年底,单干的莫小玲还遇上疫情,最糟糕时整整一星期没有顾客上门。为了引流,她入驻美团,开展“拓客卡”优惠活动,注册抖音、微信视频号进行宣传,逐渐积攒人气。

莫小玲坚信,宣传只是营销方式,只有把每一个进店的客人服务好,才会有回头客。经过5年打拼,她吸引VIP客户600余人,带出徒弟25人,多次在湖南省级美甲比赛中获奖。“以前别人盯着我看,我觉得他肯定在嘲笑我。现在,我觉得他可能只是好奇。接触社会这么多年,我看世界的心态不一样了,心中有美,得到的就是阳光的结果。”

莫小玲说,小时候母亲担心自己被嘲笑、欺负,从未想过让她工作、结婚,但她骨子里有股野心,不甘于波澜不惊的生活,觉得正常人能做的,自己也不能落后,从决定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那天起,她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悄然在转变。

慢慢地,莫小玲接触到残疾朋友的圈子,她才知道原来身边还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特别”的人。看到有的残疾朋友躺在床上,仅剩两根手指和脑袋能活动,却通过做微商自食其力,莫小玲第一次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益阳市残联帮她申请了残补,小店经营也已步入正轨,自己还有圆满的三口之家作后盾。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曾走过“夜路”的莫小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残疾朋友走出狭小的内心。“人只要不懒,就能赚到钱。”“你来跟我学美甲吧,上手很快的。”在她的乐观心态影响下,一名盲人朋友学习盲人按摩,不少残疾朋友学习美甲,解决了生活之忧。

每次益阳市残联开展助残公益活动,哪怕要耽误几天生意,莫小玲也踊跃参加,用自己的创业心路历程传递正能量。她还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小店每天都忙不赢,让更多女孩遇见美和自信。有余力,能再开上两家分店。”(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660.html

“一个残疾女孩的励志故事: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浙江温州轮椅上的创业者:十余年帮助残疾人致富

浙江温州轮椅上的创业者:十余年帮助残疾人致富

这几天,杜志文正在帮助一位残疾员工办理社保手续。作为一名轮椅上的创业者,这是他忙碌生活的日常状态——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帮助更多残疾人增收致富,这条路他已走了10余年。1971年,杜志文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岩一村的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失去正常行走能力。...

搭上“共同富裕”快车!这些残疾人成了“创业带头人”

搭上“共同富裕”快车!这些残疾人成了“创业带头人”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其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培树了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直位居江苏全省前列的常州市,安置残疾人就业达1.7万余人,占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总...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今年初,一张戴墨镜的照片让“猫头鹰男”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创建的女性护理品牌“护你妹”也随之进入消费者视野。这并非姚哲男第一次尝试创业。对他而言,在英国的8年远非“留学”二字能够概括。用“护你妹”需要品牌智慧姚哲男(左)与同事欲打造与众不同的卫生巾。一起物色创业项目的哥们儿,第一...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除了吃、做饲料,玉米还能用来做什么?在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学生张焱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盘的“文玩玉米”。可以盘的“文玩玉米”。这种玉米个头小巧,但颜色丰富、颗粒饱满、玉润通透。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一个个精致的文玩挂件就做成了。1989年出生的张焱毕业于山西农...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半是会走上艺术这...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95后小伙创业做“另类”汉服遭网暴,成功逆袭收获海外粉丝

“我注定成不了一个商人,只能做一个设计师。”在和陈际州聊天的过程中,他反反复复念叨着这句话。1996年出生的陈际州在20岁的时候从国外辍学回国创业,带着和传统汉服完全不一样的设计理念闯入汉服圈,在淘宝上运营着他的原创汉服设计品牌。在经历了创业过程中该有的和不该有的挫折后,如今陈际州的汉服在淘宝上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