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9

她穿着一身艳丽的苗族服饰行走在乡间田野小路上,没有人能想到,她能从一名下岗的工人转型成老板。从一个小山村里出身的小姑娘,成为一个在农产业上的精英领袖。

回到家乡创业的她虽然一开始经历了些困难,陷入了困境,但是她仍然迎难而上,通过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创造了上千万的财富,她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你认识一下这位来自苗族的女子雷华英。

开始创业

1978年,雷华英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苗族自治县里,从小就生活在小村庄里的雷华英格外的努力,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想要改变无数个跟她一样从贫苦山村出身的人的命运。

大学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一家邮政局进行工作,而这一干,就是十五年,就在大家都想着可能这辈子雷华英就会这样安安稳稳地度过时,一个消息的到来,改变了她的人生,因为单位改制的一些相关问题,她面临着下岗。

一份坚持了十五年的工作说没就没了,但是雷华英并没有因此丧失斗志,她想要创业,她相信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来。

她约了自己的好姐妹,开始尝试各行各业,跑遍了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想要觅得些许良机。

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都布满了她的足迹,她们摆过小地摊,开过饭店,卖过衣服,这段时间的雷华英虽然累,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但是她觉得过得十分充足。

就这样,虽然日子很苦,但是好歹赚了点钱,2013年的时候,雷华英觉得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养殖蛋鸡。

雷华英的这个选择也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之前在外面闯荡的时候,她也经常做一些市场调研,她发现养殖蛋鸡的好处就在于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风险没有其他项目来得大,如果能够脚踏实地的将这件事做好,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收益方式。

因为家乡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山高水长,她觉得回到这里来做农业再合适不过了。雷华英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那一年,她直接拿出了五百万元,租了将近三百亩的地,在家乡建了第一个现代化的鸡舍,她决心将这件事情给做好。

刚开始养鸡的时候,雷华英也遇到了许多很常见的问题,比如一开始虽然鸡苗的存活率高,但是总有一些鸡因为肛门流血而亡,这让她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种情况一次两次的话倒也还好,雷华英美太在意,但是有一天她经过统计,竟然发现已经死了上千只鸡了,折合成本算下去的话,已经是一笔不小的亏损了,她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马上,雷华英找到了相关的养鸡专业人士“取经”,原来,发生这样的事情都是因为同类之间“啄肛”引起的,这是鸡群里非常常见的一种行为,这不仅影响每只鸡的健康,还会影响鸡蛋的质量,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造成“啄肛”的原因也是非常多样的,有可能是因为饲料营养不均衡,也可能是因为鸡舍环境太狭窄导致的互啄。

遭遇困境

想要解决“啄肛”的情况,也非常简单,只要给每只鸡进行“断喙”就行。需将鸡嘴尖利的部分去掉,这样能有效防止鸡群内互相伤害的情况出现。

其实这些都是养鸡的基本常识,可能是因为雷华英刚刚接触养鸡,所以处在一个边学边养的一个过程,慢慢掌握这些技巧之后,她很快就对养鸡上手了起来。

那一年,雷华英鸡舍的产蛋量增长迅猛,为她带来了将近八百万的销售额,可以说,回乡创业的第一步,她走得十分稳健。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来年的夏天,雷华英的鸡舍就面临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灾难”。

2014年的六月,湖南多个地方下起了暴雨,鸡舍所在的县城也是如此,在这个山路蔓延的地区,下起暴雨来可谓是诸多不便,雷华英屯起来的十几万斤鸡蛋根本没有办法运输出去,更别提拿到市场上卖了,不光如此,紧接着发生了个更严重的事情。

雷华英的鸡舍建立在山坡之间,连日的暴雨最终让山体不堪重负,随着一声声巨响,泥石流就这样把鸡舍给淹没了。

当时的雷华英还在鸡舍里面工作,她来不及逃出来,也没有反应过来,就被重重的压在了泥堆底下,好在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眼疾手快,把雷华英给拽了出来,否则,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虽然人没什么事情,但是鸡舍就这样没了,几千只鸡直接被活埋,刚刚有所起色的事业就这样倒塌在了自己面前,雷华英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无论是当地政府部门,还是村民们,都选择站出来帮雷华英拯救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

他们了解了雷华英正在做的事情之后,觉得县城里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才,无论是资金、还是场地,通通都有人出面来帮助雷华英重振旗鼓,雷华英备受感动。

很快,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建好了,她发誓一定不辜负政府和老百姓对她的期望,她要做出成绩来回馈社会。

2015年,卷土重来的雷华英再次扩大养殖规模,五个现代化的蛋鸡舍拔地而起,她走南闯北,只为将自己的鸡舍做得更大更强,无论是引进先进技术,还是谈合作,聊订单,全部都是雷华英一个人跑出来的。

除了养鸡之外,雷华英创立的公司甚至开始拓展起了其它业务:猕猴桃、百合等果木花卉都成了她的拓展产业。

苦尽甘来

雷华英见识得越多,思路也就越宽广,产业品种自然越做越大,她甚至还想了个办法将鸡舍里的鸡粪“变废为宝”,研制出了“鸡粪发酵肥”,并且还申请到了专利,可以说,雷华英竭尽所能的为我国的农产业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如今,她旗下的养殖场规模庞大,每年能产超过一万吨的鸡蛋,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千万元,能力越大之后,她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的本心。

雷华英先后与家乡的几万名贫困人口签订了协议,分享鸡舍所带来的红利,她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数以万计的贫困户成功脱贫,为助力乡村振兴计划。

她在农村不断的发展新型产业,搭建一个又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成为了当地由贫转富的领头人,她的创业故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实,雷华英成功的背后除了有社会各界的帮助之外,也离不开她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付出,她做事仔细认真,每一个鸡舍的情况都亲自去了解,每个决策都会经过她的深思熟虑,一旦决定要做出来的产品,那都必须保证保量,不能让消费者失望。

所以,要想成功地做出一番事业,绝对需要加倍的努力,天道酬勤,只有努力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看了雷华英的创业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欢迎在视频下方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为我点赞评论并转发,你们的鼓励将是我写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95.html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的相关文章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80后创业故事:“阿军,要上哪儿去?”“我去给干沟的乡亲送一桶水。”李文军一边回应着街坊的问话,一边将一大桶矿泉水捆绑到摩托车上,准备出发。80后的年轻小伙李文军,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杨柳街一家超市的老板。这几年,在当地大超市几乎被外省老板垄断的情况下,李文军和他的超市是如何在当地立足,并获得...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这一批40万件的针织衫,是出口到国外沃尔玛超市的订单。”4月26日,在单县李田楼镇李田楼村头的加工车间里,看着正在忙碌赶制外贸订单200多名工人们,返乡创业带头人马秋花介绍说。今年48岁的马秋花从小在这儿长大,自18岁外出,辗转广东、福建等地务工,挤过工棚,睡过大街,历尽艰辛。吃苦能干的她从打工车...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返乡创业故事:孩童时,绕着荔枝树追逐打闹,欢乐无限,长大后,围着荔枝树忙碌做事业,创意不断。趁着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毕业于南开大学的80后新农人宏美春返乡创业,于2017年在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创建了“红美荔”品牌,为镇隆一家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荔枝果干生产厂家。跟随随着一年季节的更替,“红美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