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74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

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肯努力,干这个一天比(打工)干一个月还挣钱。”

如今,耿店村的大棚从60多个发展到700多个,翻了十几倍,在外打工的110多名年轻人全部返乡创业。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以立足“耿店模式”发展、做强“棚二代”品牌为支撑,2021年6月,聊城市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建成启用。一年来,许许多多的新农人从这里“诞生”,而后奔向更广阔的沃野。

学院成立后,积极对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与200余名各类专家人才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围绕市优质教学资源点,初步形成了涵盖耿店村等全国100余个乡村振兴特色村、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的现场教学版图。

不仅如此,教学课程讲授方面,也是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学院通过现场教学、理论辅导、研讨交流、研学体验等培训方式,精心打造了党性教育专题课程、乡村振兴专题课程、‘耿店模式’专题课程、专业技能专题课程等系列特色课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农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

“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做强‘棚二代’品牌,集聚优势资源,精心组织、规范服务,把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创建成一流的人才创培基地,凝聚人才振兴的中坚力量。”学院负责人表示。

搞的产业是什么呢,那就是蔬菜大棚。

当然,蔬菜大棚这个词语已经很土了,现在,叫作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什么呢?

就是在一个大棚,里面还有现代化的设备,根据人工测算的蔬菜需求,定量的供给营养元素、光照和水分。

以前,叫作鸡鸭养殖,鸡鸭关在笼子里被动地接受饲料。现在叫作蔬菜养殖,蔬菜也被定量的营养元素供给。

这当然是很正常的事情。外面不好混了,自己村里有土地,有生产资料,那就回村搞农业。

都成为了农业工人,远比在外面打工强得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98.html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的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西藏90后返乡创业:他和他的“猪队友”

西藏90后返乡创业:他和他的“猪队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中一批批90后返乡创业在农村开辟自己的新天地努力实现青春价值墨竹工卡县拉东村的桑登顿珠就是其中一位“藏香猪”被称为“高原之珍”,与普通的圈养猪相比,藏香猪生长周期长一倍,运动量大。因为跑得多,藏香猪的身材比普通圈养猪更加“健硕”,脂肪含量较少,肉质鲜美。相应地,藏香...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金秋送爽,层林渐染。在梅县区程江镇浒洲村的一个山头,漫山遍野的柚树,挂满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柚,丰收的喜悦爬上伊为香家庭农场主人黄小香的眉梢。今年,是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此打拼的第10个年头。即将开摘的金柚,则是他们创业梦结出的丰硕成果。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摘柚,姐姐现场直播带货,向粉丝推介金柚。舍弃...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13岁前,她几乎不出家门;16岁,她第一次逛菜市场,异样的眼神让人崩溃;32岁,她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经营5年实现月入过万。因为双脚一级肢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清水潭村的莫小玲在遇见“美”的路上,努力了10年。在朋友眼中,这位“80后”小姐姐脸上总漾着笑意,聊天时不时抖包袱,让人轻松愉悦。如...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

丁涛:小鹦鹉玩出大产业 播报文章

丁涛:小鹦鹉玩出大产业 播报文章

3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云梦县伍洛镇湖边村鹦鹉养殖基地,鸟舍里悦耳的鸟叫声此起彼伏。这个基地的负责人叫丁涛,今年27岁,从小就喜欢养殖鹦鹉。他将爱好做成了产业。修车学徒,因爱好投入养鸟产业2014年,丁涛高中毕业后,在武汉一家汽修店当学徒工。丁涛说,他出身农村,文凭又低,光靠打工不会有出息,只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