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铜陵46岁残疾人创业养鸡养鸭年赚15万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6

残疾人创业故事:“我虽然身体残疾,但志不残,正常人能做到的,我多付出点努力,同样也能做到,同样也能成功,甚至能做得更好!”通过多年的不懈坚持和顽强拼搏,残疾人戴七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几句掷地有声的话。

戴七林,男,46岁,肢体三级残疾。从小就因腿部残疾,行动比较困难。但他身残志坚,靠着不懈的努力建起了一栋万只肉鸡养殖标准化养鸡场,用他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点亮了“残缺”人生,在致富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又借又贷兴办养鸡场

戴七林出生于铜陵市郊区安铜办旗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腿部残疾。刚刚懂事时,戴七林就因为身体的缺陷而难过、自卑,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个个健康活泼、又蹦又跳地,他常常独自黯然神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想到日后的生存,他选择了乐观面对。 “每个人都应该面对现实,都要努力奋斗,即使是残疾人也不例外,不能只想着依赖父母、依赖家庭。”生长在农村,又身有残疾,重活、粗活自然干不了啦,那靠什么来养活自己呢?戴七林懂事后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成年后,他试着开过拖拉机拉货,后来又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自己想活自己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在历经生活的种种艰辛之后,戴七林心中的想法逐渐清晰明朗,那就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养活自己,他要干一番自己的事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的这个想法别人并不看好,甚至笑他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但是,戴七林却一直憋做一股劲,寻找创业机会。

2009年,戴七林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别人通过发展肉鸡养殖致富的信息,顿时茅塞顿开,“是呀,我为什么不发展养殖业呀!”他觉得机会来了!说干就干,他拿出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但是资金还是不够。他不顾别人的劝说,又大胆地向银行贷款10万元,筹集了26万余元,动工兴建养鸡场。半年后,一座占地1600多平方米的全封闭、标准化养殖大棚投入使用,他正式开始自己的养鸡事业。

多种养殖年赚十五万

深知创业不易的戴七林,将鸡苗当着是自己的小孩一样善待,24个小时都泡在鸡舍里,每隔一个半小时就要起来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此外,他还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相关的防疫等工作。45天后,戴七林亲手养殖的首批万只肉鸡顺利出栏,拿到了2万余元的利润,初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戴七林的创业之路并非一番风顺。 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多变,疫病多,风险性很大。他养的第二批鸡就因为气候原因,没有控制好,出现了鸡苗死亡,出笼率下降, 赔了本,几乎把前面挣的钱全赔了。“养鸡看似简单,但想要养好不容易,特别是规模养鸡那更是一门学问。”戴七林清醒地认识到,干什么不能光凭满腔热情与干劲,必须懂门道,会技术,会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戴七林并没有被失败吓倒,而是认真分析失败原因,鼓足勇气再战。他购买了大量的养殖书籍,开始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技术员。“我每天至少要围着养鸡场转十几圈,相当于走30多里路。冬天,从养鸡场里面出来,头发上的汗珠一会儿就冻成冰渣。”回忆起那些在创业路上劳心劳力的日子,戴七林感慨地说道。不过,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他的养殖技术也进步飞速,管理也更加科学,鸡场的生产逐步步入正轨,效益逐年递增。如今,戴七林的养鸡场内的小肉鸡一般45天左右就出栏,一年可饲养5批,利润很是可观。

2014年,尝到了养殖甜头的戴七林,又投资18万余元,建起了养鸭场,存栏蛋鸭2500只。真正实现了多种、规模养殖。经过多年的打拼,戴七林不仅还清了借贷款,还购买了一辆皮卡小车,养殖场也已经步入了正规,如今每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望着创业果实,戴七林笑在脸上,美在心里。当初持怀疑态度的亲朋们,打心眼里开始敬佩他。

帮扶乡邻传授“养殖经”

戴七林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的同时,还积极带动村民发展养鸡养鸭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我希望身边的人腰包都能鼓起来。”戴七林如是说。在旗星村,有四五位村民也建起了标准的棚舍。听说戴七林养殖技术好,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对待前来取经的村民,戴七林总是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手把手地教,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他的帮助下,这几户养殖户的养殖业也是有声有色,效益可观。此外,戴七林的养殖场还解决了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就业。

几年来,戴七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身残志坚、勤劳致富这样一个事实,也真切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靠着勤劳的双手,残疾人也能闯出一条自主创业的成功路。”戴七林说,等摸索出了养殖的管理经验,他还要将技术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养殖户,带动更多养殖户勤劳致富,让家乡人民共同富起来。(戴张送 记者 吴彬)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80.html

“铜陵46岁残疾人创业养鸡养鸭年赚15万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的相关文章

退役军人杜灏之:立创业创新潮头 展退役军人风采

退役军人杜灏之:立创业创新潮头 展退役军人风采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滨州退役军人杜灏之,2015年转业入职圣豪,从基层创业干起,到分公司部门经理、公司总裁,杜灏之用他敢为人先的胆识、敢闯敢干的思路和稳步攀升的业绩,实现了个人思想认识和行动的全新蜕变,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诠释了一位军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敢为人先,以思想转变立身争先出...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龙岩大学生回乡创业: 逐梦红土地 带动乡村振兴

大学生创业故事:近日,记者沿着美丽的汀江河畔,从长汀县河田镇窑下村驱车十来分钟,就来到车田寨曾宪富经营的家庭农场——大山下家庭农场。一栋白色的三层建筑在田园风光的映衬下,显得别具一格。“木栈道铺好后,远道而来的游客和客商,可以更轻松零距离观看林下种植的中草药黄花远志长势情况。”45岁的曾宪富一边帮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除了吃、做饲料,玉米还能用来做什么?在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学生张焱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盘的“文玩玉米”。可以盘的“文玩玉米”。这种玉米个头小巧,但颜色丰富、颗粒饱满、玉润通透。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一个个精致的文玩挂件就做成了。1989年出生的张焱毕业于山西农...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这几年,农村的变化非常大,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带动了很多空白行业,不少农区都在发展地方经济,农民职业的环境越来越好。2022年,就有以下这些看好的致富门路,有了机会,人勤快一点,创业也并不再难了。一,短视频、直播培训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如今流行短视频、直播,很多人通过自媒体获取了一桶金。特别...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人物简介:李金良,1988年生,南安北部电商创业园负责人,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称号。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创业的重要一步,南安青年李金良走上引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他抓住时代脉搏,精心布局电商孵化,为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