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7

创业故事:近年来,全国花店数量增加很快,竞争日趋激烈,花店经营者普遍认为生意难做。据调查,每个城市只有约20%的花店生意红火。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位花店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赵小进就是众多花店老板之一,今年四十多岁,东阳人,人高马大,一脸干练、沉稳,坐在堆满鲜花的办公室里,显得很有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共有1000多家鲜花店,上规模的大概有100多家,竞争比较激烈,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能够赚钱。赵小进经营的“梦湖花艺”,不仅赚钱,日子还挺好过。

最重要的一招,是赵小进从19年开始,逐渐构建了一个巨大的鲜花速递网络——遍布全球180个国家55000多个城市,其中包括国内580个城市。目前,花店的国际业务占40%,异地业务占35%,杭州本地业务只占25%。此外,赵小进还有个“绝招”——不仅能从报纸中读出花店的流行趋势,还能“看”出业务,因此把1万朵菊花卖给了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一、花店老板忙着建“网络”

1990年,赵小进从浙江大学园艺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1992年,赶上全国经商热潮,赵小进放弃令旁人羡慕的职业也下了海。他花了2万元,在杭州湖滨路上租了个十几平方米的传达室,开起花店——当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170元,2万元可是“大手笔”了。“生意出奇地好,来买花的人络绎不绝。”从1993年到19年,花店从湖滨路开到中山路、解放路,赵小进说是“一年开一家分店”。

19年,“梦湖花艺”的鲜花订单已经可以送达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可越来越多客户要求异地送花的地点,远远超出了赵小进的想象:“可能很多浙江人在外地做生意,就连新疆、都有不少订单。我心想,机会来了。”

于是,在接下去的几年时间里,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开始大规模地“开疆辟土”建立自己的鲜花配送网络。他亲自考察了全国几百个大中小城市,并通过中国花协零售业分会,先后与全国580个城市中较好的鲜花店签订了异地送花协议。几乎是同时,他还看准了全球范围内最具实力的国际送花组织之一国际花商联,并递交了会员申请。经过几年的审核、资质考察,赵小进终于在2001年底拿到了国际花商联的会员资格代号,成为遍布全球180个国家55000多个城市鲜花速递网络的一员——目前,浙江只有2家花店获得其会员资格。“他们的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赵小进有些得意地告诉记者:“那几年,生意额每年都大幅增加。我简直乐坏了,拼命加大宣传。有一次,我甚至接到一个上海客人的传真订单,要求我们送花到上海某地。”

“不过,异地送花利润没想的那么高。每份订单,我要和合作的花店平分利润。”赵小进坦言,自己看重的是这个送花的渠道,以及里面蕴含的无限业务前景。他翻开一份10月5日从来的订单,客人要求10月7日将一份鲜花送达滨江区某科技公司。“我将包装精美的鲜花及时送到那家公司。他们非常满意,和我签订了长期的鲜花业务,包括每日室内花艺、鲜花速递等。”

二、看报纸“看”出生意

网上订花为花店经营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渠道,渐渐被很多花店看好。但是经营网络花店也有很多难以诉说的苦恼。比如,网络订单数量不稳定就让花店头疼不已:有时候(例如情人节)一天单子多得接不完,但更多时候好几天一张单子都接不到,平均下来,花店每天能接一张网络订单就很不错了。

“我常常在琢磨,谁在买花、送给谁。”在赵小进看来,薄利的鲜花店经不起“空白时间”,最好“时刻都有订单”,因此就要用最少的钱准确提高业务量。十几年来,他把可能大量用到鲜花的机构单位分成十几大类,逐一“攻破”。

“比如看见世贸中心,我估计了一下,大概一年要用5万元的鲜花,我就要尽力争取到1万~2万元的份额。一个高档写字楼有10~20个单位,联系都是公开的,逢年过节最需要用鲜花的时候我就把自己‘送’上门去,肯定大受欢迎。”

据赵小进介绍,花店一年的营业额在1000万元左右,利润率保持在10%以上。

“一般的花店老板整天忙着照看鲜花店面,送花进花,而我忙着看报纸,多的时候每天要看十几份。”赵小进翻开七八本十几厘米厚的大本剪报,里面每张照片、每段文字都与鲜花有关。

“报纸能看出什么?看出业务,看出行情。”

2006年1月,赵小进看见报纸上有说,张艺谋在横店开拍的新片定名为《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将用一万朵菊花作为背景。别人可能只是惊叹的华丽,而赵小进马上敏感地捕捉到商机。他让专门负责鲜花批发的姐姐第一时间联系剧组,一举拿下这笔业务。

“我从报上‘看’来的业务还真不少,比如,一则启示说哪个公司乔迁了,其实就是一个商机。很简单:原来它可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买花,搬迁了就不方便了。这时候上门谈业务,一谈一个准。”

三、想坐在写字楼开花店

赵小进很善于从报纸上看出鲜花的行情和趋势,使花店始终和国际流行同步。赵小进的剪报集中,有一张孩子早逝、欧洲父母用满车的玫瑰为孩子送行的照片,他马上活学活用:“谁说玫瑰只适合送情人?一位顾客的妻子不幸去世,他就听从了我的意见,用199朵玫瑰表达自己深沉的爱和悲痛。”在另一张照片里,英国女王手拿一小束玫瑰向群众招手示意。“国际鲜花包装流行简约,中国人还喜欢复杂、品种多的鲜花包装,以后会慢慢转变的。”

“现代通讯这么发达,花店做到最后其实就是做渠道。”渐渐明白这一点,赵小进关掉了几家分店,只留下一个总店和几个办事处。他兴致勃勃地想象着:将来某一天,自己也能像发达国家的鲜花店集团一样,坐在写字楼里,靠电话、传真和电脑指挥“卖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75.html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的相关文章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在物质丰富的生活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开始越来越追求空间宜居、环境更加和谐有序,由此一个全新的职业──整理师应运而生。2021年,国家人社部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更是增设了“整理收纳师”工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整理师行业。36岁的高婷就是其中一员。今年5月,高婷辞去了知名家居用品公司研发经...

从广州到盘州:“90后”小伙返乡创业开网店日均卖出1500单

从广州到盘州:“90后”小伙返乡创业开网店日均卖出1500单

创业故事:“12个网店每天就能卖出1500单左右。”日前,初见盘州市玉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敖贵福时,他正在查看当天的电商销售情况。一旁的客服区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12名客服人员忙着解答客户咨询问题,门口的快递员正在抓紧揽货,将今天的订单发往全国各地。盘州市玉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敖贵福向记者介...

樱桃大王白智勇:30万亩的创业梦

樱桃大王白智勇:30万亩的创业梦

“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古籍《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了“土”字的含义,原初“土”字并不带有现在“土包子”等蔑视讥讽之意,更多的则是朴厚的涵义。黑马哥意欲用“土老板”一词来形容这样一批创业者,他们通常出身于农村,也植根于农村。他们从事的事业常常是“土生意”,没...

陶连杰:爱上泥土味的“90后”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

陶连杰:爱上泥土味的“90后”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

今年26岁的陶连杰,2016年放弃都市高薪工作,来到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和泥土打交道。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干劲儿,从对蔬菜种植技术的一窍不通,成长为如今的种植技术能手,陶连杰在泥土中一步步书写自己的创业故事。陶连杰移栽玉米苗放弃高薪工作“转岗”种菜这段时间,陶连杰非常忙碌,他正带着村民们在基地里移栽辣...

90后小伙立志做北京“红娘”天花板:坐拥4万会员20余单身群

90后小伙立志做北京“红娘”天花板:坐拥4万会员20余单身群

青春派面孔大超年龄:29岁身份:单身俱乐部运营人他的故事辞去公职经营起一家单身俱乐部每天婚恋VIP客户咨询预约量爆满,春节前半个月内已排满十场单身派对活动……作为一家单身俱乐部的运营人,大超用2年左右时间,成功当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红娘”。“总体咨询量比前一段时间成倍增加,但我一天最多接四个,平均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