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贾拴成:小红薯成就大事业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4

新乐市新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拴成:

小红薯成就大事业

“这是我们新研发的黄金蜜薯,黄皮红肉、香甜可口,而且个头不大,无论蒸着吃还是煮着吃都很适宜。”提起刚培育出来的红薯新品种,贾拴成的脸上充满自豪。此次“双创”成果展上,他种植红薯的创业故事备受关注。

贾拴成是新乐市新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人称“红薯大王”。1996年与红薯结缘以来,他用20多年的时间从红薯种植发展到育苗、杂交育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把小红薯做成了大事业。

1995年,高考落榜的贾拴成在城市打过零工,他开始思索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当时家里有几十亩沙荒地,贾拴成琢磨着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创业。1996年,贾拴成在广播中听说了一个红薯新品种,产量是普通品种的两三倍。这让贾拴成十分兴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两亩红薯新品种。

当时普通的红薯苗1分钱一棵,而这种新品种则两角钱一棵。对这批花“重金”买下的红薯苗,贾拴成丝毫不敢懈怠,每日精心照护。这批红薯新品种错季提前上市,每公斤价格是后来大批上市的普通红薯的两倍。初次创业尝到甜头,贾拴成种植红薯的信心更强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红薯的品质。如何种出有市场竞争力的红薯?贾拴成到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等单位参观学习,引进、培育新品种。20多年来,他先后培育了多个新农系列红薯新品种,成功引进了普薯32、苏薯16、济薯25等几十个高产优质品种,建成了全国品种最全、最多的红薯育苗基地,每年向广大薯农提供优质薯苗5000多万株。

良种还需配良法。贾拴成购置了百余套有关红薯种植的科技图书,进行学习研究,掌握了红薯从育苗、栽培到收获、储藏等各环节技术,研发了红薯大屋窖贮藏技术,有效解决了红薯贮存腐烂变质问题。他独创的红薯旱作高产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干旱地区栽培红薯不易成活、产量低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

2009年初,贾拴成牵头创办了新乐市新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联系销路。当年9月,在省、市科协的帮助下,成立了由贾拴成任主任委员的河北省农技协甘薯专业委员会。

在贾拴成的引领带动下,新乐市红薯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而且打出了新乐红薯品牌。红薯苗远销全国除青海、西藏外的各个省市区。

种植红薯也给贾拴成带来了各项荣誉,他先后荣获“石家庄市青年拔尖人才”“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2015年4月底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9月被中宣部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

如今,贾拴成依旧每天忙碌于红薯种植、新技术研发及推广,虽然很辛苦,却快乐充实。他说,他一直把红薯当作一个事业、一种乐趣来做。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通过种红薯引领带动父老乡亲增收致富,这是他的梦想。(方素菊)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73.html

“贾拴成:小红薯成就大事业” 的相关文章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昨天下午,杭州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门口,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下了车,匆匆忙忙地往大堂里跑。“不好意思迟到了,司机不认识路。”他满脸歉意地坐了下来,小小的会场里坐满了人,都在等他。他是邵根伙,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县城创业十年:因时代而兴

县城创业十年:因时代而兴

半月谈记者 李亚楠 张思洁 张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位于秦岭深处,属原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走进位于县城的特产馆,琳琅满目的木耳、芝麻、核桃产品一旁,山阳县电商协会会长喻琰正在向客户介绍自家公司的产品——手工空心挂面。她一身白衬衣、牛仔裤、运动鞋的打扮,简单干练。如今的她,是山阳这个小县城里的创业...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创业故事:2016年,潮汕籍深圳青年林曦和一帮海归朋友,正在为他们打造的互联网民宿平台“悠居”寻找适合的精品民宿案例。同一时间,在汕头南澳岛,南澳本土青年林蓓琪正忙着打理由她自己创立的民宿“林家海景客栈”。机缘巧合下,林曦认识了林蓓琪。一番聊天后,两名90后惊喜地发现,双方在民宿话题上有许多一致...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残疾人创业故事:“只要努力打拼,不轻言放弃,残疾人也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苏立,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出生于醴陵市白兔潭镇柏大村。她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身患多种残疾,但人如其名,苏立凭借着自强自立和一股决不服输的劲头,终于在二度创业中,成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懂事开始,苏立就发现自己的面容...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打开拍照模式,伸缩镜头“探出头来”,咔嚓一下......这一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动作,却让手机真正实现全面屏。在这背后,离不开一款内孔1毫米特微型轴承的助力。安徽孺子牛轴承负责人华黎明查看公司生产的轴承。专注研发 练就细分领域唯一“当时国内外多家知名的轴承厂家都参与了,由于客户技术要求不断升级,我们团队...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大家都知道《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今天,我们告诉您一个农妇与金鱼的故事。八年前,高新区板塘乡新农村的黄素莲还是一名普通的农妇。八年后,50岁的黄素莲成为一位年出售50万条金鱼的养殖基地负责人。因为家贫,她高中只念了一年,中年偶然一次创业却让她走上富裕之路。今年“三八”妇女节,勤劳的黄素莲还获得了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