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天坑专业”到行业先锋,他做了哪些事?

2个月前 (07-06)创业故事137

一、创业初心:环保赛道上的“意外”掘金者

创业故事,2012年,全国雾霾治理热潮兴起,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需求井喷。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工业废气处理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20%,2022年已突破2000亿元。然而,传统活性炭吸附技术存在自燃风险且很难循环利用,客户需频繁更换材料并承担高昂危废处理成本。彼时,刚从自嘲为“天坑专业”环境工程毕业不久的张胜华敏锐地捕捉到痛点:“活性炭市场年消耗量超400万吨,但90%的客户对安全隐患和隐性成本一无所知。”

2019年,他拉上合伙人创立婴鸟科技,聚焦工业废气处置与危废处理两大业务。此时的环保行业正经历洗牌期:粗放式治理企业大批倒闭,技术型企业崭露头角。婴鸟科技凭借“分子筛吸附+危废资源化”双引擎,迅速切入蓝海。

“我们的分子筛吸附剂耐高温、可循环,综合成本是活性炭的1/3。”张胜华口中的“王牌产品”,却在首笔大订单中遭遇惊险反转。

二、技术破局:分子筛“硬刚”活性炭,某重工订单背后的生死战

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硅铝酸盐晶体,因其均匀孔道结构被誉为“分子级筛子”。全球市场中,霍尼韦尔、巴斯夫等巨头长期垄断高端产品,但价格高达30万元/吨。婴鸟科技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将综合成本压缩1/3,且使用寿命延长至活性炭的5倍。据第三方检测,其产品对甲苯、二甲苯的吸附效率达98%,再生损耗率仅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1年,张胜华团队竞标某重工项目。竞争对手以“现场测试”为名设局:临时通知张胜华将2立方米的中试设备从上海连夜运至北京,而对手仅携带手提箱大小的小试设备。测试结果显示对手数据“好到离谱”,险些让张胜华团队出局。张胜华连夜撰写分析报告,揭露设备量级与测试条件的不公:“我们设备处理量是对方的2000倍,但材料用量仅为其10%。对方前置海绵垫’人为干扰’数据,违背工业场景真实性。”最终,张胜华团队凭借第三方检测数据逆风翻盘,拿下70%的订单份额。

三、野蛮生长:100人团队的扩张密码与150万“学费”

“创业第一年最难,赚的钱我一分没拿到,还倒贴了150万进去,。”张胜华坦言早期因“误判人心”交过学费。如今,婴鸟科技已在全国布局江苏、山西分公司及湖北工厂,团队规模超过100人,2024年集团营收突破1.2亿元。

高速扩张背后是张胜华的“人才铁律”。环保行业技术门槛高,既要懂材料化学,又需熟悉工业场景。婴鸟科技与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共建实验室,引进5名博士研发骨干;同时独创“管培生轮岗制”,要求新人深入工厂、客户现场,从技术到销售全链条历练。

四、危中寻机:8000万收购的背后

“环保行业会一直火下去。”张胜华的自信源于数据支撑:中国危废产生量年均增长10%,2025年预计达1.5亿吨,但合规处置率不足60%,市场缺口超千亿元。

2024年,婴鸟科技以8000万元收购湖北一家濒危危废处置厂,借势整合区域资源。“这家工厂管理水平落后,但拥有稀缺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张胜华算了一笔账:自建同类工厂需投资2亿元、审批3年以上,收购则可直接切入湖北化工、钢铁产业集群。通过植入分子筛技术和数字化管理系统,该厂半年内扭亏为盈,处理成本下降40%。

政策红利进一步助推扩张。婴鸟科技在上海享受“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山西工厂获得“三免两减半”厂房租赁补贴,在湖北则加速扩张自有工业土地。张胜华透露:“我们正与地方政府合作‘环保产业园’项目,目标是打造‘研发-生产-处置’的区域闭环。”

五、创业者说:现金流、梯队、人性——三条“保命法则”

“给初创者的建议?第一盯紧现金流,第二建人才梯队,第三是考虑人性。”张胜华总结的经验直击创业本质。

对于行业未来,张胜华坚信技术迭代是关键,据财报显示,婴鸟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申请专利23项,其中“分子筛-催化氧化耦合技术”可将废气净化率提升至99%。

从被调侃的“天坑专业”到年营收破亿的环保新势力,张胜华的故事印证了碳中和时代的商业逻辑——唯有将技术创新与工业痛点深度融合,才能让环保从“成本项”变为“增值项”。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83.html

“从“天坑专业”到行业先锋,他做了哪些事?”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肥硕健壮,一碗碗饲料让兔子吃得欢实……8月14日,乌苏市四棵树镇哈尔莫墩村,看着争先恐后抢食吃的兔子,冯中平乐呵呵地说:“别抢,别抢,都有份……”冯中平是“90后”,也是乌苏市营赢御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哈尔莫墩村方圆几百公里内,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兔倌”冯中平...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性创业故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养牛这种活,一般都是由男人来干的。而她,原本是办公室里的光鲜亮丽的80后白领,却毅然辞掉了这份轻松的工作返乡创业回来养牛,开始悟起了养牛的门道,并从中寻找到了巨大的商机。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女青年刘素珍,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后,如今已成为当地养牛行业里的一位著名网红“牛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近日,“女孩制作鸟用尿不湿”一度成为网络热点,不少人纷纷感叹“鸟竟然都用上尿不湿了”。在这外界看起来足够新鲜、神奇的事物背后,是一名95后女生将爱好变为创业的故事。来自江苏宿迁的郑晗经营着一家宠物鸟服饰类网店,如今,依靠“鸟用尿不湿”这一神器,网店销量也越来越高。如何理解鸟用尿不湿?“类比连体裤”郑...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地处黔西北乌蒙腹地的威宁县,境内拥有百草坪、灼圃草场等116万亩天然草场,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威宁充分利用“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这张名片,因地制宜打造牛羊等生态畜牧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畜牧强县”,推动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家庭牧场:赶着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