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09

近日,“女孩制作鸟用尿不湿”一度成为网络热点,不少人纷纷感叹“鸟竟然都用上尿不湿了”。在这外界看起来足够新鲜、神奇的事物背后,是一名95后女生将爱好变为创业的故事。来自江苏宿迁的郑晗经营着一家宠物鸟服饰类网店,如今,依靠“鸟用尿不湿”这一神器,网店销量也越来越高。

如何理解鸟用尿不湿?“类比连体裤”

郑晗告诉记者,鸟用尿不湿就真的是个“尿不湿”,主要为了解决宠物鸟在外出时的排便问题,养鸟的买家也会叫它鸟屎兜,“像宠物狗外出时需要主人考虑铲屎问题,鸟类的话,因为是直肠动物,粪便会随时排出,所以在和很多养鸟的买家交流时,他们都说希望我做一个鸟用的‘尿不湿’。”

对很多人来说,鸟用尿不湿并不常见。一是外出遛鸟的人往往拎着笼子,少有以牵引绳的方式遛鸟。二是给宠物鸟穿衣服本身有些“违和”,也算得上新鲜事物。郑晗第一次看到鸟用尿不湿是在一家国外网站,价格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约200-300元。

根据郑晗的描述与店铺中买家晒出的图片,这种鸟用尿不湿从外形上看就像鸟穿的衣服,在“衣服”里面多了一层网兜。

和小猫、小狗穿衣服类似的是,许多鸟类爱好者也会为自己的宠物鸟配上一件好看的外衣,对比之下,郑晗觉得鸟用尿不湿就像是人穿的连体裤,“鸟类的服装一般只做上半身,为了美观,像这种尿不湿其实就是上下半身连了起来,既做了鸟的上衣,又做了鸟的下装,主要为了解决鸟类随时排泄的问题。”

因为尺寸问题,早期曾连续返工4次

怎么会想起做鸟用物品呢?原来,郑晗自己也养鹦鹉。有3只玄凤年龄小点,差不多两岁,3只虎皮年龄稍大,快五岁了,一共6只。不过养的第一只虎皮鹦鹉是因为受伤了,朋友寄放在郑晗家里,等伤养好了,也养出了感情。

原本就喜欢做手工的郑晗,凭着热爱和兴趣,开始给自己的“小伙伴们”设计衣服,也没有想到后来会成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正如我们在网购选衣服时会勾选颜色、尺码,对于鸟用尿不湿的选择,也是大体相似。颜色外观不用多说,尺寸方面则是郑晗最头疼的一件事。

在网店里,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看到在尺码分类上,郑晗主要依照了宠物鸟的品种,如虎皮、玄凤、八哥等等进行划分,大概有15种。买家根据鸟类品种选择尺码就可以了吗?郑晗说几乎很难,“同一品种的鸟的年龄、胖瘦不同,选择衣服的尺码也不统一”。

郑晗还记得最早做鸟用尿不湿的时候,和买家没有沟通好,一件衣服就需要来回返工,“刚开始也不会沟通,我问对方养的宠物鸟大概有多大,他告诉我巴掌大小。”郑晗说这话时还显得有点无助,“我就寻思巴掌大小的话,是按我的巴掌还是谁的巴掌来算。”

如今,郑晗明显熟练了很多。在她已经接触过的15种鸟类里面,基本上按照买家提供的年龄、照片,就可以选出相当的尺码,“有些没见过的品种,就会需要买家提供一张带有参照物的照片,比如和矿泉水瓶放一起对照下。”

小创业者的辛苦,每天只能睡4小时

如今,网店已经成为郑晗的全部工作,或者可以说一份事业。

郑晗告诉记者,2014年,因为开网店很流行,自己就跟着注册了一个,但是并没有上架任何产品。到了两年后才陆陆续续上架了一些自己的手工制品。而随着确定以鸟类用品为网店主打后,她也对此前的产品进行了清理,如今的店铺上,记者也只看到了鸟类衣服、牵引绳和近期热门的“尿不湿”。

郑晗说以前她做一件衣服要1小时,现在差不多20分钟就可以搞定了。以这样的速度还是可以应对每月上千的订单,但如果再增加,就会有些忙不过来。

6月初的网店活动中,两天时间里,郑晗就接到了近300件订单,几乎是她店铺平时一周的量。为了及时给买家发货,他和丈夫最近也是加班赶点,“基本早上醒了就忙到晚饭,吃完再接着干活,然后睡觉。”

身为95后的她,忙碌之余还不忘吐槽几句现在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但对她来说,能从热爱变成一种事业,这本身就已足够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56.html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的相关文章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一羽小鸽子 振兴整个村

“我能在家门口上班,全靠村里的养鸽带头人钟声亮。”温州平阳县鳌江镇书阁村村民谢春绿说,在养鸽场上班后,她的收入较之前高了很多。谢春绿,以及她口中的钟声亮,他们的致富都跟养鸽有关,而这样的人在温州有不少。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市出栏肉鸽300多万只。在瑞安、平阳、乐清等县(市)已形...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初见张华,乍一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大叔,衣着简朴,皮肤黝黑,憨厚敦实。然而和他聊起来,才发现他幽默诙谐、风趣机智,几句话就把人逗乐了,脑子里的创意点子像爆豆子,隔一会就蹦出一个,要不这山上480多亩的血橙也卖不了这么快。张华在血橙基地走在果园里,记者想为张华拍张照,最好是站在果实累累的血橙树旁边...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走在青岛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的一条乡间路上,道路两侧的樱桃树枝干粗壮,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尽头。“路南600米,路北500米,整片园区占地1000亩。”10月18日,在曲家炉村的樱桃种植基地,王蒙向记者介绍他的这片樱桃园,“园区采用矮化密植、机械化的种植技术,种植密度高达每亩164棵,提高产量的同时...

00后脑瘫女孩短视频创业:用坚持成为百万粉丝全媒体运营师

00后脑瘫女孩短视频创业:用坚持成为百万粉丝全媒体运营师

7月19日20点08分,小青云的直播间开播了。从去年7月份至今,她已经尝试做带货直播近一年时间,“橱窗”里上架的商品达到267件,品类大多是一些价格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速食品零食之类。据小青云介绍,这些都是她独立进行的选品,虽然她目前每场次的直播只能赚大约200元左右,但她仍然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