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3

大学生创业的不在少数,各行各业的都有,张奇是一名大三学生,对于充满激情的九少后而言,创业似乎充满了一点点的冲动。都说大学生创业没有经验,失败是必然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奇的烧烤创业路。

3月21日17:40,重庆理工大学,放学铃声响起,22岁的大三学生张奇急匆匆地走出教室。张奇从车上取下桌椅,把提前洗干净的蔬菜摆放整齐,换上卖烧烤时穿的工作服……几分钟的时间,他摇身一变,从一个在校学生变为了重理工校内闻名的“烧烤哥”。

同学们口中的“张店长”可不是就会烤点东西那么简单———学了概率学搞抽奖、自己制作烧烤用具、雇同学给老顾客做回访……他的生意经可是一套套的。

A、烧烤的梦想

烧烤“世家”

耳濡目染让他深得家传

3月21日晚上8点过,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张奇的摊位前,他正在烤架前翻烤着一条鲫鱼。翻鱼、上料、拿叉,动作干净利落。烧烤架后方一溜排开的,是四五套桌椅。

张奇是重庆永川人,现为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三学生。当年,张奇的母亲靠5**起家,从卖菜做起,到后来成为永川当地的烧烤门店,人气佳的时候,家里有5个门面。

耳濡目染之下,张奇从杂活、配料、操作到管理,他都学了不少。后来,家里的生意亏本了,门面缩水,父亲改行做了喂养,留下母亲一个人独撑门面。那些多出来的桌椅和烧烤架,就一直闲置在家里。

每次在家里望着那些被遗弃的器具,张奇总觉得有点心痛。于是,自己创业做烧烤的时候,张奇租了车子,从永川老家把这些闲置的东西搬了过来。

大学创业

父亲很反对但妈妈支持

张奇的创业梦,从高中就萌芽。

“那个时候,经常和同学讨论,听说大学里创业的挺多。”他心里痒痒的,计划着,自己进大学了,也得干点什么。

“如果我踏出这一步了,即使爬着,也要把它走完。”张奇决定开这个烧烤摊,其实也“纠结”了挺久。

开始,父亲对张奇开烧烤摊的想法,是很为反对的。在父亲看来,作为一个学生,搞好学习才是重要的,做其他事情,总会影响到学业。但母亲对张奇的想法挺支持,“孩子不可能永远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生活。”

终,在母亲与姨妈的支持下,父亲勉强同意了张奇创业的念头。

B、烧烤的经验

开张考察

他足足用了一学期时间

为了十足的把握,开张前,张奇足足考察了一个学期。消费人群、消费水平,乃至在哪里买菜,买炭,都在张奇的考察范围内。才到学校,对周围环境都不熟悉,张奇就坐上“面的”,四处转悠,终,把自己的开店地点定在校门外,买菜的地方在马王坪,距离学校也就十多分钟的车程。

因为有家里的陈旧设备“打底”,张奇这个烧烤店初的投资并不多,总共就2000多元。2010年9月份,开学后不久,张奇的“兄弟烧烤”开业了。张奇亲自掌勺,请班上的同学到店里海吃了一顿。现在,班上不少同学都是他店里的常客。

从未歇业

他两年间出摊风雨无阻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张奇的摊位位置不太好,加上初来乍到,生意并不好做。差的时候,一晚上只有十多元的腰包不瘦。

张奇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两年多来,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没中断过出摊。“做生意就是这样啦,如果中间歇了,会影响客源的。”

后来,附近一家位置较好的摊位店长不做了,张奇把这个摊位顶了下来,生意才慢慢上了正轨。现在,这个烧烤摊一天的营业额,达到了八九百元。

说话间,之前还空着的几张桌子,已坐了三桌。正在挑菜的一个男生想烤条鱼,听说价钱,觉得贵了。张奇手里的活没停,抬头笑了笑,“同学,现在这个鱼进价都贵了,没得办法呀。”

这天的生意不算是好的,张奇忙到晚上12点才吃晚饭。收拾妥当回去躺下睡觉,已是凌晨三点,第二天一早8点多,他又爬起来赶去上课。

虽然累,但张奇说,自己尽量不翘课。因为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他都灵活运用于烧烤这个副业上了。

C、烧烤的学问

利用概率

搞抽奖赠菜品吸引顾客

有一段时间,生意陷入低谷。课堂上老师正好讲到概率问题,正在为生意发愁的张奇灵机一动。他想到了利用概率,通过“摸球”的办法给顾客赠送菜品。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若干,然后根据顾客摸到的小球的颜色,再决定是否可以赠送顾客菜品。

“顾客获赠菜品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当然,我们也提前根据自己承受能力先算好概率。”张奇说,把课本知识用到实践中,自己感觉很有意思。

“这些柜子也是我自己焊接的。”刚学完焊接,张奇就自己焊成了一个装杂物的柜子。

闲来无事的时候,除了菜品更新,张奇也总想着搞点什么新鲜玩意。

以前,周围摆摊的都是低矮的桌椅。有一次,张奇坐在自己的凳子上,突然发现凳子矮了坐着很不舒服。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把几个矮凳子换了。结果周围的店长们纷纷效仿。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03.html

“90后少年开烧烤店的酸甜苦辣” 的相关文章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

新人遇上新业态 东营80后女性创业者的厨电新机遇

新人遇上新业态 东营80后女性创业者的厨电新机遇

近年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到城乡基层就业和返乡创业。山东东营的吴敬敬,就是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其经营的京东手机数码店在当地家喻户晓。而尝到“创业甜头”的她,今年又马不停蹄的开业当地第一家京东家电智慧厨房店,与京东...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热潮。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这里有艰辛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经验和启示,有坎坷和教训。即日起,央广网特别策划“青年创业者说”,...

百万“00后”淘宝创业,有人一年卖了1.5亿元

百万“00后”淘宝创业,有人一年卖了1.5亿元

00后创业故事:凌晨2点,杜辰曦依然没有一丝睡意,看着电脑上仍在滚动的销售数字,她终于松了口气。杜辰曦是一位“00后”淘宝店主。别看她年纪小,入淘已有五年,今年是她的第五个“天猫双11”。她经营的店铺“告白气球家”,在今年“双11”启动第一天,交易额就创了新高,冲到了店铺日常销售额的10倍。杜辰曦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