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1

重庆八马茶业龙头寺店内,牟丹和王艳端坐在茶台前,与顾客有说有笑,一同品味老白茶的清甜。

姐妹俩都是重庆人,行事风风火火,从事茶行业十余载,让她们多了几分温润与从容。小小的茶叶托起了两个90后姑娘的创业梦,如今,她们在重庆管理着4家茶店、20余人的团队。

从茶艺师到创业者,金色茶汤的浮光掠影里,也有她们苦后回甘的人生倒影。

▲牟丹(左)和王艳(右)在八马茶业龙头寺店内受访

相知——从好搭档到好姐妹

2008年,牟丹成为万州一家品牌茶店的茶艺师。两年后,王艳也来到这家茶店工作。

彼时,品牌茶店有更好的环境和服务,但消费更高,算是“小众享受”。

品牌茶市场尚不成熟,二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结束工作后,牟丹与王艳常会留在门店练习茶叶冲泡;40度的夏天,两个姑娘也坚持整齐穿着工作服上门送货。

“越来越多客户冲着我们品牌来,认准我们买茶!”客户的认可让她们坚信,品牌化才是中国茶的未来。

不久,二人先后晋升为店长。她们意识到,要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激发团队的力量。二人根据特长和性格确定了分工,把茶店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们都愿意迎难而上,遇到问题就一起想办法。在一起更有底气,也更有实力。”

从事茶行业数年,两人在能力、思维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因此萌发出创业的想法,随后,相继辞职。

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转型——从茶艺师到创业者

初次创业,牟丹和王艳经营起一家火锅店。但因经验不足,火锅店很快关门歇业。

她俩意识到,想做出一番事业,需要从自己擅长、有前景的领域入手。于是,二人把目光投向茶行业。她们坚信,重庆人爱喝茶,市场足够大,大家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会有更多人选择品牌茶。

经过一番考察,牟丹和王艳决定加盟八马茶业——不仅产品过硬、品牌号召力强,八马更能提供店铺选址、团队建设等专业支持,值得信赖。

2018年,牟丹与王艳的首家门店在万州开业。凭借着选址、服务等优势,该店迅速赢得当地消费者认可。

业绩稳步增长,二人准备继续扩张,可就在这时,疫情袭来。面对不确定性,是保持发展定力,还是跟随大流放慢脚步?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定保持节奏。”回想起当初的决定,牟丹的语气坚定而自信,“即便决策出现偏差,艳姐也会帮我兜住底。”

除了王艳的支持,牟丹的底气还来自八马的协助。疫情加快了店铺流转,不少位置优越的门店空了出来,二人在八马的指导下迅速开展选址工作。

2020年4月,她俩在重庆北站附近盘下一家100余平米的店面,便是八马茶业龙头寺店。现在,该店已是团队最重要的业绩来源之一。

展望——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茶行业是朝阳行业,我们的选择没错。”作为创业者,牟丹与王艳抓住了时代机遇,也找到了合适的创业品牌,“八马提供了很多专业支持,让我们压力小了很多。”

对于今天的成绩,牟丹和王艳对团队充满感激,愿意为团队成员提供更大平台。

龙头寺店的店长张秋露,便是在她们引导下成长起来的。起初,张秋露与客户交流时很羞涩,在牟丹与王艳的指点下,她迅速成长,现已成为店长合伙人。

团队的力量也为牟丹和王艳创造出更大发展空间——二人成为茶行业的佼佼者,为饮茶风尚、行业发展带来不少变化。

喝大碗茶本是重庆人的传统,在她们的推动下,更多人接受了工夫茶的冲泡方式。在她们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体质、口味的茶类。

此前,万州不少茶店装潢古朴厚重。牟丹和王艳采用简约的装潢风格,对服务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二人注意到,当地不少新近开业的茶店,也采用了类似模式。

“更舒适的环境、更透明的价格,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牟丹和王艳表示,希望未来在重庆开出更多茶店,服务更多茶友,让大家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原文转自:上游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74.html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的相关文章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创业故事: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创业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创业者如何在创业路上做最好的自己,本文介绍两位成功创业者的感悟。一、坚持职业操守20年前,彭蕴娟和弟弟在豫园福民街小商品市场经营了一家卖精油香的店铺。很偶然的一次他们闻到沉香的香味, 做了多年香生意的彭蕴娟惊叹道:“怎么会有这么好闻的味道!”于是,2012年,彭蕴娟开始转型...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