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9

惠阳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兄弟曾广浩、曾广深,在成功打造惠阳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后,又涉足了新领域——这回是惠阳冷门养殖行业,石金钱龟、草龟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养龟菜鸟到如今能够帮龟治病,曾氏兄弟的养龟场成为当地最大规模养龟场,养龟7000多只,是惠阳重要龟种、龟苗集散地。

曾氏兄弟与陈勇明打理的养龟场养殖规模达7000多只,为惠阳最大规模的养龟场。

半夜驱车带病龟到博罗请教治疗方法

从省道357线永湖老围下段拐入陈坑村民小组,沿着蜿蜒的村道驱车行驶大约2公里,便能看到一幢不起眼的民房坐落在山腰。在房子旁边,是石金钱龟、草龟生活的池子,池子顶上种了许多绿植,藤蔓从木架上垂吊至池中,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水泥池子就隐藏在一片绿藤下面。水池里铺着厚厚的细沙,时不时可以看到石金钱龟探头上来。

80后曾广浩、曾广深兄弟曾在惠阳区成功创办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在机缘巧遇下,曾氏兄弟认识了永湖镇老围下村从事养龟多年的陈勇明,决定一起从事石金钱龟、草龟养殖,并成立一品居龟旅游生态有限公司。

早在2005年,看到朋友养龟后,陈勇明也开始自己养龟。但因缺乏经验,刚开始养了200只龟苗,有一半病死了。后来养殖成本高,加上养龟技术不足,他放弃了养龟。2010年,陈勇明认识了曾氏兄弟,又开始了养龟事业。

“石金钱龟养殖和培育龟苗市场前景好,但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且要细心照料。目前,养殖基地投入达500万元。”曾广浩说,刚开始时,养的龟开始出现流鼻涕、龟壳溃烂等症状,他意识到出问题了,于是带着病龟到博罗的大型养龟场寻求解决办法,有时候甚至是半夜驱车过去请教。

在同行的耐心帮助下,陈勇明、曾氏兄弟慢慢掌握了养龟的科学方法。“养龟需要细心照顾,每天都要到池里巡视多次,‘望闻问切’— 观察他们状态、眼神和食量。”陈勇明指着正在治疗的龟说,例如感冒、肺炎、肠胃炎都是乌龟常见疾病,龟浮水不动,说明得了肺炎、肠胃炎;龟壳出现溃烂感染了真菌,这些都要及时治疗,不然会传染龟群。

未来要打造成为一个科普教育产业项目

养龟场的布局,完全是模拟野外生态环境来设计,龟池、沙滩、草地等一应俱全。石金钱龟、草龟以及鳄鱼龟分区养殖,每个池里有100多只龟。养殖池将活动区和喂食区分开,在池中沙地是石金钱龟产蛋之地。

陈勇明介绍,这里的龟主要喂食新鲜鱼、虾以及饲料,目前养殖规模7000多只,算得上是惠阳养殖规模最大的养龟场了。

在掌握了养龟专业知识后,这个养龟场的孵化率、龟苗存活率也大大提高。如今正是石金钱龟、草龟的产蛋季节,每只龟一次可产3~6只蛋,这些蛋将放入专门的孵化室,经过80天左右即可孵出龟苗。

据了解,石金钱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今年石金钱龟每公斤可卖600~800元,石金钱龟的龟苗可以卖到200元一只,一只十几年的石金钱龟可卖1000多元。

在曾氏兄弟、陈勇明看来,他们想做的不仅是出售龟苗和成年龟。他们计划进一步完善养殖基地配套设施,整合资源,申请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同时通过生态养殖方式带动旅游业,建设养殖培训基地,让养殖场成为养殖技术示范基地。人们可以在这里了解龟的习性,体验各种龟饮食功效,逐步打造成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产业项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09.html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的相关文章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结缘VR行业 创业梦起于创客大街出生于1993年的毕凯斌,虽然故乡威海也是海滨城市,但在青岛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更想留在青岛闯出一片天地。...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这一批40万件的针织衫,是出口到国外沃尔玛超市的订单。”4月26日,在单县李田楼镇李田楼村头的加工车间里,看着正在忙碌赶制外贸订单200多名工人们,返乡创业带头人马秋花介绍说。今年48岁的马秋花从小在这儿长大,自18岁外出,辗转广东、福建等地务工,挤过工棚,睡过大街,历尽艰辛。吃苦能干的她从打工车...

80后女老板返乡创业卖玉米 回报乡邻恩情助力乡村振兴

80后女老板返乡创业卖玉米 回报乡邻恩情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体系的构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创业,80后女青年丁淇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石头镇三河村的丁淇毅然放弃在城里的赚钱生意,回到家乡卖起了鲜食玉米。经过苦心经营,她创立了自己的鲜食玉米品牌并远销省外,为村民增加了收入,为实现当地乡村振...

湖南汉子放弃百万年薪创业 4套别墅换回13000亩油茶

湖南汉子放弃百万年薪创业 4套别墅换回13000亩油茶

“粒粒黄金果,滴滴致富油”。眼下油茶果采摘已接近尾声,在洞口县千亩油茶产业基地,仍有不少村民穿梭在成片的茶林间,有条不紊地忙着采摘、打包、装运,动作迅速而熟练,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在洞口县,小小油茶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而这其中少不了杨柱石的贡献。农村伢子能吃苦成为村里第一位大学生说起杨柱...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10年间,从1个大棚3亩地到200亩地的合作社,从1个特菜单品到全年供应几十个品类,四妮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一路披荆斩棘,将自己的“绰号”做成了“品牌”。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2012年,大学生村官刘前进被分配到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闫刘庄村任村长助理。为推动当地农业转型...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如今,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措施的实施,一大批青年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家乡为“舞台”大展拳脚,唱响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近日,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两位回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作为“85后”“90后”的他们,原本都被家人寄予厚望: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