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70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他凭着一股冲劲儿,先后到重庆和青岛等地创业和工作。

范洪精在茶园和村民攀谈茶叶

在青岛证券公司工作那会儿,他年薪20多万,工作轻松,日子过得也算悠哉。但慢慢地,范洪精发现自己失去了接续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想在正是奋斗的年纪做出一些改变。

2017年底,范洪精回到家乡,开始谋划创业路径。“这也缘起于几次回家探亲期间,听到老家的‘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地开展。贵州在脱贫攻坚后也打开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局面,感觉回到家乡自己的发展机会更大。”范洪精解释。

“当时约着同事回乡游玩,在老家看到一些年长的村民仍在靠着苦力挣钱谋生。所以他希望借助发展农业参与乡村振兴,帮助更多家乡人摆脱贫困。”

但范洪精的回乡创业之举遭到了父亲范德贵的严厉阻挠。“父亲认为读书是为了走出大山,回来做农业,等于做回老本行,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他苦恼于父亲的反对。

但在范洪精心里,现代农业已经不局限于父亲所从事的“一线务农人”,他要做农业管理者、决策者,要建立团队,善用人才,以更先进、更高效的方式经营现代农业。

村民们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保基乡的一个茶园里采摘茶叶

父亲在范洪精眼里是个英雄,在冷风村也很有威望。2008年范德贵利用做生意积累的资金种植了300亩茶叶,之后又陆续种植了1600多亩。第二年,他收获了第一批茶叶,依托这批茶叶,范德贵发起成立了保基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更多的村民跟他一起种茶。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茶叶产量质量不断提升。

“但他的茶厂只是个小作坊,没有长远规划和技术改善,市场很容易越做越小。”范洪精似乎想要另闯一片天地。

他没有选择和父亲一样专司“一线”种茶,而是决定开发“辅助产业”,以供给主产业(茶产业)的资金需求。2018年到2020年期间,范洪精通过经营超市,养猪、羊、鱼、虾,种植草莓和西瓜等副业,解决了茶产业发展的短期现金需求,提升了主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2020年春天,范洪精开始正式接手父亲的茶厂,他把父亲疏于管理的茶山进行重新打理,同时,将乡下闲置的土地进行整体流转和租用,快速扩张茶园面积。他改变了父亲以产定销的经营方式,实行订单式种茶,与茶企进行合作。合作社根据茶企制定的统一茶叶标准和个性化需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从而不断扩大茶厂规模和生产力。如今,他不再像父亲一样害怕茶叶卖不出去。

村民们排队将新鲜的茶叶卖给范洪精的茶叶加工厂

通过与成熟的茶企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种茶、管护和炒茶技术,茶园提高了制茶标准。本地茶叶在原有的土地气候和资源优势下,改善茶叶管护,不断提高茶叶质量,促使本地濒临破产的茶园起死回生。

据范洪精介绍,合作社茶叶销售额自2019年起逐年增加400多万,去年的茶叶销售额为1227万元。

合作社的大学生从左至右依次为:李昌再王龙范洪精范琼藓张晟吴光书

范洪精的创业故事吸引了许多毕业生的注意,他经营的保基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断增强事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很快吸引了骆霞、王龙、林冲等大学生的加入,因此活力倍增。如今,合作社汇集了8名大学生,不少人还成为“辅助产业”的合伙人,“主、副”产业的生产经营都实现了大跨越。

骆霞是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2020年来到合作社负责所有财务工作。“毕业后,我在上海和和贵阳等地多家公司任职过会计。”骆霞说道,“我不喜欢大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当我听范洪精说在合作社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时,我决定接受他的邀请。”

去年,范洪精在茶叶加工厂挂牌成立盘州市青年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带动了100余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发展。

范洪精表示,“大学生作为新的‘农业合伙人’‘乡村振兴合伙人’,为合作社带来更多专业的知识和新颖的发展思路,同时,乡村振兴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大学生或高学历人士扎堆的话,可以让大众明白,农业不只是劳力劳动的基地,更是专业人才集思广益,创造新农业的领地。”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6.html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的相关文章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创业故事:近年来,全国花店数量增加很快,竞争日趋激烈,花店经营者普遍认为生意难做。据调查,每个城市只有约20%的花店生意红火。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位花店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赵小进就是众多花店老板之一,今年四十多岁,东阳人,人高马大,一脸干练、沉稳,坐在堆满鲜花的办公室里,显得很...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80后收纳师分享创业经历:在蓝海行业找到未来

“收纳师是物品整理师,是空间规划师,是心灵净化师”。80后收纳师吴波在“数字化时代 寻找灵活就业新36行”全网征集活动启幕会上说。作为近几年逐渐走俏的小众新兴职业,收纳师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给家政服务业带来新风尚。“收纳的本质是规划。”16日,吴波告诉记者,收纳不仅是上门做物品的归类摆放,其最重要的...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她用一双巧手让“青果”开出妇女创业花

从对手工作品的一见倾心到模仿制作、创作开发,她把手工制作之美带给她人。从独自创办工作室到联合志同道合的姐妹们并肩开发作品完善制作流程开展手工艺课程培训,她用一双巧手将“青果”培育成一片巧妇手工园地 。她就是李英,北京青果布艺工作室(以下简称青果工作室)创始人,现任全国手工协会会员,北京巧娘协会理事,...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今年茄子品质比去年好,产量也高,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每天能摘收1000多公斤。”11月18日,在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新丰村的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说。望着满地紫红饱满的茄子和工人们采摘茄子装箱外运的忙碌景象,她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图为余青青(中)在指导工人农技知识。余青青,这位精于农事、娴熟耕作...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天津85后整理收纳师:辞职创业赚到可观的收入,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在物质丰富的生活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开始越来越追求空间宜居、环境更加和谐有序,由此一个全新的职业──整理师应运而生。2021年,国家人社部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更是增设了“整理收纳师”工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整理师行业。36岁的高婷就是其中一员。今年5月,高婷辞去了知名家居用品公司研发经...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创业故事: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