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9

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

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他即选择留学日本,本科在南山大学,攻读环境经济学,研究方向是荒漠化治理和碳汇交易。

在日本留学期间,王钢的学业基本上是半工半读,闲暇时他就出去打工。在日本期间,他曾在日本软银集团有过工作经历,也有很好的前途,但最终他选择了回国,并在家乡创业。

2007年回国后,王钢曾在北京创业工作三年,之后回到呼和浩特开始关注云计算、大数据行业,并投身其中,在云计算这个赛道,王钢不仅成立了内蒙古云计算协会并担任秘书长,还承办了“2013首届中国(呼和浩特)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之后带领团队入职国企探索创新创业孵化、加速、转化新路径等。后来,担任内蒙古中云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负责和林格尔地区的运营及招商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初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自己的才华能全部施展出来。”王钢对自己的回国创业信心十足。

引导、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仅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更是各级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责任。王钢表示,自己一直特别重视的是青年的工作,尤其在团中央、自治区团委的带领下,配合团委学校部、团委青创中心、团委统战部做了大量服务青年的工作,比如在学校部深入学校帮助优秀大学生去做一些义务的讲课。

“2013年,他发起了一个叫小骏马育成计划,主要是面向高校,市场对接,项目实训,培养具备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的科技精英人才,实现内蒙古信息科技领域弯道超车。大概从大三开始去选择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清洁能源类的优秀的本土人才和可能留在内蒙古的大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做一个人才储备库。到目前为止,培养的学生大概已经几千人。”王钢说。

另外,在对广大归国留学青年的服务方面,2015年7月,内蒙古欧美同学会正式成立,王钢出任常务副会长,任职近7年,他一方面广交留学生朋友,为这些留学生回国铺路架桥,也让这些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谈及未来的规划,王钢表示,一方面会持续服务更多海归留学生、归侨、新桥、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在内蒙古团委的指导下持续为本土大学生服务,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 。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5.html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的相关文章

背靠母校好创业 山大学子赚大了

背靠母校好创业 山大学子赚大了

创业故事: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山西大学成功入选,这是该校继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以来,在创新创业领域又一国家级层面的突破。山西大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们提升了哪些能力?11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听部分山大学子讲述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故...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海南“蜂王”传奇人生:68岁陈昌卓仍快乐创业

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创业故事,萝卜切开是紫色的?吃起来还是冰淇淋的口感?这种萝卜你见过吗?这就是这两年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的网红萝卜——紫萝卜。一说起网红商品,都应该是不愁卖甚至供不应求才对。可是平顶山鲁山县的程佳佳今年种了200亩紫萝卜,这已经到了成熟期,却遇到了销售困难。一、4500元一斤的种子萝卜喜获丰收却成了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