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皇后”张茵的创业故事:从废纸回收 到造纸女王
名人创业故事,“纸皇后”张茵的创业故事:从废纸回收 到造纸女王
一、基本信息
• 姓名:张茵
• 籍贯:广东韶关
• 身份:中国企业家,玖龙纸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纸业女王”“废纸回收大王”。
• 主要成就:
• 1995年创立玖龙纸业,2006年带领企业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首家年营收超百亿元的造纸企业;
• 2006年以270亿元身家登顶胡润百富榜,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
• 推动中国废纸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将“废纸-造纸”循环经济模式规模化,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 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二、创业起点:从会计到废纸回收的“跨界”
1. 早期职业:财务积累与商业嗅觉
张茵出生于广东韶关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是知识分子。197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深圳一家企业担任会计。这段经历培养了她对数字的敏感度和严谨的财务思维,为她日后把控企业成本、精准决策埋下伏笔。
1985年,27岁的张茵做出人生关键抉择——放弃稳定的会计工作,带着3万元积蓄前往香港创业。她的创业灵感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国内造纸原料依赖进口木浆,成本高昂且污染大;而香港作为贸易枢纽,废纸回收行业初具规模,但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的回收体系。张茵敏锐地意识到:“废纸是可再生的造纸资源,如果能建立稳定的回收渠道,将废纸变成优质纸浆,或许能开辟一条新路。”
2. 香港起步:从“收破烂”到“纸业中间商”
初到香港,张茵租下一间小办公室,成立“营港深纸品厂”,开始涉足废纸回收行业。她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向废品站、工厂收购废纸,再分类整理后卖给内地造纸厂。彼时的废纸回收行业被视作“低端生意”,从业者多为个体户,回收标准混乱,废纸质量参差不齐。
张茵却坚持“质量为先”:她亲自制定回收标准,将废纸按纯净度、湿度等指标分级;为保证废纸来源合法,她拒绝收购走私或偷盗的废纸,甚至因此得罪了一些“地头蛇”。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让她逐渐在香港废纸回收行业站稳脚跟,并积累了第一批稳定客户——内地大型造纸厂。
3. 关键转折:与“美国废纸”的邂逅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内造纸业快速发展,香港废纸供应量难以满足需求。张茵敏锐地发现,美国是全球废纸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且废纸分类体系成熟、质量稳定。1988年,她果断赴美考察,成立美国中南控股公司,直接对接当地废纸供应商,建立从美国到中国的废纸贸易通道。
这一决策充满挑战:彼时中美贸易壁垒较高,文化差异大,张茵既要克服语言障碍,又要适应美国的商业规则。但她凭借务实的态度和诚信经营的理念,很快赢得美国供应商的信任。她提出“长期合作、稳定采购”的模式,承诺“有多少收多少”,逐渐成为美国废纸出口商的“首选合作伙伴”。到1990年代中期,美国中南控股已成为北美最大的废纸回收贸易商之一,年回收量超百万吨。
三、创业核心:从“废纸搬运工”到“造纸大王”
1. 回国建厂:打造“废纸-造纸”全产业链
1995年,张茵带着在香港和美国积累的资金与经验回到内地,在东莞投资1.1亿美元成立玖龙纸业有限公司。她没有满足于只做废纸贸易,而是将产业链延伸至造纸环节——在东莞麻涌镇建立大型造纸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造纸设备,将回收的废纸加工成高强度瓦楞纸、牛卡纸等包装用纸。
这一决策基于对市场的精准判断: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崛起,快递、家电、食品等行业对包装用纸的需求激增;而国内造纸企业多依赖木浆进口,成本高且污染大。张茵的“废纸循环利用”模式既能降低成本,又符合环保趋势,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2. 规模化扩张:从“区域龙头”到“全球巨头”
玖龙纸业成立后,张茵以“快速扩张”策略抢占市场。她采用“自建+并购”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在东莞、重庆、天津、沈阳等地新建大型造纸基地,形成覆盖全国的产能布局;另一方面,收购中小造纸企业,整合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
到2005年,玖龙纸业年产能突破300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包装用纸生产企业;2006年登陆港交所,募集资金近40亿港元,市值一度超过300亿港元。上市后,张茵继续加大投入,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将“废纸循环经济”模式复制到全球。
四、创业挑战:从“低价竞争”到“金融危机突围”
1. 行业混战:低价竞争与质量坚守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包装用纸行业进入爆发期,大量中小企业涌入市场,低价竞争成为常态。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废纸或违规添加化学制剂,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张茵却坚持“质量是生命线”:玖龙纸业投入巨资研发废纸脱墨、纤维再生技术,确保纸张强度、白度等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同时,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每一批次产品进行抽检。
这种“重质量”的策略短期内增加了成本,却赢得了高端客户的信任。可口可乐、海尔、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成为玖龙纸业的长期合作伙伴,为其带来稳定的订单。
2. 金融危机:现金流危机与逆势扩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造纸行业需求骤降,玖龙纸业的股价从最高点暴跌超80%,被国际投行评级为“垃圾股”。更严峻的是,公司因前期扩张背负巨额债务,现金流几近枯竭。
生死存亡之际,张茵展现出企业家的果敢与智慧:她一方面削减非核心业务,暂停部分在建项目,减少资本开支;另一方面,主动与银行沟通,通过资产抵押、债务重组等方式稳定现金流。同时,她敏锐地捕捉到“电商崛起”带来的新机遇——快递行业对包装用纸的需求激增。2009年,玖龙纸业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瓦楞纸产能,抢占电商包装市场。
这一系列举措让玖龙纸业在危机中“逆势翻盘”:2010财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5%,净利润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股价也从最低点反弹超5倍,重新赢得资本市场信心。
五、创业哲学:从“女性力量”到“可持续发展”
1. 女性创业:打破偏见,用实力说话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张茵常被问及“女性创业的优势”。她的回答很务实:“创业不分性别,关键是专注和坚持。我从不刻意强调自己是女性,但也不会因为性别而降低标准。”
在男性主导的造纸行业,张茵用实力打破偏见:她深入车间与工人交流生产细节,亲自带队赴美谈判废纸采购,甚至在金融危机期间连续数月睡在办公室。她的坚韧与果断,让员工、合作伙伴乃至竞争对手都心服口服。
2. 环保与责任:将“废纸循环”进行到底
张茵始终将环保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她提出“没有环保,就没有造纸”的理念,在玖龙纸业投入巨资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废气净化装置,将吨纸耗水量从行业平均的100吨降至5吨以下;同时,推动废纸分类回收标准升级,带动全行业向“绿色造纸”转型。
她的努力得到国际认可:2010年,玖龙纸业成为首家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造纸企业;2015年,张茵受邀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分享中国企业的环保实践经验。
六、结语:从“收废纸的”到“造纸女王”的传奇
张茵的创业故事,是一部“从底层到巅峰”的奋斗史,更是一部“将废品变成财富”的传奇。她用30年时间,将废纸回收这一“低端行业”做成千亿规模的产业,不仅改变了中国造纸业的格局,更推动了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
正如她所说:“别人眼中的废纸,是我的宝藏;别人觉得脏累的活,是我的机会。创业没有捷径,只要你愿意弯下腰,脚踏实地,再小的生意也能做出大文章。”
推荐阅读:
张兰的创业故事:从“阿兰酒家”到“俏江南”的餐饮传奇与商海沉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