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铜陵46岁残疾人创业养鸡养鸭年赚15万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2

残疾人创业故事:“我虽然身体残疾,但志不残,正常人能做到的,我多付出点努力,同样也能做到,同样也能成功,甚至能做得更好!”通过多年的不懈坚持和顽强拼搏,残疾人戴七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几句掷地有声的话。

戴七林,男,46岁,肢体三级残疾。从小就因腿部残疾,行动比较困难。但他身残志坚,靠着不懈的努力建起了一栋万只肉鸡养殖标准化养鸡场,用他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点亮了“残缺”人生,在致富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又借又贷兴办养鸡场

戴七林出生于铜陵市郊区安铜办旗星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腿部残疾。刚刚懂事时,戴七林就因为身体的缺陷而难过、自卑,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个个健康活泼、又蹦又跳地,他常常独自黯然神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想到日后的生存,他选择了乐观面对。 “每个人都应该面对现实,都要努力奋斗,即使是残疾人也不例外,不能只想着依赖父母、依赖家庭。”生长在农村,又身有残疾,重活、粗活自然干不了啦,那靠什么来养活自己呢?戴七林懂事后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成年后,他试着开过拖拉机拉货,后来又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自己想活自己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在历经生活的种种艰辛之后,戴七林心中的想法逐渐清晰明朗,那就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养活自己,他要干一番自己的事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的这个想法别人并不看好,甚至笑他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但是,戴七林却一直憋做一股劲,寻找创业机会。

2009年,戴七林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别人通过发展肉鸡养殖致富的信息,顿时茅塞顿开,“是呀,我为什么不发展养殖业呀!”他觉得机会来了!说干就干,他拿出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但是资金还是不够。他不顾别人的劝说,又大胆地向银行贷款10万元,筹集了26万余元,动工兴建养鸡场。半年后,一座占地1600多平方米的全封闭、标准化养殖大棚投入使用,他正式开始自己的养鸡事业。

多种养殖年赚十五万

深知创业不易的戴七林,将鸡苗当着是自己的小孩一样善待,24个小时都泡在鸡舍里,每隔一个半小时就要起来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此外,他还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相关的防疫等工作。45天后,戴七林亲手养殖的首批万只肉鸡顺利出栏,拿到了2万余元的利润,初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戴七林的创业之路并非一番风顺。 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多变,疫病多,风险性很大。他养的第二批鸡就因为气候原因,没有控制好,出现了鸡苗死亡,出笼率下降, 赔了本,几乎把前面挣的钱全赔了。“养鸡看似简单,但想要养好不容易,特别是规模养鸡那更是一门学问。”戴七林清醒地认识到,干什么不能光凭满腔热情与干劲,必须懂门道,会技术,会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戴七林并没有被失败吓倒,而是认真分析失败原因,鼓足勇气再战。他购买了大量的养殖书籍,开始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第一时间打电话咨询技术员。“我每天至少要围着养鸡场转十几圈,相当于走30多里路。冬天,从养鸡场里面出来,头发上的汗珠一会儿就冻成冰渣。”回忆起那些在创业路上劳心劳力的日子,戴七林感慨地说道。不过,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他的养殖技术也进步飞速,管理也更加科学,鸡场的生产逐步步入正轨,效益逐年递增。如今,戴七林的养鸡场内的小肉鸡一般45天左右就出栏,一年可饲养5批,利润很是可观。

2014年,尝到了养殖甜头的戴七林,又投资18万余元,建起了养鸭场,存栏蛋鸭2500只。真正实现了多种、规模养殖。经过多年的打拼,戴七林不仅还清了借贷款,还购买了一辆皮卡小车,养殖场也已经步入了正规,如今每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望着创业果实,戴七林笑在脸上,美在心里。当初持怀疑态度的亲朋们,打心眼里开始敬佩他。

帮扶乡邻传授“养殖经”

戴七林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的同时,还积极带动村民发展养鸡养鸭致富。“自己富了不算富,我希望身边的人腰包都能鼓起来。”戴七林如是说。在旗星村,有四五位村民也建起了标准的棚舍。听说戴七林养殖技术好,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对待前来取经的村民,戴七林总是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手把手地教,为他们排忧解难。在他的帮助下,这几户养殖户的养殖业也是有声有色,效益可观。此外,戴七林的养殖场还解决了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就业。

几年来,戴七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身残志坚、勤劳致富这样一个事实,也真切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靠着勤劳的双手,残疾人也能闯出一条自主创业的成功路。”戴七林说,等摸索出了养殖的管理经验,他还要将技术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养殖户,带动更多养殖户勤劳致富,让家乡人民共同富起来。(戴张送 记者 吴彬)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80.html

“铜陵46岁残疾人创业养鸡养鸭年赚15万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的相关文章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今年35岁的王旭潭在上海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的老家,另一个是在城里的小家。小时候,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养猪场,后来养猪场被逐渐荒废。2021年初,王旭潭回到老家,看着只剩下“空壳”的养猪场,开始与家人谋划进行改造。一次在上海看展时,王旭潭突发奇想:干脆利用大空间...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10年间,从1个大棚3亩地到200亩地的合作社,从1个特菜单品到全年供应几十个品类,四妮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一路披荆斩棘,将自己的“绰号”做成了“品牌”。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2012年,大学生村官刘前进被分配到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闫刘庄村任村长助理。为推动当地农业转型...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地处黔西北乌蒙腹地的威宁县,境内拥有百草坪、灼圃草场等116万亩天然草场,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威宁充分利用“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这张名片,因地制宜打造牛羊等生态畜牧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畜牧强县”,推动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家庭牧场:赶着牛羊...

百万“00后”淘宝创业,有人一年卖了1.5亿元

百万“00后”淘宝创业,有人一年卖了1.5亿元

00后创业故事:凌晨2点,杜辰曦依然没有一丝睡意,看着电脑上仍在滚动的销售数字,她终于松了口气。杜辰曦是一位“00后”淘宝店主。别看她年纪小,入淘已有五年,今年是她的第五个“天猫双11”。她经营的店铺“告白气球家”,在今年“双11”启动第一天,交易额就创了新高,冲到了店铺日常销售额的10倍。杜辰曦只...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今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主,北京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人孔博,仍觉得自己是踏入电商领域创业的学生。十年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孔博放弃都市白领工作,返乡卖菜,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孔博觉得自己是“孔二愣子”,坚持用电商方式把密云特色农产品卖向城市,曾经只有2...

小伙返乡创业烤红薯,把红薯干卖到日本,让合作社成员年入10万

小伙返乡创业烤红薯,把红薯干卖到日本,让合作社成员年入10万

正值隆冬时节,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委倒风潭村家家户户忙着赶制这里的传统特色小吃——黄金红薯干。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里,村民们没有一个闲的,老人、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娴熟地削着红薯皮;年轻人有的忙着上锅蒸煮红薯,在烤房里翻晒烤制的红薯干,有的忙着打包出炉的红薯干,准备到快递点邮寄给客户……三街镇倒风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