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

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根据客户的真实需求进行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最开始从事这份新职业,家人朋友都不认可我的选择,引来不少质疑的目光。但我认为收纳师行业是一片蓝海,时间会证明我的判断,这才就有了今天的‘吉日里’。”作为吉日里生活服务(重庆)有限公司负责人,谈起自己这份新职业,吴波滔滔不绝。记得创业之初,收纳服务全由吴波带队亲力亲为,因为积攒下来的良好口碑,公司在业界开始崭露头角,如今已发展成一家拥有20余名专业收纳师的日式高端家政服务公司,业务涵盖收纳师创业培训、收纳产品开发、短视频运营等。

“针对家庭每个成员不同生活习惯、爱好、物品数量、身高体型等的考量,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动线交叉、使用不便、空间浪费、物品与家具尺寸不契合等问题”。吴波说,在收纳的过程中,他会教给客户一些收纳小技巧,例如羽绒服怎么叠放才能精致小巧,实现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通过定期举办沙龙活动,免费为大家分享收纳知识。这些都能帮助客户构建更具有实用性,物品放置更有序的家。

从最开始的没有订单收入,到现在的月入过万。同样是80后收纳师的张杰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入行故事。

客户渠道难找,几乎是所有新兴职业的“通病”。“最开始几个月没有生意,对于37岁的我来说,很难熬。”跨行创业的张杰称,虽然潜在客户很多,但创业之后才发现,没有知名度的新团队想要打开客户渠道,实属不易,但凭借之前多年的地产从业经验,张杰的团队与小区物管达成合作,物管的“背书”在张杰与客户之间搭起了信任沟通的桥梁。如今,张杰已是一名月入过万的创业老板。

收纳师是一份自由的职业,不会像传统职业一样被“锁”在办公位上。“我们没有守在办公室,大家各自去寻找客户,有生意就共同规划设计,再一起上门服务。”张杰称,收纳师团队里还有不少兼职“宝妈”,他们用闲暇时间参与工作,既避免与社会脱节,还能以工资贴补家用。

张杰告诉记者,“收纳师的入行门槛并不高,培训费市场价仅5000元左右,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收纳师,对工作的热情必不可少。”让张杰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天下午五点接到客户订单,他就安排团队立刻动身去上门服务,直到次日凌晨才完工。原来是客户的父母要到家里“视察”,客户才紧急下单求助,张杰因此与他结缘,至今两人已“称兄道弟”。

据了解,国家人社部在2021年1月公示了21个新增的职业工种,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增设“整理收纳师”工种,收纳师正式成为一种被认定的新职业。在张杰看来,国内整理收纳行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收纳师正以一种崭新的身份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来,目前重庆已有百余家收纳服务公司,市场需求会日益旺盛,收纳行业发展前景可期。(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90.html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的相关文章

涂宇果:创业需要勇当先行者

涂宇果:创业需要勇当先行者

名人创业故事: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涂宇果,那可能是“折腾”。对于爱折腾的涂宇果来说,创业要趁早。大学时,涂宇果就和华西医院创立“小心肝”慢性病管理品牌,因此获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一等奖。但获奖后,该项目却因各方对品牌发展理念未能达成一致而解散。项目虽未成功,但却让涂宇果认识到,选择一个好项...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返乡创业故事:今年57岁的任绪平,是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人。2018年7月,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激励下,任绪平带着在外打拼30多年积累的资金和“再造故乡”的创业梦想,回到生他养他的天门镇,与金塔村村委会达成协议,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中药材,并创办了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通过3...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