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90

“这一批40万件的针织衫,是出口到国外沃尔玛超市的订单。”4月26日,在单县李田楼镇李田楼村头的加工车间里,看着正在忙碌赶制外贸订单200多名工人们,返乡创业带头人马秋花介绍说。

今年48岁的马秋花从小在这儿长大,自18岁外出,辗转广东、福建等地务工,挤过工棚,睡过大街,历尽艰辛。吃苦能干的她从打工车间一直做到了管理层,学会了服装加工技术,也有了企业管理经验。

2008年,马秋花回乡探亲时,看到很多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农村妇女因为孩子上学、照顾老人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只能闲在家中难以增加收入,这让向来重乡情的她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我要带领身边的姐妹们一起创业,让大家靠双手赚钱,靠勤劳致富,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年底,马秋花拿着2万元启动资金,带着五六个人从头开始干,租房子、进设备、招工人、做培训、跑订单,她领着村民们很快建起了厂子。厂子曾因资金短缺停工过,也遇到过客户跑路产品滞销的情况,但最终所有困难她都扛了过去。2016年、2017年,单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李田楼镇政府出面帮助马秋花解决了生产车间和设备等问题,渐渐地,马秋花的厂子步入了正轨,成为镇上首个拥有7台电裁刀、100多台缝纫机、1套熨烫设备的服装加工厂。

“当初注册成立的单县泰润服装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拥有200多人的正规公司,生产车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双层设计,引进9条生产线,年产量百万件以上,产品远销欧美等地,去年全年生产总值高达2000多万元。”马秋花说。

“一人富不算啥本事,领着大家一起富才算真本领”,马秋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在马秋花制定的员工招录条件中,有一条是优先录用生活有困难的乡亲邻里,并免费培训,吸引来周边村、镇许多村民。现下,车间里的工人,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8岁,有孕妇、留守孤寡老人,也有残疾人。“只要年龄合适,身体允许,都能进来培训,从而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体面’的收入。”马秋花说。

“公司每月给工人保底工资在1500元左右,平均工资在3000元左右,熟练工每月可以拿到6000元到7000元不等。”在这里工作10年的村民李守刚说,他和妻子杨迎春都已算是公司的老人了。“是花姐让我们相信,靠自己劳动,日子一定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杨迎春说。

“我希望来这儿的工人都能掌握这项手艺,让更多乡亲获得自主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马秋花说。隔壁镇村民石秋艳是公司培养出来的熟练技术工人之一,几年前她开办了自己的服装代加工点,现在已经买房买车,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在马秋花的培养带动下,周边乡镇涌现出许多创业办厂的人,在当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增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近万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59.html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创业故事,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人山人海,挥汗如雨,虾壳成堆。前些年万人龙虾宴那场面,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叫一个热火。”在江苏盱眙县做了30多年小龙虾餐饮的於孝成说,受疫情因素影响,昔日的“大场面”当下难得一见了。从养殖到餐桌,盱眙的龙虾产业链覆盖了一二三产,不仅是当地培育多年的支柱产业,也是让全县1/4人口增收的富民产业。如今,...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近日,在石棉县绯饴家庭农场,刚忙完猕猴桃丰收的农场主曹霞,已做好了冬管的准备。2004年,曹霞为了生计外出务工,曾在水果行业从事批发、营销、产品经理等工作,虽然辛苦却从不喊累。后来,她瞅准家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毅然回乡开启创业之路。曹霞正在猕猴桃下除草返乡逐梦瞄准猕猴桃种植2004年,曹霞和几个朋友一...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一头干练的短发、亲和的笑容、雪白的手套……7年,陈翎隽完成了从“全职宝妈”到“月销30万网红收纳师”的华丽蜕变。2021年初,“整理收纳师”被人社部列为家政服务新工种,“时薪上千元,豪车别墅不是梦”的逆袭神话正吸引着许多人投身整理收纳行业。做“整理收纳师”到底是什么体验?近日,记者走入河南首届整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