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5后”山西姑娘放弃编制转而卖服装创业,拍短视频破圈传统行业

10小时前创业故事11

1.jpg

95后创业故事,当同龄人还在职场摸索时,山西女孩王清怡做出了一个大胆选择——放弃“追求”大学教师编制,接手父母经营了20年的20家传统服装店。凭借10余条短视频,她让太原东都服装城“红彤彤”店铺从批发市场走向全网,视频累计播放量破10万+,粉丝量每天呈上升趋势,推动店铺销量显著上升。这个95后女孩如何用短视频撕掉“服装二代”标签,完成传统行业的华丽转身?近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近王清怡,听她讲自己新的创业故事。

一、放弃“编制老师”成“服装二代”:用短视频破圈

2025年春节,当家家户户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中时,26岁的王清怡却伏案疾书,将人生经历一笔一画绘成思维导图:幼年由祖辈抚养的独立、山东工艺美院的专业积淀、海外留学对时尚产业的洞察……每一段经历都成为她破圈短视频的“灵感坐标”。“我要让观众通过镜头,看见一个有血有肉的品牌故事,而不仅是衣服。”她笃定地说。

这个看似“突然”的转型,实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彼时,刚从国外留学回到家乡太原的王清怡面临两难抉择——一边是十拿九稳的教师编制,一边是父母经营20年却亟待转型的20家传统服装店。除夕夜,她翻出读研时写论文的思维导图笔记,突然顿悟:“既然能用导图拆解学术课题,为什么不能梳理自己的人生?”经过自己多天的梳理和思考,王清怡决定:放弃稳定的教师编制,接手父母经营多年的服装店,并开启新的创业。“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父母的期待,也是自己人生难得的历练。”王清 怡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接过父母服装事业的接力棒后,王清怡将二次创业的突破口聚焦在了短视频上。在自媒体朋友的启发下,她将“服装二代”“拒绝躺平”等标签融入导图分支,最终锚定方向:用短视频为自家服装店引流,不做枯燥的带货主播,而要成为“品牌故事的主理人”。

“思维导图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优势——懂设计、会讲故事、有海外视野。”王清怡坦言。此后,她的短视频彻底告别“店铺叫卖式”风格:镜头前,她以海外求学经历解读服装设计潮流;用童年与祖辈的故事带出品牌“家文化”内核;甚至将论文答辩的逻辑用于拆解产品卖点。一条讲述“红彤彤”店铺改造始末的视频,在30秒内呈现出了“传统与潮流的碰撞”。网友惊叹:“原来接班不是换个招牌,是给老店装上新灵魂!”

二、一条视频拍十几遍:流量密码藏在“强迫症”里

镜头前的王清怡,总以清新利落的形象示人——她或在改造后的“网红风”店铺讲解产品细节,或举着衣架调侃“被迫继承20家店”的戏剧性标签。但鲜少有人知道,每条看似轻松的15-30秒视频背后,是她近乎苛刻的打磨:为呈现服装面料的垂坠感,她曾调整灯光角度20次;为精准传递“大牌平替”的性价比优势,一段30秒的解说反复录制10余遍,“衣褶弧度不对就重拍,语气不够自然就重来”。

这种“强迫症”式的创作,让她的视频成为行业样本。在一期爆款视频中,她首次揭开家族品牌的情感内核——镜头扫过母亲王彤英泛黄的创业老照片,背景音是她温柔的讲述:“我妈30年前睡火车座位底进货时,大概没想到今天会成就一个全品类供应平台。”视频用蒙太奇手法穿插历史影像:1991年,母亲放弃“铁饭碗”成为太原天龙大厦导购;1993年扛着麻袋挤绿皮车往返石家庄进货,为省钱蜷在座位下过夜……“下期视频会讲她产后怎么东山再起。”王清怡故意留下的悬念,这条视频当天发出后播放量就直冲3万+,评论区涌满“求更新”。

“网友爱看有血有肉的故事,而不是冷冰冰的货架。”王清怡深谙此道。如今,她的短视频构建起立体叙事:既有店铺改造的“爽文”进度——从土味批发档口到ins风体验空间;也有二代接班的真实困境——凌晨3点核对直播选品,带着00后店员特训服务话术;更有两代创业者的精神对话。当母亲在视频里说出“错九次没关系,第十次对了就行”时,年轻观众突然理解了王清怡的执着:“原来她的完美主义,是刻在基因里的创业魂。”

三、接班不是守业,而是向传统“宣战”

当王清怡接下家族20家服装店的“接力棒”时,亲友们以为这只是一场顺理成章的交接。但这位手握海外时尚管理硕士学位的95后,开始展开全国调研——在广州白马服装城,她记录下年轻客群对“场景化购物”的痴迷;在湖南网红买手店,她用卷尺丈量陈列间距,发现“视觉呼吸感”才是引流关键。“父母那代人靠勤恳,我们要靠数据说话。”她将厚厚一本调研笔记拍在会议桌上,开启了传统服装店的“三大革命”。

“货架上80%是中年款式,年轻顾客进门转头就走。”王清怡的首次改革直击痛点。她砍掉过时单品,推出两条爆款线:一是覆盖全龄段的“山西人的优衣库”,基础款T恤定价比同类产品低15%;二是“大牌平替专区”,满足大众对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追求。更绝的是在内衣区引入“小心机”——法式蕾丝吊带背心、无痕运动内衣等小众设计,让消费者直呼“这才是批发市场该有的宝藏”。

“以前店铺像仓库,现在要变成打卡点。”王清怡带着团队飞赴广州、长沙,将潮店的“沉浸式体验”搬回太原。她把太原东都服装城的“红彤彤”店铺彻底颠覆,1500平米的店铺里,入口处设置“慵懒风居家场景”,还摆放着王清怡自己手绘的宣传页,衣架上挂的全是明星同款防晒服;最火爆的“大牌平替区”,顾客试衣时忍不住拍照发圈。一位老客户看完短视频后连夜赶来:“你这哪是服装店?分明是网红展!”

“光靠线下,永远走不出山西。”王清怡自己当模特穿着新品,给网友们讲穿搭。转型半年,店铺零售额较以前显著上升,令王清怡最得意的是评论区那句话:“原来‘服装二代’不是坐享其成,是把父母的江山打成新天下。”

四、未来蓝图:在华北最大批发江湖劈出“新航道”

站在太原服装城的东都服装城楼上俯瞰,数千家商铺如棋盘般铺展——这里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而王清怡改造的“红彤彤”店铺,正像一簇跳动的火苗,点燃了整个市场的转型热情。“刷到你家视频的客户,现在都带着手机来店里直播了。”隔壁档口老板的感慨,印证着这场变革的辐射力。

“当年妈妈在这里白手起家,现在我要带这片热土二次创业。”王清怡的手机里存着特殊对比图:一张是1993年母亲挤在绿皮车过道的进货照,另一张是无人机拍摄的太原服装城全景——鳞次栉比的楼宇间,数十家店铺正在更换网红风门头。“短视频教会我最重要的事,就是传统批发不是夕阳产业,只要敢把档口变秀场,哪里都是C位。”

望着施工中的直播基地,她已构想出更宏大的场景:当各地采购商通过直播间一键下单,当太原设计直供全国网红,当“山西服装”从批发标签升级为地域品牌——这个26岁女孩正在证明,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老牌批发市场也能成为新消费时代的“造浪者”。山西晚报记者 李飞飞 实习生 程亚妮

推荐阅读:

“折翼”不折志“小岑妹”:19.5万粉丝见证,用短视频点亮家乡“明星路”

视频创业团队靠“乡土视频”圈粉百万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91.html

““95后”山西姑娘放弃编制转而卖服装创业,拍短视频破圈传统行业” 的相关文章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结缘VR行业 创业梦起于创客大街出生于1993年的毕凯斌,虽然故乡威海也是海滨城市,但在青岛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更想留在青岛闯出一片天地。...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今年1月,丁玉坤新成立了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让自己的创业生涯更上一层楼。河北日报记者 解楚楚摄6月14日,记者来到坐落于石家庄市新华区钟宏路京津冀残疾青年创业园内的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它的创立者丁玉坤。丁玉坤今年40岁,先天性脊柱裂让她从小双足变形、双髋关节脱位。面...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金秋送爽,层林渐染。在梅县区程江镇浒洲村的一个山头,漫山遍野的柚树,挂满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柚,丰收的喜悦爬上伊为香家庭农场主人黄小香的眉梢。今年,是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此打拼的第10个年头。即将开摘的金柚,则是他们创业梦结出的丰硕成果。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摘柚,姐姐现场直播带货,向粉丝推介金柚。舍弃...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内蒙古商都县:返乡创业姐妹花 乡村振兴写芳华

姐妹创业故事:在众多的创业大学生中,许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西井子镇灰菜沟村的师乐、师璐,这对姐妹花便是其中的一对。她们俩一个出生于1995年,一个出生于1997年。这对九零后的大学生姐妹,硬是凭着一腔热情和一股不输男人的劲头,扎根农村,创出...

80后小伙创业养羊 连亏七年屡败屡战 “金点子”扭转困境

80后小伙创业养羊 连亏七年屡败屡战 “金点子”扭转困境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各地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带动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荆州市荆州区菱角湖管理区的小伙子蒋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15年创业路,曾遭遇7年山穷水复的绝境,又因为一个金点子,柳暗花明、走向成功。85后乡村创业代表,荆州市荆州区小有名气的养羊达人,带动周边1...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威宁: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地处黔西北乌蒙腹地的威宁县,境内拥有百草坪、灼圃草场等116万亩天然草场,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威宁充分利用“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这张名片,因地制宜打造牛羊等生态畜牧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畜牧强县”,推动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家庭牧场:赶着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