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1

重庆八马茶业龙头寺店内,牟丹和王艳端坐在茶台前,与顾客有说有笑,一同品味老白茶的清甜。

姐妹俩都是重庆人,行事风风火火,从事茶行业十余载,让她们多了几分温润与从容。小小的茶叶托起了两个90后姑娘的创业梦,如今,她们在重庆管理着4家茶店、20余人的团队。

从茶艺师到创业者,金色茶汤的浮光掠影里,也有她们苦后回甘的人生倒影。

▲牟丹(左)和王艳(右)在八马茶业龙头寺店内受访

相知——从好搭档到好姐妹

2008年,牟丹成为万州一家品牌茶店的茶艺师。两年后,王艳也来到这家茶店工作。

彼时,品牌茶店有更好的环境和服务,但消费更高,算是“小众享受”。

品牌茶市场尚不成熟,二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结束工作后,牟丹与王艳常会留在门店练习茶叶冲泡;40度的夏天,两个姑娘也坚持整齐穿着工作服上门送货。

“越来越多客户冲着我们品牌来,认准我们买茶!”客户的认可让她们坚信,品牌化才是中国茶的未来。

不久,二人先后晋升为店长。她们意识到,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激发团队的力量。二人根据特长和性格确定了分工,把茶店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都愿意迎难而上,遇到问题就一起想办法。在一起更有底气,也更有实力。”

从事茶行业数年,两人在能力、思维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因此萌发出创业的想法,随后,相继辞职。

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转型——从茶艺师到创业者

初次创业,牟丹和王艳经营起一家火锅店。但因经验不足,火锅店很快关门歇业。

她俩意识到,想做出一番事业,需要从自己擅长、有前景的领域入手。于是,二人把目光投向茶行业。她们坚信,重庆人爱喝茶,市场足够大,大家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会有更多人选择品牌茶。

经过一番考察,牟丹和王艳决定加盟八马茶业——不仅产品过硬、品牌号召力强,八马更能提供店铺选址、团队建设等专业支持,值得信赖。

2018年,牟丹与王艳的首家门店在万州开业。凭借着选址、服务等优势,该店迅速赢得当地消费者认可。

业绩稳步增长,二人准备继续扩张,可就在这时,疫情袭来。面对不确定性,是保持发展定力,还是跟随大流放慢脚步?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定保持节奏。”回想起当初的决定,牟丹的语气坚定而自信,“即便决策出现偏差,艳姐也会帮我兜住底。”

除了王艳的支持,牟丹的底气还来自八马的协助。疫情加快了店铺流转,不少位置优越的门店空了出来,二人在八马的指导下迅速开展选址工作。

2020年4月,她俩在重庆北站附近盘下一家100余平米的店面,便是八马茶业龙头寺店。现在,该店已是团队最重要的业绩来源之一。

展望——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茶行业是朝阳行业,我们的选择没错。”作为创业者,牟丹与王艳抓住了时代机遇,也找到了合适的创业品牌,“八马提供了很多专业支持,让我们压力小了很多。”

对于今天的成绩,牟丹和王艳对团队充满感激,愿意为团队成员提供更大平台。

龙头寺店的店长张秋露,便是在她们引导下成长起来的。起初,张秋露与客户交流时很羞涩,在牟丹与王艳的指点下,她迅速成长,现已成为店长合伙人。

团队的力量也为牟丹和王艳创造出更大发展空间——二人成为茶行业的佼佼者,为饮茶风尚、行业发展带来不少变化。

喝大碗茶本是重庆人的传统,在她们的推动下,更多人接受了工夫茶的冲泡方式。在她们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体质、口味的茶类。

此前,万州不少茶店装潢古朴厚重。牟丹和王艳采用简约的装潢风格,对服务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二人注意到,当地不少新近开业的茶店,也采用了类似模式。

“更舒适的环境、更透明的价格,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牟丹和王艳表示,希望未来在重庆开出更多茶店,服务更多茶友,让大家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原文转自:上游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74.html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的相关文章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养殖业创业故事:刘志鹏,身份: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1、他的故事,“95”后回乡养殖小龙虾 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刘志鹏是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沙市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示范培育班学员,乔口商会工商联执委,乔口田心坪村扶贫产业指导员,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没想到首年采挖出的藕会是又长又大,由于卖相和品质好,前来批发藕的叔叔们只得排队,几乎是供不应求,估计总量超30万斤……”24日下午,正在田里与10多位挖藕师一起忙碌的成都“00后”小伙吴浩指着身前成堆泥藕说。当日的田间虽是艳阳高照,但伴随着冬日的微风,水田里仍是冰冷刺骨。只见吴浩和10多位挖藕师在...

“养鳝大王”刘红旗的黄鳝致富经

“养鳝大王”刘红旗的黄鳝致富经

在湖南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东洲乡春晓村,有一位黄鳝养殖大王刘红旗,6年来,他凭着对黄鳝的了解,通过不断摸索,发展网箱养殖黄鳝,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6月21日,笔者在西湖管理区春晓黄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力兵的陪同下,慕名拜访了这位“养鳝大王”。走进他的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网箱,交织成一片充...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高山马樱绽芳华——残疾人张刘梅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大姚县三台乡过拉集镇,一处装修精致、布置典雅的民宿酒店中,一位衣着朴素的彝家妇女正在院内修剪花枝,她是这家酒店的经营者——肢体二级残疾的张刘梅,她因自强不息而在大姚县声名远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高山上的“马樱花”。遭遇打击 自强不息向阳生张刘梅现年47岁,是土生土长三台乡人,2000...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大家好,我现在在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农场,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农场的名字叫「分享收获有机农场」,今天我到这个农场来体验有机农业的发展。「分享收获有机农场」是两位博士做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相关的博士,非常了不起。他们现在统称为“掌柜的”,女主人叫石嫣,另一位叫程存旺,两位都是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