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52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

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

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单单看这,他还像个学生。但他裤腿满是灰,腰间还挂着驱蚊用的熏香,打起药水来动作十分利索。绿色的芭蕉林在道路两旁形成别样的风景。往往在比桂林更南边的地方人们才种植芭蕉,黎新发为何在本地种上了芭蕉树?他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黎新发正在芭蕉地里打农药

从十八九岁起,黎新发就一直在家务农。他种过地、养过猪,还做过几年批发香蕉的生意。“我到处都去批发香蕉,它价格稳定,我为什么不自己在家种呢?”心中有了想法,他便行动了起来。

芭蕉种植试验成功

2018年,黎新发从外地带回来西贡蕉苗子,种了七八棵。“芭蕉的种植技术要求不高,经过试验,我们这里的气候能适应,我就扩大了规模。”从种几棵到种五六亩,再到如今,他已经种了20亩。

黎新发种植的西贡蕉两年挂果,今年是第四年。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的芭蕉主要销往阳朔本地的批发市场,价格稳定。因此,他只需要做好果树的管护工作,不用担心销路,如果品质特别好的话还会有老板上门来收。头两年种芭蕉,一亩地他能挣几千块。

今年由于受去年的技术管理影响,原本10月底应接近芭蕉采收的尾声,但到现在芭蕉才开始大批量下树。在地里,他指着一串芭蕉说:“你看最顶上的已经有点黄了,马上就要收下来了,用刀割下来后在家里放两天,这样芭蕉就可以卖了。”

今年20亩地产量约为3.5万公斤,按照每公斤3元的收购价格,一年下来除去成本能有7万元左右的纯收入。“这个收益不算高,如果管理得好还能再高蛮多,明年会有个更好的收成。”

发展成连片产业

黎新发年纪不大,但是在种芭蕉这件事上成了村里人的“老师”,目前留公村种植西贡蕉约70亩,在别的村子也有农民跟着种了近30亩。他告诉记者,做香蕉生意的几年他走南闯北,从产地到各地的收购市场都跑遍了,他从农民种植地里学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西贡蕉种植的关键在于管护,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浇灌、施肥。由于村里不少村民跟着种起来,黎新发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也重了。因此,平日里他毫不吝惜把种植技术教给大家。

黎新发所在的留公村是传统古村落,村支书黎维勋告诉记者,现在乡村发展机会多,很多年轻人愿意留在村子里发展产业。留公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农业方面,村民大多发展传统的种养,黎新发年轻有干劲,做事胆大而心细,因此村民愿意跟着他“闯”。现今,村里的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大家也更关注这个产业的发展,相互学习、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还将继续探索如何使得农旅结合,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96.html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的相关文章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这几年,农村的变化非常大,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带动了很多空白行业,不少农区都在发展地方经济,农民职业的环境越来越好。2022年,就有以下这些看好的致富门路,有了机会,人勤快一点,创业也并不再难了。一,短视频、直播培训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如今流行短视频、直播,很多人通过自媒体获取了一桶金。特别...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淠河岸边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通过在土地整合上下功夫,连片开发,打造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吸引了许多在外创业的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在外经...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