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天坑专业”到行业先锋,他做了哪些事?

13小时前创业故事12

一、创业初心:环保赛道上的“意外”掘金者

创业故事,2012年,全国雾霾治理热潮兴起,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需求井喷。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工业废气处理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20%,2022年已突破2000亿元。然而,传统活性炭吸附技术存在自燃风险且很难循环利用,客户需频繁更换材料并承担高昂危废处理成本。彼时,刚从自嘲为“天坑专业”环境工程毕业不久的张胜华敏锐地捕捉到痛点:“活性炭市场年消耗量超400万吨,但90%的客户对安全隐患和隐性成本一无所知。”

2019年,他拉上合伙人创立婴鸟科技,聚焦工业废气处置与危废处理两大业务。此时的环保行业正经历洗牌期:粗放式治理企业大批倒闭,技术型企业崭露头角。婴鸟科技凭借“分子筛吸附+危废资源化”双引擎,迅速切入蓝海。

“我们的分子筛吸附剂耐高温、可循环,综合成本是活性炭的1/3。”张胜华口中的“王牌产品”,却在首笔大订单中遭遇惊险反转。

二、技术破局:分子筛“硬刚”活性炭,某重工订单背后的生死战

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硅铝酸盐晶体,因其均匀孔道结构被誉为“分子级筛子”。全球市场中,霍尼韦尔、巴斯夫等巨头长期垄断高端产品,但价格高达30万元/吨。婴鸟科技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将综合成本压缩1/3,且使用寿命延长至活性炭的5倍。据第三方检测,其产品对甲苯、二甲苯的吸附效率达98%,再生损耗率仅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1年,张胜华团队竞标某重工项目。竞争对手以“现场测试”为名设局:临时通知张胜华将2立方米的中试设备从上海连夜运至北京,而对手仅携带手提箱大小的小试设备。测试结果显示对手数据“好到离谱”,险些让张胜华团队出局。张胜华连夜撰写分析报告,揭露设备量级与测试条件的不公:“我们设备处理量是对方的2000倍,但材料用量仅为其10%。对方前置海绵垫’人为干扰’数据,违背工业场景真实性。”最终,张胜华团队凭借第三方检测数据逆风翻盘,拿下70%的订单份额。

三、野蛮生长:100人团队的扩张密码与150万“学费”

“创业第一年最难,赚的钱我一分没拿到,还倒贴了150万进去,。”张胜华坦言早期因“误判人心”交过学费。如今,婴鸟科技已在全国布局江苏、山西分公司及湖北工厂,团队规模超过100人,2024年集团营收突破1.2亿元。

高速扩张背后是张胜华的“人才铁律”。环保行业技术门槛高,既要懂材料化学,又需熟悉工业场景。婴鸟科技与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共建实验室,引进5名博士研发骨干;同时独创“管培生轮岗制”,要求新人深入工厂、客户现场,从技术到销售全链条历练。

四、危中寻机:8000万收购的背后

“环保行业会一直火下去。”张胜华的自信源于数据支撑:中国危废产生量年均增长10%,2025年预计达1.5亿吨,但合规处置率不足60%,市场缺口超千亿元。

2024年,婴鸟科技以8000万元收购湖北一家濒危危废处置厂,借势整合区域资源。“这家工厂管理水平落后,但拥有稀缺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张胜华算了一笔账:自建同类工厂需投资2亿元、审批3年以上,收购则可直接切入湖北化工、钢铁产业集群。通过植入分子筛技术和数字化管理系统,该厂半年内扭亏为盈,处理成本下降40%。

政策红利进一步助推扩张。婴鸟科技在上海享受“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山西工厂获得“三免两减半”厂房租赁补贴,在湖北则加速扩张自有工业土地。张胜华透露:“我们正与地方政府合作‘环保产业园’项目,目标是打造‘研发-生产-处置’的区域闭环。”

五、创业者说:现金流、梯队、人性——三条“保命法则”

“给初创者的建议?第一盯紧现金流,第二建人才梯队,第三是考虑人性。”张胜华总结的经验直击创业本质。

对于行业未来,张胜华坚信技术迭代是关键,据财报显示,婴鸟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申请专利23项,其中“分子筛-催化氧化耦合技术”可将废气净化率提升至99%。

从被调侃的“天坑专业”到年营收破亿的环保新势力,张胜华的故事印证了碳中和时代的商业逻辑——唯有将技术创新与工业痛点深度融合,才能让环保从“成本项”变为“增值项”。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83.html

“从“天坑专业”到行业先锋,他做了哪些事?” 的相关文章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没想到首年采挖出的藕会是又长又大,由于卖相和品质好,前来批发藕的叔叔们只得排队,几乎是供不应求,估计总量超30万斤……”24日下午,正在田里与10多位挖藕师一起忙碌的成都“00后”小伙吴浩指着身前成堆泥藕说。当日的田间虽是艳阳高照,但伴随着冬日的微风,水田里仍是冰冷刺骨。只见吴浩和10多位挖藕师在...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在湖南省科技厅的18楼,李旭寅和团队正在为一家招标的企业准备资料。她创建的湖南鸿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员工30多人,而6年前,包括她自己在内只有2个人。从一腔热血创业到如今距离梦想越来越近,李旭寅告诉所有创业者,在创业路上的所有辛酸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2012年,李旭寅考入湖南交通...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排排的蜂箱整齐地排列在花丛旁,一群群的蜜蜂飞舞在山野花丛中,在蜂蜜收购季,蜂农们就开始忙碌地穿梭于蜂箱间,看蜂,摇蜜,孜孜不倦。养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艰难,饱含酸甜苦辣。然而,海盐元通街道的90后女孩沈宇琼毅然辞职创业,与蜜蜂为伴。近日,记者在元通街道的“沈福宝”蜂蜜销售中心见到了沈宇琼,她...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淠河岸边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通过在土地整合上下功夫,连片开发,打造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吸引了许多在外创业的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在外经...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通过入乡、返乡创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张新从小就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现在的他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光景,也带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张新儿时的伙伴贺志龙说。1990年12月,张新出生在吴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养羊、开网店销售农副产品、建农庄,张新的创业路越走越宽。但他致富不忘乡亲们,在为贫困户献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