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商界教父”许连捷创业故事:从草根创业到恒安传奇
名人创业故事,“闽南商界教父”许连捷创业故事:从草根创业到恒安传奇
一、基本信息
• 姓名:许连捷
• 籍贯:福建晋江安海镇
• 身份:恒安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副主席,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 主要成就:
• 1985年创立恒安集团,从家庭作坊起步,打造出中国最大的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企业;
• 1998年带领恒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晋江首家上市公司;
• 推动中国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行业标准化,被誉为“中国卫生巾大王”;
• 获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等称号。
二、创业起点:从“地瓜干少年”到“服装厂老板”的原始积累
1. 贫困童年:地瓜干撑起的少年时光
许连捷出生于1953年的福建晋江安海镇,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在他的记忆里,童年最深刻的画面是“全家围在地瓜地里干活,饿了就啃两口生地瓜干”。初中没毕业,他就辍学回家务农,挑过粪、种过田、赶过海,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但许连捷天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1970年代,他发现村里有人偷偷做服装加工生意,便跟着学起了裁缝手艺。他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台二手缝纫机,在自家院子里支起裁缝摊,为村民做衣服、改裤脚。虽然一天只能赚几毛钱,但他看到了“做生意比种地赚钱快”的希望。
2. 第一次创业:服装厂里的“万元户”梦想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到晋江。许连捷敏锐地意识到“个体经济”的机会来了。他联合几个亲戚,凑了3000元,在村里办起了“后林服装厂”。没有厂房,就把自家猪圈改造成车间;没有工人,就动员村里妇女来帮忙;没有订单,就背着样品跑厦门、泉州,挨家挨户找服装公司合作。
创业初期,许连捷既是老板又是工人,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他亲自跑市场、谈客户,甚至为了赶工期,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凭借“价格低、交货快”的优势,服装厂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到1984年,服装厂年产值突破百万元,许连捷也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但许连捷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发现,服装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国外卫生巾市场火爆,而中国女性还在用月经带。这个信息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埋下了“转型”的念头。
三、创业核心:从“卫生巾试水”到“恒安帝国”的崛起
1. 第二次创业:卫生巾里的“商机”
1985年,许连捷毅然卖掉服装厂,联合好友施文博,凑了136万元,在晋江安海镇创办了“恒安实业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是卫生巾。当时,中国卫生巾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90%以上的女性还在使用传统的月经带。许连捷坚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女性一定会追求更健康、更方便的卫生用品。”
创业初期,恒安面临着重重困难:
• 技术难题:国内没有生产卫生巾的设备和技术,许连捷带着技术人员跑到日本,花高价引进了一条二手生产线;
• 市场认知:很多女性对卫生巾感到陌生甚至抗拒,许连捷就带着员工到商场、社区做宣传,现场演示卫生巾的使用方法;
• 资金压力:引进生产线、购买原材料需要大量资金,许连捷不得不四处借钱,甚至把家里的房子抵押给银行。
但许连捷的坚持很快得到了回报。1986年,恒安推出首款卫生巾品牌“安乐”,凭借“柔软、透气、吸水性强”的特点,迅速打开市场。到1990年,“安乐”卫生巾的年销量突破1亿片,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品牌。
2. 三次转型:从“卫生巾大王”到“生活用纸巨头”
许连捷深知,单一产品难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他带领恒安开启了三次关键转型:
• 第一次转型(1990年代):从卫生巾到婴儿纸尿裤
1993年,许连捷发现,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婴儿数量减少,但年轻父母对婴儿用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他果断推出婴儿纸尿裤品牌“安儿乐”,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主打“超薄、透气、吸水性强”的卖点。到1995年,“安儿乐”纸尿裤的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二。
• 第二次转型(1990年代末):从纸尿裤到生活用纸
1997年,许连捷意识到,生活用纸(如卫生纸、面巾纸)是更大的市场。他投资10亿元,在晋江建设了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生产基地,推出“心相印”纸巾品牌。通过“高品质+情感营销”策略,“心相印”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2000年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
• 第三次转型(2000年代):从国内到国际
2001年,许连捷提出“走出去”战略,先后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将“安乐”“安儿乐”“心相印”等品牌推向海外市场。同时,他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端产品线(如“品诺”系列纸巾、“萌睡”婴儿纸尿裤),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四、创业挑战:从“质量危机”到“上市突围”的生死考验
1. 质量危机:一场“召回事件”带来的反思
1994年,恒安生产的部分卫生巾被消费者投诉“有异味”。许连捷得知后,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召回所有问题产品,免费更换;停产整顿生产线,邀请第三方机构检测;公开向消费者道歉。
这场“召回事件”让恒安损失了数百万元,但也让许连捷深刻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此后,恒安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检测点;引进国际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对每一批次产品进行100%全检。
2. 上市突围:从“家族企业”到“公众公司”的蜕变
1998年,许连捷决定带领恒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当时,很多晋江企业主对“上市”心存疑虑:“上市后财务要公开,股权要稀释,不如自己当老板自在。”但许连捷却认为:“上市不仅能融资,更能倒逼企业管理规范化。”
为了符合上市要求,许连捷对恒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聘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规范财务流程;设立独立董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998年12月8日,恒安国际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7亿港元。上市当天,恒安股价上涨30%,成为晋江首家上市公司,也让许连捷成为“闽南商界教父”。
五、创业哲学:从“爱拼才会赢”到“社会责任”的传承
1. 晋江精神:爱拼才会赢
许连捷常说:“晋江人骨子里有一股‘敢拼、爱拼、善拼’的精神。”他自己的创业历程就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卖服装到做卫生巾,从家庭作坊到上市公司,每一次转型都伴随着风险,但他从不畏惧,总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2. 企业家责任:达则兼济天下
成功后的许连捷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捐资数亿元用于教育、扶贫、医疗等公益事业:在晋江捐建了“安海中学许连捷教学楼”“恒安医院”;在全国设立了“恒安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疫情期间,他带领恒安捐赠价值超亿元的防疫物资。
他还积极推动晋江企业家群体的成长,担任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组织企业家培训,分享企业管理经验。他说:“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带动一群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六、结语:从“草根创业者”到“商界教父”的传奇
许连捷的创业故事,是一部“从草根到巨头”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史诗。他用40年时间,把一家家庭作坊打造成中国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行业的龙头,不仅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更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正如他所说:“创业没有捷径,只要你敢想、敢拼、敢坚持,再小的生意也能做成大事业。”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