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0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

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

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与研究,再次做起了科研老本行。

在研究院工作一年后,他重返校园,开启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师从哈佛大学教授、四院院士David Weitz(大卫·韦茨)——杰出的科学家、世界微流控领域的奠基人,主攻微流控领域研究。读博期间,裴颢负责参与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和各大公司的多个科研项目,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拥有美国医疗机械专利一项,并带头开展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发。

彼时,国内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已吸引了不少裴颢的同学回国,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因此,在潜心科研的同时,裴颢也在密切关注着国内相关领域的行业发展。他在哈佛创办了风险投资俱乐部(Venture Club),主动去接触不同类型的创业人士,并邀请他们来给同学们讲座。

这些经历让裴颢早早就对基金运作模式、新型投资方式有了系统认知。临近博士毕业时,恰逢导师有合适的项目,裴颢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人才团队和资本运作经验,创业可谓是水到渠成。

学有所成 归国创业

2019年,国内单细胞测序科研服务市场开始有起色,但几乎被全球头部企业垄断,高昂的费用成为国内单细胞研究的巨大阻碍。学有所成、心系祖国的裴颢,决定通过融合中西方思想和技术推动该领域发展,毅然决定回国创业。

回国,落在何处?事实上,在落户乌镇之前,很多地方都向墨卓生物抛出了橄榄枝。

“乌镇院士之家”是浙江省第一批、嘉兴首家省级“院士之家”,作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大卫·韦茨正是“进家”院士之一。老师选择了这里,令裴颢决定在嘉兴落地创业的想法更加坚定。

2020年8月,经乌镇院士智慧谷引进,墨卓生物注册落户桐乡乌镇,作为单细胞测序领军企业持续深耕生命科学领域。

2021年8月,墨卓生物获资本青睐,顺利完成了1.5亿元A轮融资,该轮资金主要用于持续丰富和完善墨卓生物MobiNova?单细胞多组学产品线,包括转录组、免疫VDJ分析、ATAC等系统性单细胞测序解决方案,并加速产品上市和商业化推广,将墨卓单细胞测序产品从科研领域拓展到药物研发和临床检测。

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墨卓生物亮出了两款拳头产品——MobiGaea系列数字PCR一体机和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文库构建系统;2022年4月15日,墨卓生物单细胞测序系统MobiNova-100成功上市。回国仅三年的时间,裴颢便带领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创业路上的披荆斩棘,让裴颢经历了从科研人员到创业者的心态转变。裴颢曾说,归国创业是最让他有成就感的决定。在他看来,把自己的研究专长与国家发展所需紧密结合,是他的创业路能走得如此通达的关键。

如今,裴颢与他所创立的墨卓生物团队已在全国颇有名气。一方面,团队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成员大多毕业于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另一方面,项目落地不久,就在单细胞测序领域表现不俗,在业内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创业者需要换位思考。站在此刻去看过去和未来,甚至还要站在未来看此刻。”奋力奔跑在生命科学的赛道上,裴颢与他的这支年轻团队正在单细胞领域大胆创新,为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手段。

“生命科学绝不是一门生意,它是有长远价值的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发挥侨界的优势和作用,推动祖国生命科学事业向前发展。”裴颢说,接下来,墨卓生物将秉持“用生命科学服务人类健康”的使命,依托核心底层微流体技术,实现T字形发展,横向推进多条产品生产线,纵向增强对核心产品的深度开发。

供稿 | 桐乡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处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8.html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的相关文章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很多人认为,基围虾一般在海水中养殖。如今,在五通桥区冠英镇,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带着深耕农业的情怀,历经3年实践与摸索,在70余亩的虾塘里成功养殖基围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的“海货”鲜活地走进乐山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效益也十分可观。旺季捕虾忙 味美销路畅“四川能产基围虾?”“吹牛哦?四川又没有...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大家好,我现在在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农场,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农场的名字叫「分享收获有机农场」,今天我到这个农场来体验有机农业的发展。「分享收获有机农场」是两位博士做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相关的博士,非常了不起。他们现在统称为“掌柜的”,女主人叫石嫣,另一位叫程存旺,两位都是博士毕业,...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今年35岁的孙道远,是一位智慧型的男子汉,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一头短发映衬着红润的脸庞,他那刚毅明亮的目光,依然流露出动人的风采。在6年的海外工作中,孙道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他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从事石油化工机械的工作经历当作发展的奠基石,视为人生旅途中的里程碑,在内江市海外工作...

湖南汉子放弃百万年薪创业 4套别墅换回13000亩油茶

湖南汉子放弃百万年薪创业 4套别墅换回13000亩油茶

“粒粒黄金果,滴滴致富油”。眼下油茶果采摘已接近尾声,在洞口县千亩油茶产业基地,仍有不少村民穿梭在成片的茶林间,有条不紊地忙着采摘、打包、装运,动作迅速而熟练,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在洞口县,小小油茶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而这其中少不了杨柱石的贡献。农村伢子能吃苦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说起杨柱...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走在青岛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的一条乡间路上,道路两侧的樱桃树枝干粗壮,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尽头。“路南600米,路北500米,整片园区占地1000亩。”10月18日,在曲家炉村的樱桃种植基地,王蒙向记者介绍他的这片樱桃园,“园区采用矮化密植、机械化的种植技术,种植密度高达每亩164棵,提高产量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