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00后脑瘫女孩短视频创业:用坚持成为百万粉丝全媒体运营师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7

7月19日20点08分,小青云的直播间开播了。从去年7月份至今,她已经尝试做带货直播近一年时间,“橱窗”里上架的商品达到267件,品类大多是一些价格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速食品零食之类。据小青云介绍,这些都是她独立进行的选品,虽然她目前每场次的直播只能赚大约200元左右,但她仍然在不断探索着自媒体创业的窍门。

在此之前,其实她已经是一名拥有近百万粉丝的视频博主。谈起最初拍视频做直播的初衷,小青云表示:“之前总是自己在家里对着电脑,感觉自己性格变得孤僻了许多,开直播是为了加强和外界的交流,也能锻炼自己说话的能力。”

疾病导致小青云的舌头有些僵硬,说话很难像普通人那么流畅。2019年5月,随着短视频平台逐渐兴起,小青云在母亲的鼓励建议下开始尝试在网络上直播。她的第一场直播进行了2个多小时,虽然看的人不多,也紧张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她还是努力坚持了下来,一直坚持至今。据平台数据显示,小青云2021年至今已经直播了300多场。在2022年6月22日发布的一则视频作品里她写道:“被抢走的人生,我要努力拿回来。”

面对困难不退缩打动千万网友

战胜网暴成“全网最暖评论区”女孩

与外表纯净瘦弱的样子不同,小青云其实有着一颗很坚韧的内心。在她刚开始直播的岁月里,很多不知情的人用恶毒的语言谩骂她,说她是装的,是在骗取同情。为此下播后她常常哭得很伤心,母亲看着心疼,劝她不开心就不要继续播了,但小青云却在痛哭过之后表示一定要坚持。除了直播,她还开始尝试做短视频,用影像记录下她与疾病共存的一点一滴。

最开始是让母亲帮她拍,买了支架后就自己拍。“拍好几个小时呢!一个视频要做大半天!但都是她自己做的。”小青云的努力被母亲看在眼里,当然也曾有坚持不下来的时候,“她就会拿一张纸,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写下来,贴在墙上,每天计划的事情都要做完,做不完就不睡觉。她还把以前的同学骂她的那些话写在手机上,做成手机屏保激励自己,一切都是她自己坚持下来的。”

当你强大了,世界果然也会变得温柔起来。小青云的视频和直播很快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与之前的境况完全不同,这一回,她收获的终于是满满的温暖和祝福。

“她只是翅膀变成手,不太适应而已”

“她的眼里有让我羡慕的光!”

“作为一个仙女,来到人间当然需要时间好好适应凡人的身体呀”

“加油,你是最棒的女孩!”

“@xxx,你看看人家都在努力生活!”

……

账号下每一条视频的评论区,都被温暖充斥,千万网友们被她面对生活苦难表现出来的顽强所感动,还有不少也在遭遇生活不幸的人,甚至表示有被她激励到。慢慢地,小青云的视频形式也逐渐开始丰富起来,从一开始的记录生活,记录复健过程,到现在的变装仿妆视频,甚至她还捡起曾经因为身体不得不放下的画画爱好,拍下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大家。

似乎是应了那句老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小青云有着很好的美术天赋,从没专业学习过,双手甚至不能稳定握笔的她,却画出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作,甚至有不少网友私信她表示想购买她的画。

“谢谢哥哥姐姐们的支持!”这是小青云在直播间里经常说的话,对她来说,这些来自于陌生网友的善意,是支撑她走下去很重要的动力,甚至在网络上交到了许多朋友。也是在很多网友的鼓励下,她才开始尝试如今的直播带货。

创业之路也曾失败重重:

半个月写了十万字,却没能成功签约

2000年,小青云出生在四川一个不太富裕的小村落,母亲难产导致她缺氧,最终患上先天性脑瘫。虽然这并没有让小青云的智力受到影响,但还是导致她的身体十分不协调。四肢在行动时无法控制的颤抖,以及无法流畅表达的语言能力,让她的生活极其不便,也带来了许多异样的目光。

回想起女儿的童年,小青云的妈妈姚女士心疼不已:“读小学的时候很多孩子骂她是疯子,对她有歧视。她过得很辛苦。”这一度让小青云非常难过,却也成了她想要活出个样子来的动力。但在不断前进的路上,起初处处碰壁。

因高中要住校,而小青云当时的身体状况并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初中毕业后便没能继续上学。没过多久,不服气的她报了一个成人自考班,学了一年多,却遗憾未能通过考试。

并不愿意就此屈服命运的小青云又开始尝试写小说,因为手会颤抖所以比常人慢了许多。“那段时间她没有跟任何人说一句话,闷在房间里一直写,半个月写了十万字,可最终还是没能成功签约。”母亲姚女士告诉记者,当时这些情况她都不知道,是事后过了很久女儿才告诉她。

因为身体不协调,小青云无法像普通人一样找工作。她便一直在网络上寻找能让自己独立生存的方式。通过做微商赚了1000元后,她用这笔钱交了做网店的保证金。摸索着几个月下来,17岁的她终于独立积攒下了一笔钱!不仅给家人买了礼物,还给自己买了新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方便自己进一步创业。

打破命运的桎梏一直在进步:

“相信自己只要一直往前走,就能够越来越好”

因为年龄的缘故,小青云很难再有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她却从没有放弃自己。从最开始在妈妈的提议下学习瑜伽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到后来购置了一些基础的健身器材,每天坚持自己复健。即便不能痊愈,小青云也努力让自己向健康的样子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一年比一年好,一直都有进步。”虽然心疼女儿的辛苦,但看到她的变化姚女士还是感到非常欣慰。

去年11月份,身体有所好转的小青云决定离开母亲独自到安徽芜湖去闯荡,她的表哥和堂哥也在这里打拼。说起原因,小青云表示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到现实中去跟别人接触一下,也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减轻家里的负担。

在这里,小青云一边从事网店客服工作,一边继续身体的复健。闲暇时,她就学习一些自媒体运营的技巧,努力提升自己的视频制作和直播能力。小青云刚开始直播带货时,很多网友猜测她可能是有了团队。采访过程中,她也回应了这个说法:“没有团队,一直想把视频拍好,所以有在研究拍视频。”

今年3月份,她还参加了国家广电的培训课程,考取了全媒体运营师证书。

谈起未来,小青云也有许多规划,接下来她计划着和朋友一起开网店,目前也在积累学习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而在身体方面,她也会继续坚持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一些:“我想在生活上获得一种自由,然后学习更多的东西,靠自己赚更多的钱,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然后,把‘哥哥姐姐们’传递给我的这份善意,更好地传递下去。”

在小青云视频的评论区里,有网友因为她的名字联想起《滕王阁序》中的一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小青云似乎正是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这句诗的意义。一位名为“鏚讛”的网友为她写下评论:“你是朵美丽的玫瑰,因为你的美丽,上帝折去了你的枝叶,但,这并不妨碍你,向阳而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60.html

“00后脑瘫女孩短视频创业:用坚持成为百万粉丝全媒体运营师” 的相关文章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人山人海,挥汗如雨,虾壳成堆。前些年万人龙虾宴那场面,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叫一个热火。”在江苏盱眙县做了30多年小龙虾餐饮的於孝成说,受疫情因素影响,昔日的“大场面”当下难得一见了。从养殖到餐桌,盱眙的龙虾产业链覆盖了一二三产,不仅是当地培育多年的支柱产业,也是让全县1/4人口增收的富民产业。如今,...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吉林珲春:返乡青年奋斗逐梦“致富路”

今年是郎海涛返乡创业的第七个年头。2015年,他辞去在俄罗斯的工作回到吉林省珲春市,办起苹果种植合作社,种了近百亩果园,把家乡苹果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珲春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珲春由此走上跨越发展之路。如今,开发开放中...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徐州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度贾汪区共有165家涉农网络营销主体,主要销售农产品、农资、农村旅游点门票三大类,销售额3.54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作为新兴业态的农村电商经济迅速崛起,正在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年来,徐州贾汪区涌...

宁夏创业故事:盐碱地上种樱桃,两棚净赚10万元

宁夏创业故事:盐碱地上种樱桃,两棚净赚10万元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渐从“吃得上”变为“吃得鲜”,越来越注重水果的品质和口感,对鲜果的需求,自然也增加了。在西北地区,当地人以往只能买到外地运来的樱桃,而近些年,随着对鲜果需求的增长和种植技术的提升,不少蔬果打破了原先的种植地理界限,“南果北种”或“北果南移”不再是新鲜事。在宁夏,火龙果、无花果...

湖北:武汉“80后”养兔年赚百万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湖北:武汉“80后”养兔年赚百万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虽年仅25岁,却在1年时间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百万财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兔子王”,他便是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邾琳村创业青年胡超,创业成功后,他一跃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房产白领回乡当农民法泗镇是武汉劳务输出大镇,在同伴们都奔向大都市“淘金”的时候,“80后”胡超却反其道行之,扎根农村,大搞殖养业,凭着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