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创业就像人生提早上高速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1

80后创业故事:就业难,当年一度校园热议的创业潮流,又重新在高校涌动。近日,羊城晚报、团省委、省学联等单位联合举办“激情创业,理性闯关”广东大学生创业论坛,多位昔年从校园走上创业之路的成功人士现身,向学子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业体验。

贷款上大学,毕业赚四十万

人物: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

感言:只有勤奋,才能收获。

“创业甜酸苦辣都要尝,但只要你能把握机遇,努力争取,一定能成功。”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说。

“我一跨进大学门槛,就开始了兼职生涯。”2004年毕业于中大管理学专业的谢汝山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靠贷款上了大学,还做了很多兼职,例如卖报、家教、派单等。这些工作让他交了很多朋友,有做销售、保险和做生意的,也有当公务员的。

一次,谢汝山在家教中心派宣传单,介绍一位女生去家教公司报名,老板给了他80元。他非常意外:平时一天派宣传单不到20元,做家教才15—20元,带一个学生就有80元提成……于是他决定专攻推销教育产品。

他去了10家教育机构应聘推广员。无论日晒雨淋、刮风下雨,照样坚持,有时候摆摊还被城管赶。伙伴们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剩下他一人。

半个月后的一次推广产生了效果,很多学员跑过来报名。很快,谢汝山在各高校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将方法告诉他们。通过共同的努力,业绩不断上涨。年收入已经有10万元,大家都解决了学费问题。不过赚到10万元的代价是———谢汝山瘦了10斤。

“李嘉诚说,事业成功虽然有运气在其中,主要还是靠勤劳,勤劳苦干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有很多机会降临在你面前。”

谢汝山大四毕业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三四十万元。之后一年创下了一百万元的积累,现在公司服务网点遍布广东省各地,业务还做到了香港。

学生俱乐部,掘到第一桶金

人物:广州盛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希

感言:目标明确才能成功。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和环境等都差不多的年轻人,结果是90%的人‘没有目标’,6%的人有目标,但目标模糊,只有4% 的人有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20年后,研究人员回访发现,4%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活、工作、事业都远远超过了另外96%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是,4%的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了96%的人所拥有财富的总和。”

广州盛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希说,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发现原来这96%的人,他们的一生中,忙忙碌碌总是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为4%的人达成他们的人生目标,可见目标对于人们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小时候父母常跟我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从小我就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将来找一份好工作,而不是为别人提供一份好工作?”黄希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她用三年时间修完中大自考本科后,就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创业历程。

她大二时就有了自己的收入。中大有很多留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对学语言很有好处。黄希发现了这一点,就和匈牙利、美国留学生一起创办了中外大学生联盟俱乐部,定期展开活动,当时缴费的会员有3000多人。她累积了创业的第一笔原始资金。

“比别人先走一步的优势,培养了比别人先走一步的理念。”黄希如此解读创业体验,就象开车,同样是宝马,在高速公路可以开到180公里,一般马路上只能六七十公里。“在学校时已经有了很多实践机会,我们就比别人提前走入了高速公路,就有机会比别人快10倍或20倍。”

像经过三年努力经营,黄希的广州盛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在是广州市十大优秀外模(国际模特)公司之一。

目前就业压力大,黄却认为正当不错的创业时机,国家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还有三年免税的政策。“美国的创业者协会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通过自由创业成为百万美元富翁的人数,将会远远超过过去2008年来的总和。”

大四开公司,

历曲折几乎破产

人物:广州火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国勇

感言:坚持让我走向成功。

“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都是因为成本控制出现问题。创业过程中,会经历情绪的高涨期,事业的低谷期,最后慢慢平稳下来。”莫国勇说。他2005年毕业于中大计算机专业,创业从大三开始。当时他确定目标:每月赚400元,结果第一个月就赚了8000元,工作是帮企业做网站。

后来陆续有单位找他做网站。他拿到项目后,去图书馆借了十几本书,恶补半个月,做出了网站,积累了第一桶金。

大四,莫国勇注册了公司。“朋友和老师都把钱投进来,5万、10万的都有。”开始时因为成本控制得不好,房租半年后就交不起了,几乎要破产。2005年底,他基本上身无分文,只有电脑、网站和名片,公司没有了,员工也没有了,在外面流浪了四个月。但他没跟任何人借过一分钱,可维持生计的项目,无论大小都接下来。

“即使在最低谷,我也相信,只要能坚持下去,后面会是一片光明。”2006年重新起步,他跟员工说,不管项目客户给多少钱,一定要让客户满意,靠这样的理念将项目一步步做大了。

2007年公司迅速发展。当年莫国勇曾对爸爸说,今年年底回家过年,不能开车就走路回去(大概要500多公里)。结果7月份时,他就实现了目标———买车。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3.html

“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创业就像人生提早上高速” 的相关文章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80后”崇阳返乡创业青年雷志超,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农村这片沃土上,一步一个脚印,一路拓荒开路,带领群众种植黄精奔富路,在黄精地里刨“黄金”。在崇阳县举行的2022年首届“桃溪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雷志超荣获第三名。雷志超是崇阳县肖岭乡白马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浙江杭州经营一家服装公司,开始几...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创业故事:“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大学毕业“杭漂”四年,在积累了一定的视频拍摄经验后,他决定返乡创业,成立农业公司。利用“直播+短视频”模式尝试销售家乡的土特农产品。在拓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增收,他就是徐州市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90后”人大代表宋超。返乡创业他做起了“带货”主播“这是我们刚从树上摘下来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