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9

9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沛桥村,陈芸站在自家的蟹塘边,看着父亲陈建禄横舟水上、将第一袋蟹笼慢慢拉起,塘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只只举着毛绒蟹钳的肥美大闸蟹离开生活了8个月的鱼塘。秋风徐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间。

2019年,因父亲养蟹连年亏损,陈芸决定返乡创业,希望通过电商把源头好蟹卖出、卖好。2020年,她在拼多多开店,成为拼多多“长三角新蟹农计划”的商家之一;今年,她作为拼多多固城湖大闸蟹头部商家的核心供应商,参加了金秋消费季的丰收节活动。

作为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起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主要参与平台之一,9月7日,拼多多正式启动了系列电商助农活动,固城湖大闸蟹正式登陆“丰收节”专区;同时,拼多多联合科研机构发布了长三角“河蟹商品分等分级标准”,助力产业良性发展。多多赋能蟹都,金秋共庆丰收。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间,固城湖水域方圆百里,这里出产的大闸蟹又被称为“固城湖螃蟹”或“高淳螃蟹”,有“蟹中之冠”的美誉。 摄影 安顺

父亲养蟹连年亏损

90后“蟹二代”女孩返乡创业

出生于1990年的陈芸,是土生土长的高淳人,在固城湖边长大。儿时的记忆里,每到秋天,她清早在家门口的水塘边洗漱,有时会顺手抓出一只大闸蟹,在米锅里放上小木架子,上灶烹蒸。饭熟之时,大闸蟹也已全身金黄,品一品,膏满黄肥,鲜甜味美。

固城湖水域方圆百里,这里出产的大闸蟹又被称为“固城湖螃蟹”或“高淳螃蟹”,有“蟹中之冠”的美誉,是中国第一个水产类驰名商标、第一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中华绒螯蟹典范品牌”。

因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固城湖边的村民们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养殖大闸蟹,原本做木匠的陈建禄也跟着承包蟹塘、养殖大闸蟹,规模从最开始的几亩扩大到了近20亩。养蟹是件辛苦的事,年初放苗,之后在湖面种水草、养螺蛳,日常都要投喂。陈芸作为家里的独女,从小看着父母养蟹,自己却从未尝试过。

父辈养蟹,二代卖蟹,出生于1990年的陈芸放弃城市生活,返乡创业,去年她通过拼多多等平台卖出近2000万元的大闸蟹,今年的大闸蟹季,她已做好准备。

考大学时,陈芸选择了文秘专业,毕业后,她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选择在城市定居,经过几年打拼,她成为一个国际锅具品牌的经销商,在南京、镇江、苏州等地开了6家分店,买车买房,过起了远离农村的城市生活。

陈芸的父亲仍在养蟹,但这条路却走得磕磕绊绊。不是蟹养得不好,而是他不知道如何把蟹卖出好价钱。2017年陈芸得知,家里的18亩蟹塘一共亏损了8万多元钱,2019年亏损额更高,达十几万元。

看着父亲日夜操劳的样子,陈芸坐不住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返回家乡,帮家里卖大闸蟹。得知这个消息时,父亲一口回绝——除了心疼女儿的事业,他也认为问题不在自己。“养蟹十几年都没卖好,没碰过这一行的女儿怎么能行?”

但是,陈芸依旧坚持。她的思路非常清晰:先养一年蟹,摸清门道、掌握大闸蟹的习性;同时借助电商这个日渐成熟的销售渠道,利用自己积累的销售经验,组建电商团队来卖蟹。

2020年,经过近一年的准备,陈芸在拼多多开起了店,销售自家养殖的固城湖大闸蟹。当时,拼多多联合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大纵湖、南漪湖、芜湖、兴化等长三角大闸蟹优质产区,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陈芸的店也成为拼多多“长三角新蟹农计划”的商家之一。

今年,陈芸决定专心做高品质的大闸蟹,成为拼多多固城湖大闸蟹头部商家的供应商。

13年里过手数千万只大闸蟹

团队里的“90后验蟹师”严把质量关

如何保证高品质大闸蟹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出去呢?陈芸团队里有个“守门人”,把着第一道关,他就是验蟹师赵亚云。

赵亚云承担的工作是:每当蟹农来卖蟹,他需要在短时间里准确判断大闸蟹的品质,区分出公母、称好重量,放到相对应的蟹池里。陈芸卖出的每一只大闸蟹,都要经过他的手。

赵亚云,高淳人,也出生于1990年。他自小就爱摸鱼捉虾,与固城湖大闸蟹算是“从小的交情”。“我也很好奇,好蟹的标准是什么?要怎么挑选?”赵亚云回忆,10多年前的一件事令他感触很深:有外地朋友来做客,他特地去市场买了几只大闸蟹,并交代老板“一定要选好的”,但回家做好之后,却发现蟹简直难以下口。自那时起,他就决定自己研究如何挑蟹。

陈芸团队里的赵亚云,是个拥有13年验蟹经验、过手数千万只大闸蟹的“验蟹师”

“起初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靠一只只地吃,一点点摸索积累经验。”赵亚云说,固城湖的大闸蟹的“好”要看8个字:青背、白肚、黄毛、金爪。

比如“黄毛”,指的是好蟹的腿毛呈黄色。因为抓大闸蟹主要是在晚上,到了夜间需要打手电筒,光一照,蟹的腿毛若呈棕黄色,就是好蟹;若是白色的毛,就不算好。

如今,赵亚云已经当了13年的验蟹师,过手的大闸蟹近亿只。他可以做到看一眼、抓一下就能判断公母、重量和品质,其中,重量的误差控制在0.1两(即5克)内。

眼下,正值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经过一整年在大闸蟹行业的摸爬滚打,又有众多“身怀绝技”的伙伴助力,陈芸比去年更自信了。她牵头组建的合作社已扩大到60多人,覆盖社员蟹塘2000多亩,另外还覆盖了合作社之外的蟹塘2000多亩。

陈芸说,去年,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她的品牌“蟹小乔”固城湖大闸蟹销售额做到了近2000万元。她既向父亲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了通过电商销售固城湖大闸蟹是完全可行的。

又是一年大闸蟹季,固城湖大闸蟹已登陆拼多多,8亿多用户将能以实惠的价格买到产地直发、足斤足量的优质好蟹。

坚守品质,用好平台

为拼多多用户送上高品质大闸蟹

大闸蟹的上市期一般从每年9月开始,持续3个多月,将近100天的时间。作为验蟹师,这100天是赵亚云一年中最忙的时间。每天经他手的大闸蟹将近3万只。

“这100天里,有70天都是处理蟹的高峰期,我每天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最短一次一天只睡了2小时左右,经常是倒下就睡。”赵亚云说,验蟹师是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两秒就要过一只螃蟹,并且准确率要高,一旦停下来就会感觉非常疲倦。每年的这段时间,他体重至少要降10斤,年年如此。

13年的验蟹经验,让赵亚云练就了一种独特的能力——闻味辨蟹。每当他经过蟹塘,嗅嗅气味,就能判断塘里的蟹是否已经成熟。“相较于不成熟的蟹,成熟了的蟹会有一股独特的气味。”他说,今年他收了一个徒弟,也是养蟹多年的年轻人。在大闸蟹上市季,他将和徒弟一起帮忙陈芸验蟹。现在,大家都已准备好,为拼多多的用户送上高品质的大闸蟹。

为了迎接今年的大闸蟹季,陈芸团队还新建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核心团队扩大到40多人。陈芸说,今年的大闸蟹季,“蟹小乔”可以供应120万斤大闸蟹。目前,她已经和味库海鲜等拼多多平台的大闸蟹头部商家合作,专供中高端消费市场。“要把品质好、性价比高的源头好蟹卖到全国,让固城湖大闸蟹为全国人民熟知。”

固城湖大闸蟹的特点是“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目前,固城湖大闸蟹已登陆拼多多。

立标准、拓销路 蟹香漫金秋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的固城湖是优质大闸蟹的主产区,固城湖水质清新、水草丰茂、蟹饵丰富,螃蟹养殖面积连续20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已成为高淳区最重要的富民产业和最具特色的地标产业。高淳电商协会相关人士介绍,今年高淳区螃蟹养殖面积21.2万亩,总产量可达1800万斤。

目前,各地的大闸蟹产区都在加速拓展线上市场,据了解,高淳区注册登记的电商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约1200家,网店约5500多家,电子商务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对陈芸来说,今年蟹季,她要坚定地守住品质,用好拼多多这个覆盖率高、曝光率大的电商平台,把优质的固城湖大闸蟹销往全国。她也坚信,自己的“蟹小乔”品牌一定能成为源头好蟹的代名词。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也在不懈努力着,助力各大农产区打造优质的产地品牌、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知名度、推动各地农业产业升级。据了解,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期间,拼多多将为固城湖、洪泽湖等大闸蟹主产区的商家提供资源对接,流量倾斜等政策支持,并通过“百亿补贴”全面覆盖,增强区域大闸蟹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助力其拓展新的消费群体。

而借着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的契机,拼多多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正式发布了长三角“河蟹商品分等分级标准”。在市场现有的通用规则基础上,对大闸蟹的检测方法、质量评定方法、包装运输和贮藏等方面确定了新型的商品标准。对此,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由长三角大闸蟹的分级标准制定,探索更多中国农产品源头的新标准,继而助力高品质、名品牌农产品的形成,让消费者享受到明确可靠的农产品品质保障,同时也能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35.html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的相关文章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高校教师辞职回乡创业,成功打造空心菜品牌

返乡创业故事:在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金澜大道旁,李勇冠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正在不断吸纳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就业。热心家乡发展,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临高籍武汉高校教师李勇冠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李勇冠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新闻专业,毕业后便在武汉一知名高校任职,有着让父母骄傲,让亲人自豪的好工作。前几年,得知...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创业故事:“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