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青海80后大学生夫妻回乡创业,年收入1000多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67

见到保生德,樊世青夫妻二人时,他们正在养殖车间内观察蛋鸡的状况,这座1500平方米的鸡舍里容纳了15000只鸡,虽然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厂房,但地面和鸡笼却十分干净,鸡舍从送料到收蛋到粪便清理都实现了自动化。

保生德,樊世青夫妻二人

今年36岁的保生德,是青海海东市互助县东山乡人,妻子樊世青是湟中人。2007年,二人从青海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成功进入江苏立华牧业集团,从事养殖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就是在那里,他们学习和掌握了生产养殖和技术核心,同为农村长大的孩子,在外漂泊7年后,不谋而合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二人对鸡蛋进行打包

2014年,两人创办了湟中区德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毕业后的工作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优质鸡蛋生产销售的有效动力。夫妻俩都是学习动物医学专业,所以特别注重科学养殖,从优化鸡舍环境和鸡饲料开始着手,饲料主料是天然的玉米、豆粕之类的粮食,还特意添加了氨基酸,先后与青海大学动物医学系、青海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切实加强新技术推广,加快转化科技成果。

保生德介绍道:“我们和牧科院合作的‘β-葡聚糖在海兰蛋鸡饲料中的应用与示范’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这些科技技术在我们的生产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给我们场里也带来了实际的效益。”

厂房内,一颗颗“鲜鲜出炉”的鸡蛋顺着自动蛋道滚到收集盘内,鸡舍内工人捡拾鸡蛋,然后给鸡蛋喷码、称重、装车。合作社产出的每颗鸡蛋上都有“扎麻隆”标识,谈到鸡蛋品质,保生德非常自信:“我们给厂里每一颗鸡蛋上都打了我们自己的标志,鸡蛋有了专属的‘身份证’,通过扫描合格证我们可以追溯到,哪一批鸡哪栋舍,哪天产的蛋。”

说起创业的路程,夫妻俩有太多太多的感触,“以前工作时,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行了,但是现在操得心更大。”樊世青说。“我们每天早上都会过来看一下鸡群情况,看一下基数的温度、湿度,温况是否正常,对于鸡粪处理,我们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对鸡蛋进行喷码

从2014年到现在,7、8年的奋斗,除了夫妻二人的艰苦奋斗,还有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与扶持,日子一天天变好,他们离梦想也更近一步了。“现在一年营业收入基本在1000多万,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讲,我们给社会带去了一颗良心蛋、放心蛋,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个提升。”保生德说。

目前,养殖合作社的鸡蛋供不应求,效益越来越好,2021年产值达到950万元,2022年在原有的3个鸡舍基础上又着手新建了2个鸡舍,预计养殖量达到10万只,产值突破1050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12.html

“青海80后大学生夫妻回乡创业,年收入1000多万” 的相关文章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这种水培的小白菜,成熟快,一年能收十几茬,并且不依靠土壤肥力,并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连日来,在武城县老城镇的盛茂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小白菜在多层立体水培种植架上茁壮成长,菜农们正穿梭在种植架里进行采收,基地负责人李秀双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水培蔬菜悄悄“...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退伍回乡创业,他创立了“青竹村”品牌

创业故事:2011年7月,西藏林芝一军营里,23岁的陈斌参加西藏军区侦察兵比武,获得个人成绩第一名,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狙击手”,记“个人三等功”。五年当兵经历中这精彩的一幕幕,陈斌记忆犹新。10多年后,现年35岁的陈斌,是广东清竹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从事收购、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业务,...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他叫李辉,今年27岁,2008年8月参加我市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录取后被分配到陈集镇陈双楼村任大学生村官。李辉任职的陈双楼村,人多地少。虽说是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但都是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种植分散,形不成规模。种植的方法、品种、技术及经销理念比较老。李辉通过调研了解这一实际情况,他认为既然种植蔬菜,就...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来到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代味村,一座依山而建的生态养殖场豁然出现在眼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本地小黄牛悠闲地寻觅着新鲜的草料。“今天封装的这些黄牛肉,主要是发往北京、上海、浙江那边,目前我们的生态牛肉除了没往青海、甘肃、西藏这几个地方发过货,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收到过了,每年还是能销售出去好几吨牛肉的。”张志...

李建飞:毕业12年经历了千万富豪、破产、打工、再创业

李建飞:毕业12年经历了千万富豪、破产、打工、再创业

2004年秋天,青岛大学。当别的大一新生还没完全适应大学生活,李建飞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那时所谓的‘创业’,其实就是卖电话卡。因为家里比较穷,所以除了专业学习,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当时做了许多兼职工作,最符合创业性质的就是代售电话卡。”提到自己在青岛的创业之路,李建飞首先回忆起...

“80后”新农人张业顺:创业十年 在失败中看见未来

“80后”新农人张业顺:创业十年 在失败中看见未来

真正的田园生活,并不是单纯的从城市回到小镇,而是代表一种去掉浮华后的生活品质,包括关心你所吃的粮食、蔬菜的安全和健康。“陡阳山”品牌农业创始人张业顺始终坚持,从他所经营的农场产出的农产品不能流通到市场,而要以社区配送的模式直抵各小区居民的餐桌。后来他逐渐了解到“社区支持农业”这个说法,虽然当时这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