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陈翠云:“泥鳅大王”的创业致富路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8

32岁的陈翠云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锦江镇铁山村人,因为家境贫穷,中学毕业后外出打工,2006年回乡创业。他结合当地农业实际,大力发展养殖业,走出了一条养殖泥鳅的富裕之路。

锲而不舍 迎难而进

在乡村舞台大显身手

陈翠云中学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养家,但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他不甘心守着农村几亩地过日子,毅然选择了外出打工。2004年,陈翠云用打工攒的钱在宁波开了一家蛋糕店,因为眼光准,能吃苦,蛋糕店生意非常好,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翠云在宁波开了4家蛋糕店,一年能挣20多万元。然而2006年冬天,就在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陈翠云突然把宁波的蛋糕店全部转让出去,一共投入60多万元,在离老家十多公里贵溪市樊家村建了个泥鳅养殖场。

当地几十年以来从没有人养过泥鳅,陈翠云放着好好的蛋糕店不开,却要回家养泥鳅,很多人不理解,但陈翠云坚持自己的选择。在宁波菜市场,陈翠云发现冬季泥鳅的价格高达20元,比家乡高出两倍多,他敏锐觉察出商机,认为养殖泥鳅是一个创业致富的好途径。于是他毅然决定把自己在宁波的蛋糕店全部转让了出去,回江西老家乡村,建立专业的泥鳅养殖基地,开启创业致富之路。

然而由于养殖经验不足,技术操作不当,创业之路并没有预期的那般顺利。陈翠云第一批买入了两万多斤野生泥鳅,由于这些野外捕捉的泥鳅,大部分在抓的时候就已经受伤,再加上养殖场初期的设施不够专业,泥鳅受到水鸟、蛇的伤害,十几天的时间,陈翠云花30多万元买的泥鳅几乎全部死光,再加上建养殖场的投入,全家60多万元的投入都赔了进去。陈翠云没有退缩,初期创业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不仅要有创业致富的激情,还要懂创业致富的技术。他虚心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悉心钻研养殖技能,同时说服家人,借款60万元从头再来,在养殖实践中边干边学,迎难而上,分析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非常实用的养殖方法。他积极主动改变传统的养殖习惯,改革创新观念。响应当地政府的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号召,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扩大再生产,扩大养殖规模,走规模经营的路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摸索和多方的请教,陈翠云终于在2009年突破了泥鳅繁育技术的难关。当年繁育泥鳅苗1000多万尾,发展泥鳅养殖面积60亩。许多当地养殖户也纷纷找到他购买泥鳅苗。为了扩大销路和增加知名度,他在网上开通了销售渠道,同时因陋就简,采用好多土办法加大泥鳅的繁育量。当年便养出成品泥鳅10万余斤。实现了年销售额300多万元,这让他不仅还清了欠债,还有了资金扩大再生产。

2011年陈翠云开办了宏鑫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建成一个年繁育能力2亿尾的苗种繁殖基地。凭借前几年开辟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更多的客户。通过几年来的摸爬滚打和艰苦奋斗,他的养殖场已经从最初只有几亩的小鱼塘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面积达60多亩的养殖基地,实现了他自己创建规模化养殖基地的理想。并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致富能手。

感恩社会 服务乡邻

带领乡民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陈翠云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帮助周围乡邻共同致富。他创立的宏鑫特种水产养殖公司每年都要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一百多人,让附近乡邻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同时他还热情地为其他养殖户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只要是有养殖户上门求教他总是热情地帮助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和养殖信息。近年来为乡亲们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养殖户家中提供技术服务三十余次,无偿提供养殖书籍二十多本。并在其他养殖户遇到资金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帮助,低价赊销泥鳅苗等。开办小型养殖业务培训班,大家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发展养殖业,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如今的陈翠云已经建起了赣东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泥鳅养殖和苗种繁育基地,产品远销到浙江、福建、湖南、安徽及本省的上饶、九江、抚州、鹰潭等地;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带动近200户(农)渔民共同致富,成为江西省闻名的养殖“泥鳅大王”。他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重新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规划着成立养殖协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协会为手段,整合现有资源,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彻底改变家乡面貌,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99.html

“陈翠云:“泥鳅大王”的创业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古代社会都是男人当家,往往男人都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这并不代表女人就没有当家立柱的能力。我曾经听说过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分别是来自河北的李女士和来自福建的张小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女性的自强,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扛起家庭的重任。李阿姨一直以来都是从事餐饮行业,也赚了不少的钱,承担了家庭的基本开...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创业故事,虎年新春,一只胖嘟嘟的“憨憨”胖虎,成为全网最火的动物明星之一,活跃在表情包、红包封面和各大品牌的联名产品上。这只火爆全网的老虎形象,是由我国人气漫画家不二马大叔创作的IP——“我不是胖虎”。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胖虎是由龙岗2013文化创客园的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造“出道”,而这...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