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5

大学生创业的不在少数,各行各业的都有,张奇是一名大三学生,对于充满激情的九少后而言,创业似乎充满了一点点的冲动。都说大学生创业没有经验,失败是必然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奇的烧烤创业路。

3月21日17:40,重庆理工大学,放学铃声响起,22岁的大三学生张奇急匆匆地走出教室。张奇从车上取下桌椅,把提前洗干净的蔬菜摆放整齐,换上卖烧烤时穿的工作服……几分钟的时间,他摇身一变,从一个在校学生变为了重理工校内闻名的“烧烤哥”。

同学们口中的“张店长”可不是就会烤点东西那么简单———学了概率学搞抽奖、自己制作烧烤用具、雇同学给老顾客做回访……他的生意经可是一套套的。

A、烧烤的梦想

烧烤“世家”

耳濡目染让他深得家传

3月21日晚上8点过,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张奇的摊位前,他正在烤架前翻烤着一条鲫鱼。翻鱼、上料、拿叉,动作干净利落。烧烤架后方一溜排开的,是四五套桌椅。

张奇是重庆永川人,现为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三学生。当年,张奇的母亲靠5**起家,从卖菜做起,到后来成为永川当地的烧烤门店,人气佳的时候,家里有5个门面。

耳濡目染之下,张奇从杂活、配料、操作到管理,他都学了不少。后来,家里的生意亏本了,门面缩水,父亲改行做了喂养,留下母亲一个人独撑门面。那些多出来的桌椅和烧烤架,就一直闲置在家里。

每次在家里望着那些被遗弃的器具,张奇总觉得有点心痛。于是,自己创业做烧烤的时候,张奇租了车子,从永川老家把这些闲置的东西搬了过来。

大学创业

父亲很反对但妈妈支持

张奇的创业梦,从高中就萌芽。

“那个时候,经常和同学讨论,听说大学里创业的挺多。”他心里痒痒的,计划着,自己进大学了,也得干点什么。

“如果我踏出这一步了,即使爬着,也要把它走完。”张奇决定开这个烧烤摊,其实也“纠结”了挺久。

开始,父亲对张奇开烧烤摊的想法,是很为反对的。在父亲看来,作为一个学生,搞好学习才是重要的,做其他事情,总会影响到学业。但母亲对张奇的想法挺支持,“孩子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生活。”

终,在母亲与姨妈的支持下,父亲勉强同意了张奇创业的念头。

B、烧烤的经验

开张考察

他足足用了一学期时间

为了十足的把握,开张前,张奇足足考察了一个学期。消费人群、消费水平,乃至在哪里买菜,买炭,都在张奇的考察范围内。才到学校,对周围环境都不熟悉,张奇就坐上“面的”,四处转悠,终,把自己的开店地点定在校门外,买菜的地方在马王坪,距离学校也就十多分钟的车程。

因为有家里的陈旧设备“打底”,张奇这个烧烤店初的投资并不多,总共就2000多元。2010年9月份,开学后不久,张奇的“兄弟烧烤”开业了。张奇亲自掌勺,请班上的同学到店里海吃了一顿。现在,班上不少同学都是他店里的常客。

从未歇业

他两年间出摊风雨无阻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张奇的摊位位置不太好,加上初来乍到,生意并不好做。差的时候,一晚上只有十多元的腰包不瘦。

张奇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两年多来,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没中断过出摊。“做生意就是这样啦,如果中间歇了,会影响客源的。”

后来,附近一家位置较好的摊位店长不做了,张奇把这个摊位顶了下来,生意才慢慢上了正轨。现在,这个烧烤摊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了八九百元。

说话间,之前还空着的几张桌子,已坐了三桌。正在挑菜的一个男生想烤条鱼,听说价钱,觉得贵了。张奇手里的活没停,抬头笑了笑,“同学,现在这个鱼进价都贵了,没得办法呀。”

这天的生意不算是好的,张奇忙到晚上12点才吃晚饭。收拾妥当回去躺下睡觉,已是凌晨三点,第二天一早8点多,他又爬起来赶去上课。

虽然累,但张奇说,自己尽量不翘课。因为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他都灵活运用于烧烤这个副业上了。

C、烧烤的学问

利用概率

搞抽奖赠菜品吸引顾客

有一段时间,生意陷入低谷。课堂上老师正好讲到概率问题,正在为生意发愁的张奇灵机一动。他想到了利用概率,通过“摸球”的办法给顾客赠送菜品。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若干,然后根据顾客摸到的小球的颜色,再决定是否可以赠送顾客菜品。

“顾客获赠菜品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当然,我们也提前根据自己承受能力先算好概率。”张奇说,把课本知识用到实践中,自己感觉很有意思。

“这些柜子也是我自己焊接的。”刚学完焊接,张奇就自己焊成了一个装杂物的柜子。

闲来无事的时候,除了菜品更新,张奇也总想着搞点什么新鲜玩意。

以前,周围摆摊的都是低矮的桌椅。有一次,张奇坐在自己的凳子上,突然发现凳子矮了坐着很不舒服。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把几个矮凳子换了。结果周围的店长们纷纷效仿。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03.html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的相关文章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90后”把家乡的蔬菜卖到了全世界,年进账过亿

90后”把家乡的蔬菜卖到了全世界,年进账过亿

“90后”帅小伙留学归来创业,化身家乡蔬菜“经纪人”,研发8项专利,助上百户农民增收,一年出口蔬菜超过10万吨,销售额上亿元。留学归来,仍是农民“为什么品质一般的蔬菜在国外都可以有那么好的价格,而在国内,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高品质蔬菜却不能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收益?”对于这个问题,唐宇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种地到底多辛苦,我国的唐朝诗人李绅早已一语道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在福建厦门的康英德却不怕吃苦,他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农业的种子。留学归国后,不顾家人反对回乡种菜,靠着一粒粒的蔬菜种子,带领家乡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年产值近1.17亿元,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创业种菜呢?讲述三农致富...

贾拴成:小红薯成就大事业

贾拴成:小红薯成就大事业

新乐市新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拴成:小红薯成就大事业“这是我们新研发的黄金蜜薯,黄皮红肉、香甜可口,而且个头不大,无论蒸着吃还是煮着吃都很适宜。”提起刚培育出来的红薯新品种,贾拴成的脸上充满自豪。此次“双创”成果展上,他种植红薯的创业故事备受关注。贾拴成是新乐市新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人...

致富带头人尹玉哲:种鸭养殖撑起梦想的天空

致富带头人尹玉哲:种鸭养殖撑起梦想的天空

4月27日,由团省委组织的“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会活动在威海职业学院举行,威海大众网与威海团市委联合举行网络互动访谈,将本次分享团的3名优秀成员请进了威海大众网嘉宾演播室,一起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他白手起家,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摸打滚爬,历尽坎坷,最终在养殖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就...

李建飞:毕业12年经历了千万富豪、破产、打工、再创业

李建飞:毕业12年经历了千万富豪、破产、打工、再创业

2004年秋天,青岛大学。当别的大一新生还没完全适应大学生活,李建飞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那时所谓的‘创业’,其实就是卖电话卡。因为家里比较穷,所以除了专业学习,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当时做了许多兼职工作,最符合创业性质的就是代售电话卡。”提到自己在青岛的创业之路,李建飞首先回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