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

走在青岛胶州市洋河镇曲家炉村的一条乡间路上,道路两侧的樱桃树枝干粗壮,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路南600米,路北500米,整片园区占地1000亩。”10月18日,在曲家炉村的樱桃种植基地,王蒙向记者介绍他的这片樱桃园,“园区采用矮化密植、机械化的种植技术,种植密度高达每亩164棵,提高产量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日常用工。”

时下正值深秋,农作物大多都已丰收,而王蒙和员工们正在忙碌着,为明年樱桃增收做准备。一棵棵樱桃树枝叶繁茂,王蒙拉过一根细长的枝条,娴熟地用绳子绑住,牵拉弯曲一定程度后,将绳子固定到地上。

“现在园区正在进行果树拉枝,这样可以增加果树的采光,调整树形,增加果树的通风性,提高坐果量。”王蒙告诉记者,拉枝后对果树进行机械修剪,这样修剪的果树,树形统一,既美观又方便采摘。

果树拉枝、矮化密植、机械修剪……这些与传统果树种植经验不同的方法,都是王蒙去国外考察时学到的。“2019年,我们投入上千万元来打造这片新园区,采用智能化、机械化的管理方式,能用机器干的活,都让机器来干。提高生产标准化,这样长出来的果子也均匀。”

说起樱桃种植和管理,性格有些内向的王蒙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而四年前,他还在青岛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工作。自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从事国际贸易专业的工作,直到父亲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家一起管理樱桃大棚。

2017年,本该是王蒙的父亲王维高种下的800亩樱桃第一年结果的时间。然而,这一年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这可愁坏了父亲。这一年,王蒙也迅速完成了从一名“白领”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身,全心铺在了这一片樱桃大棚里。

为了解决樱桃树只开花不结果的难题,王蒙去辽宁、甘肃、陕西及省内泰安、烟台等地学习取经。每到一地,他都和樱桃种植农户吃住在一起,帮农户干活,学习他们的种植和管理经验。用了一年的时间,王蒙成功闯过了创业路上的第一关。

眼看着大片的樱桃树开花结果,王蒙内心泛起喜悦。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一颗颗大樱桃在成熟季,遇上下雨阴天的时候会出现裂果。这大大影响了樱桃的品质,更别提卖出一个好价钱了,王蒙内心的喜悦再次变得沉重。

“农业种植远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王蒙苦笑道,他再一次踏上了取经之路。这一次,王蒙找到了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向果树种植方面的专家学者请教。“有很多专业知识,我也弄不明白,就自己上网查资料,一点一点地学。”

有心人天不负。多年下来,王蒙已经成长为樱桃种植方面的半个专家。周围村庄有种植樱桃的农户,也都愿意找这个年轻小伙子请教,甚至很多外地种植户和企业也都来找王蒙学习,而王蒙也愿意将所学传授给那些需要的人。

王蒙种植的大樱桃,个头大、品相好、口感佳,但价格却难与进口车厘子相媲美。为此,王蒙在保证大樱桃品质的同时,创立“樱之语”品牌,开设网店。凭过硬的品质,逐步打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市场,“大棚樱桃卖出了60元每斤的价格”。

回乡创业四年,王蒙和他的“樱之语”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他也没忘了回馈乡亲。“园区每年为周围村庄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樱桃采摘季的时候,每天需要四五百个劳动力。”王蒙说。

目前,青岛樱之语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大樱桃2000亩,其中建设现代农业大棚200亩,樱桃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公司年收入近1000万元。考虑到樱桃种植受季节的影响,村民工作会出现空档期,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王蒙又带领大家搞起了苹果种植。

“与城市朝九晚五的工作相比,在农村发展农业种植,压力更大,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王蒙表示,尽管艰苦了一些,但是乡村发展不能没有年轻人,农业种植也需要新力量,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需要有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20.html

“胶州“新农人”王蒙:樱桃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的相关文章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农民创业故事:为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的“接力赛”,今年以来,江油市以“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实施系列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让农村形成致富“新风口”、“创业新高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先把宝宝的小手打开,然后从手心开始,轻轻向外推,一二三……”在吕梁市离石区的吕梁市艳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室内,许艳平正在教十几位农村妇女做婴儿抚触。她一边做示范,一边强调:“动作一定要轻柔……”六年前,许艳平还是临县小山村里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一张证书,不仅找到了新工作,还自己当老板,带领...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一头干练的短发、亲和的笑容、雪白的手套……7年,陈翎隽完成了从“全职宝妈”到“月销30万网红收纳师”的华丽蜕变。2021年初,“整理收纳师”被人社部列为家政服务新工种,“时薪上千元,豪车别墅不是梦”的逆袭神话正吸引着许多人投身整理收纳行业。做“整理收纳师”到底是什么体验?近日,记者走入河南首届整理收...

90后”把家乡的蔬菜卖到了全世界,年进账过亿

90后”把家乡的蔬菜卖到了全世界,年进账过亿

“90后”帅小伙留学归来创业,化身家乡蔬菜“经纪人”,研发8项专利,助上百户农民增收,一年出口蔬菜超过10万吨,销售额上亿元。留学归来,仍是农民“为什么品质一般的蔬菜在国外都可以有那么好的价格,而在国内,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高品质蔬菜却不能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收益?”对于这个问题,唐宇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直播带货为普通人创业带来更多可能

直播带货为普通人创业带来更多可能

没有与大资本抗衡的力量,大众创业如何在当下商业环境中突破重重阻碍与品牌壁垒,答案是抓住时机辅助实力发展。01经济下行,直播带货为商家带来新出路在疫情的影响下,生意经营艰难,在传统实业中尤为突出,寻找线上突破口,成为商家的共识。受到双减政策影响的教培巨头新东方,在面对存亡之际,也进入了直播间寻找新发展...