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他凭着一股冲劲儿,先后到重庆和青岛等地创业和工作。

范洪精在茶园和村民攀谈茶叶

在青岛证券公司工作那会儿,他年薪20多万,工作轻松,日子过得也算悠哉。但慢慢地,范洪精发现自己失去了接续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想在正是奋斗的年纪做出一些改变。

2017年底,范洪精回到家乡,开始谋划创业路径。“这也缘起于几次回家探亲期间,听到老家的‘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地开展。贵州在脱贫攻坚后也打开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局面,感觉回到家乡自己的发展机会更大。”范洪精解释。

“当时约着同事回乡游玩,在老家看到一些年长的村民仍在靠着苦力挣钱谋生。所以他希望借助发展农业参与乡村振兴,帮助更多家乡人摆脱贫困。”

但范洪精的回乡创业之举遭到了父亲范德贵的严厉阻挠。“父亲认为读书是为了走出大山,回来做农业,等于做回老本行,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他苦恼于父亲的反对。

但在范洪精心里,现代农业已经不局限于父亲所从事的“一线务农人”,他要做农业管理者、决策者,要建立团队,善用人才,以更先进、更高效的方式经营现代农业。

村民们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保基乡的一个茶园里采摘茶叶

父亲在范洪精眼里是个英雄,在冷风村也很有威望。2008年范德贵利用做生意积累的资金种植了300亩茶叶,之后又陆续种植了1600多亩。第二年,他收获了第一批茶叶,依托这批茶叶,范德贵发起成立了保基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更多的村民跟他一起种茶。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茶叶产量质量不断提升。

“但他的茶厂只是个小作坊,没有长远规划和技术改善,市场很容易越做越小。”范洪精似乎想要另闯一片天地。

他没有选择和父亲一样专司“一线”种茶,而是决定开发“辅助产业”,以供给主产业(茶产业)的资金需求。2018年到2020年期间,范洪精通过经营超市,养猪、羊、鱼、虾,种植草莓和西瓜等副业,解决了茶产业发展的短期现金需求,提升了主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2020年春天,范洪精开始正式接手父亲的茶厂,他把父亲疏于管理的茶山进行重新打理,同时,将乡下闲置的土地进行整体流转和租用,快速扩张茶园面积。他改变了父亲以产定销的经营方式,实行订单式种茶,与茶企进行合作。合作社根据茶企制定的统一茶叶标准和个性化需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从而不断扩大茶厂规模和生产力。如今,他不再像父亲一样害怕茶叶卖不出去。

村民们排队将新鲜的茶叶卖给范洪精的茶叶加工厂

通过与成熟的茶企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种茶、管护和炒茶技术,茶园提高了制茶标准。本地茶叶在原有的土地气候和资源优势下,改善茶叶管护,不断提高茶叶质量,促使本地濒临破产的茶园起死回生。

据范洪精介绍,合作社茶叶销售额自2019年起逐年增加400多万,去年的茶叶销售额为1227万元。

合作社的大学生从左至右依次为:李昌再王龙范洪精范琼藓张晟吴光书

范洪精的创业故事吸引了许多毕业生的注意,他经营的保基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断增强事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很快吸引了骆霞、王龙、林冲等大学生的加入,因此活力倍增。如今,合作社汇集了8名大学生,不少人还成为“辅助产业”的合伙人,“主、副”产业的生产经营都实现了大跨越。

骆霞是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2020年来到合作社负责所有财务工作。“毕业后,我在上海和和贵阳等地多家公司任职过会计。”骆霞说道,“我不喜欢大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当我听范洪精说在合作社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时,我决定接受他的邀请。”

去年,范洪精在茶叶加工厂挂牌成立盘州市青年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带动了100余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发展。

范洪精表示,“大学生作为新的‘农业合伙人’‘乡村振兴合伙人’,为合作社带来更多专业的知识和新颖的发展思路,同时,乡村振兴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大学生或高学历人士扎堆的话,可以让大众明白,农业不只是劳力劳动的基地,更是专业人才集思广益,创造新农业的领地。”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6.html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的相关文章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解锁“青春密码”!返乡创业大学生摇变致富带头人

强国新"声"代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也即将迎来成立百年的历史性时刻。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春湖北”特开设“强国新‘声’代”专栏,常态化宣传青年典型,展示青春寻访、青年宣讲等系列活动和优秀文化产品,传播青春正能量。“96...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创业者如何在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本文介绍两位成功创业者的感悟。一、坚持职业操守20年前,彭蕴娟和弟弟在豫园福民街小商品市场经营了一家卖精油香的店铺。很偶然的一次他们闻到沉香的香味, 做了多年香生意的彭蕴娟惊叹道:“怎么会有这么好闻的味道!”于是,2012年,彭蕴娟开始转型...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创业故事:2016年,潮汕籍深圳青年林曦和一帮海归朋友,正在为他们打造的互联网民宿平台“悠居”寻找适合的精品民宿案例。同一时间,在汕头南澳岛,南澳本土青年林蓓琪正忙着打理由她自己创立的民宿“林家海景客栈”。机缘巧合下,林曦认识了林蓓琪。一番聊天后,两名90后惊喜地发现,双方在民宿话题上有许多一致...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初见张华,乍一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大叔,衣着简朴,皮肤黝黑,憨厚敦实。然而和他聊起来,才发现他幽默诙谐、风趣机智,几句话就把人逗乐了,脑子里的创意点子像爆豆子,隔一会就蹦出一个,要不这山上480多亩的血橙也卖不了这么快。张华在血橙基地走在果园里,记者想为张华拍张照,最好是站在果实累累的血橙树旁边...

河南姑娘抖音电商创业卖水果 带粉丝跑遍全国原产地

河南姑娘抖音电商创业卖水果 带粉丝跑遍全国原产地

四川的丑橘,云南的阳光玫瑰、水果玉米,山东的香瓜,甘肃的蜜瓜,新疆的西梅----王奕婷,一个承继了父母水果批发行当的河南女孩,如今奔波在全国各地的果园里,创业通过抖音直播间为粉丝带来时令的生鲜水果,同时也为粉丝们打开一扇扇风景各异的窗口。颠覆了20多年的生意经记者联系上王奕婷时,她正在新疆的西梅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