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手机共享维修”首现高校,大学生创业生意火爆

2个月前 (07-07)创业故事106

“以前手机、电脑等出了问题,找售后维修要跑很远,费时费力又费钱。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轻松搞定,实在太便利。”近几天,武汉学院的师生纷纷感慨道。

武汉学院师生们所说的便利,得益于该校工商管理系大二学生范鹏飞的创业项目——“手机共享维修”。该创业项目采用020运营模式,通过“银杏校园”微信平进行下单,选择手机维修类型,平台预估价格,线下运营团队定时定点上门取件。同将物流跟踪系统引入到维修中,让用户可以随时监控手机维修状态。在校内有专门维修人员负责常见机型的常见问题维修,如果是罕见机型或是特殊问题,也由他们外送到专业维修机构,方便快捷。

与其他共享平台一下,在他们的平台中维修产品也需要先注册会员,针对在校生会员费用是99元,毕业时可以退回会员费。注册后在不更换配件的情况下全部免费,在更换配件的情况下价格也很低,就拿iPhone 6手机屏幕更换为例,他们外屏的价格是118,内屏是238,而通过官方维修单是内屏就近千元。项目启动一周以来,取得了不错的反响,有37多人在平台注册了会员,接到了55个维修订单,营业额近7000元。

谈起创业的初衷,范鹏飞说这得益于自己的“爱折腾”,他说自己从小是孩子王,调皮捣蛋但也很有领导力。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范鹏飞自己的事基本都由自己做主,从初中开始就上了寄宿学校,这也锻炼了他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决断力。在高考报志愿时,其他同学都是先选学校再定专业,而他却是根据专业选学校,他的专业方向是工商管理,笃定今后要自己创业。

上了大学,从大一进校开始,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当过夜班快递分拣员、旅行社代理、软件推广,曾经从学校出发经步行、公交、地铁辗转3个小时到城市的另一边做兼职,报酬只有100元。他做兼职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事实上他的家境还算优越,父母给的生活费也不少,这么做只是为了锻炼自己。当问及兼职及创业是否会影响学业时,他说大学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多了,没有课的时候、下午下课到晚上睡觉这段时间、周末、寒暑假,都可以做很多事,关键看你怎么利用。

大一暑假,经学校选拔,范鹏飞参加了EIR大学生创业特训营。“回想起训练营那段时间,还真是挺辛苦,武汉最热的月份,每天辗转与学校和培训地之间,生活费有限加上学校暑期食堂营业时间短,基本上都是靠泡面度日。”范鹏飞笑着说。虽然辛苦,但也收获颇丰,通过理论学习,项目演练的训练,进一步打开了他创业的思维,也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从集中准备到项目正式启动,仅仅用了一个的时间。这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范鹏飞说。在该校马化腾教学楼5楼武汉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记者看到了范鹏飞创业团队的办公室,从511-515完全打开的大通间宽敞明亮,色彩明艳的装修风格青春活泼,办公家具一应俱全。“这都是学校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的,对于我们这样创业初期的团队,能有这样的办公场地,实在是太棒了,这条件估计是其他学校创业学生没法比的。”范鹏飞略带骄傲的说。

在团队管理上,这个未满20岁的小伙子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们创业团队的办公室里,陈列着《孙子兵法》、《道德经》等书籍,他说这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一些经典,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修养和智慧。由于团队成员都是年轻大学生,思维活跃也有散漫和拖延毛病,针对这一点,范鹏飞想出了每周抽两到三天组织大家晨跑的对策,至少围绕操场跑四圈,被团队成为“四圈文化”。

面对记者“现在创业的大学生很多,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对此你怎么看”的提问,范鹏飞的回答是:“我不能保证这个项目一定能做大或者说能赚多少钱,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个人能力会得到提升,而且会收获一个优秀的团队,只要有这些就足够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92.html

“手机共享维修”首现高校,大学生创业生意火爆” 的相关文章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是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民众最富裕、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的省份之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浙江的城乡发展的均衡性较好;民营企业占主体地位,改革创新的意识较强。这些都是浙江的重要优势。城乡共富,关键在吸引人才流向农业、农村。眼下,浙江各地都在实施“两进两回”助乡村振兴...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性创业故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养牛这种活,一般都是由男人来干的。而她,原本是办公室里的光鲜亮丽的80后白领,却毅然辞掉了这份轻松的工作返乡创业回来养牛,开始悟起了养牛的门道,并从中寻找到了巨大的商机。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女青年刘素珍,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后,如今已成为当地养牛行业里的一位著名网红“牛倌...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初秋雨后,雁北大地格外凉爽,放眼望去,山坡和草地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衬托下,雪白的羊群自由地分散在山野间,分外显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采风团来到右玉县,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倾听这位“羊代表”背后的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一、回乡创业“养羊”得意朔州市右玉县张千...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眼下,正值儿菜的丰收季,位于梅桥镇500亩儿菜也陆续迎来了采摘期。11月21日,记者来到蚌埠绿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儿菜种植基地,地里长满了成熟待收的儿菜,几十名村民在地里熟练地割菜、除叶、搬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上个月,我们就开始了采收工作,现在每天发货量都在4万斤朝上,全部送...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如今,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措施的实施,一大批青年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家乡为“舞台”大展拳脚,唱响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近日,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两位回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作为“85后”“90后”的他们,原本都被家人寄予厚望: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