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租用车库走到万亿美元企业——杰夫·贝索斯的亚马逊创业传奇

21小时前创业故事12

参考消息网7月29日报道美国《财富》杂志网站7月16日刊登题为《亚马逊的草创岁月:贝索斯用租来的车库当办公室,在当地的巴诺书店举行团队会议》的文章,作者为尼克·利希滕贝格。全文摘编如下:

杰夫·贝索斯从在贝尔维尤租用车库起步,到执掌2.4万亿美元企业的创业历程,已成为商界传奇。1994年夏天,贝索斯放弃了自己在华尔街刚刚起步的事业,带着一个愿景搬到华盛顿州的贝尔维尤:他要建立一家有朝一日能销售万物的在线书店。亚马逊的第一个总部是一间普通的出租屋,他与当时的妻子麦肯齐并肩工作,打包书籍并亲自驱车送往邮局。那个水泥地面和服务器嗡嗡作响的车库,成为日后被称为“万物商店”的诞生地。

这里也孕育了贝索斯作为亚马逊创始人的“第一天”理念——后来他将这种“第一天”理念深植于他的庞大企业:对待每天的工作,都要像公司第一天成立时那样。成败可能就在转瞬之间。贝索斯从自己的“第一天”开始,就将创新、冒险和数据驱动的迭代机制制度化。

但抛开车库神话和耳熟能详的创业故事,亚马逊的崛起还可解读为对网络效应的惊人预判、战略性长期思维和对客户执着关注的产物。事实上贝索斯曾想将公司命名为“Relentless”(意为“永不停步”),至今人们在访问“relentless.com”时仍会跳转至亚马逊。

创业初期资源匮乏,办公空间紧张。那些日子里,贝索斯和他的小团队常在当地一家巴诺书店开会。他们深知其中的讽刺意味:这家新兴的在线书商正在全美最大实体书店的过道里规划未来。

1996年,随着亚马逊声名渐起,巴诺公司创始人里乔兄弟注意到这个对手。他们会见贝索斯时表达了钦佩,同时警告自家即将推出的在线业务会碾压亚马逊。贝索斯不为所动,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提出“快速壮大”口号并瞄准急速扩张。

当亚马逊搬进正式办公室时,贝索斯延续初创作风,用回收门板当作自己和员工的办公桌。他想传递“物尽其用”的理念。

贝索斯向亲友和少数投资者募资,为换取发展资金出让大量股份。公司首个产品是二手图书——因其普适需求和运输便利性而被选中。但贝索斯的雄心远不止于此:他希望建立一个可以向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销售任何东西的商店。

与许多互联网泡沫时代的企业家不同,贝索斯抵制了快速盈利的诱惑,选择以牺牲短期回报为代价优先扩大规模。他如今著名的“遗憾最小化框架”决策过程(一种强调立即行动以避免未来后悔的决策过程)推动他作出一系列大胆冒险:放弃个人收益、说服早期投资者支持亏损运营、建设初期看似大得不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这种严格自律的再投资培育出全球最先进的物流网络之一,使亚马逊不仅能在图书领域独占鳌头,更能称霸所有涉足的商业领域。

到20世纪90年代末,亚马逊的产品已从图书扩展到音乐、电影和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其他商品。公司对客户体验(快速配送、低价策略和持续扩充的品类)永不停步的追求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亚马逊挺过互联网泡沫破裂,熬倒竞争对手,同时持续创新,推出亚马逊Prime会员、Kindle电子书和亚马逊网络服务等,标志着公司已从单一零售商转型成为一个平台。

通过向第三方卖家开放平台和推出亚马逊网络服务,亚马逊不再只是一个商家,而是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亚马逊网络服务尤其堪称将内部能力转化为外部市场服务的经典案例——这一举措重塑了整个互联网的经济模式。亚马逊永不停步的进取精神使其逐渐演变为一种近乎公共事业的存在。

如今的亚马逊已成为横跨电子商务、云计算、娱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巨头。截至2025年7月,其市值达到惊人的2.4万亿美元,位列全球市值排名第4大的公司。

但亚马逊的影响力远不止于财务报表。它重新定义了供应链预期,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并引发关于反垄断的迫切追问。批评者指出,推动其崛起的机制(激进再投资、平台垄断和数据杠杆等)也造成结构性依赖,对市场竞争、隐私保护和劳工权益产生深远影响。(编译/林朝晖)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80.html

“从租用车库走到万亿美元企业——杰夫·贝索斯的亚马逊创业传奇” 的相关文章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是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民众最富裕、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的省份之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浙江的城乡发展的均衡性较好;民营企业占主体地位,改革创新的意识较强。这些都是浙江的重要优势。城乡共富,关键在吸引人才流向农业、农村。眼下,浙江各地都在实施“两进两回”助乡村振兴...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五一小长假是旅行的好日子,对宝爸宝妈来说,也是培养亲子情感、户外活动的好机会。在礼泉县骏马镇的沃野青青公社,一群孩子们围绕在讲解员的周围,亲自体验农事的乐趣,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据了解,礼泉县沃野青青公社是一家由返乡青年大学生组建的以种养殖相结合,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生态农场。园内除了开展自然教...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到我们的‘经小萌’直播间!今天我们的西瓜全部来自汉川西瓜合作社,由我们亲自选品,又大又甜,我切开给大家看一下……”在主播的展示、介绍中,直播间的弹幕迅速滚动起来。4小时内,2000斤西瓜被销售一空。直播当天现场“经小萌”是由湖北经济学院电商创业实验室老师毛志斌和大学生素质班老师宋健...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徐州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度贾汪区共有165家涉农网络营销主体,主要销售农产品、农资、农村旅游点门票三大类,销售额3.54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作为新兴业态的农村电商经济迅速崛起,正在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年来,徐州贾汪区涌...

从深圳返渝创业,他认为重庆跨境电商大有可为

从深圳返渝创业,他认为重庆跨境电商大有可为

在重庆举办第四届西洽会期间,王开万一直留在重庆,各个区县去考察,最终他准备将跨境电商企业设在两江新区。目前新公司在筹备中。王开万创业从事外贸行业11年,其中做跨境电商就有9年时间。他的公司在深圳,将中国的家具、服饰、箱包、宠物用品、户外用品多几十个品类的产品,卖到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但最近,他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